1990年,丁盛进京为自己的事情奔走,入京后不少老战友,老部下纷纷来看望他。

此时的丁盛没有住进招待所,更没有住进高档的宾馆,而是租下一间民房居住。从1982年退出现役后待遇只有150元,后调整到200元,招待所,宾馆对他来说是高消费,经济不允许。

找地方住下后,为了节省开支,选择自己动手做饭。老战友们得知后,纷纷送来各种物资,有蛋,有肉,有米,有面,有油等,节省了不少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他要解决的问题一时半刻也不会有结果,做好长期停留打算。当他把事情办完后等待结果时,天津的老战友们邀请他们夫妻做客。

天津曾经是他战斗过的地方,短暂停留过,时隔四十年,再次来到天津,城市变化很大,几乎已经没有当年的影子了,能留下印象的是金汤桥。

天津的老战友都是在当135师师长时,一些受伤留下的部下,也有之前的老战友比如:萧思明。

萧思明与丁盛相识于抗战时期,丁盛在邓华支队七团政委,萧被任命为团长,俩人配合很好,战斗中留下友情。

此后丁盛就被选为七大代表,1940年去了延安,在后方5年。直到抗战结束派往热河,后编入东野部队,萧思明留在晋察冀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丁盛先后在54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东军区,南京军区任职;而萧思明在河北军区任政委,新疆军区,武汉军区任职,离休后到天津休养。

在天津的老战友里,萧思明曾担任的职务很高,位列大军区正职,离休待遇自然非常好,得知丁盛来了热情招待,给安排住宿,他的车专门给丁盛用。

丁盛晚年说,他除了靠儿女,靠组织,还靠战友们。老战友们对他很好,很热情,甚至给他汇款,希望他生活能好些。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