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年伊始,全国多地持续多举措稳外贸,包机“出海”招商;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推出扩投资、强创新、惠民企、促开放、推改革等一系列新举措……2023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奋力实现“开门红”。

火热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坚定了信心决心,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进一步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

坚持“内外兼修”,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动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1月以来,多地主动作为,着力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面向未来,要在扩大内需上久久为功,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当然,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我国要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

点燃创新“引擎”,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添活力。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动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支持打造一批创新团队,为国家发展尖端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筑牢产业“地基”,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锻强定力。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陕西提升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驱动力,到福建省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再到上海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各地向“新”发力,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面向未来,我国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要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答好协调“新题”,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凝聚合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新征程上答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要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凝聚起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合力。

加快构建“新格局”,须牢牢把握“主动权”。新征程上,我国坚持“内外兼修”,点燃创新“引擎”,筑牢产业“地基”,答好协调“新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加快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赶紧关注我们的官方账号吧~

清朗网络空间,我们共同守护!

扫码进入举报不良信息页面

来源丨广西新闻网 郭雪营

编辑|陈意

柳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