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十月革命取得成果以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就在期盼和准备世界革命,共产国际正是为了推行世界革命这一战略任务而诞生的。

1920年7月12日俄共(布)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发动世界革命的决议。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支持这个路线,在托洛茨基起草的宣言中强调:“国际无产阶级将时刻准备战斗,直到苏维埃俄国的版图扩展到了全世界。”

苏俄在这时就已经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这种苏维埃俄国优先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以后的苏联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斯大林上台时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国际开始逐步从一个共产党人领导革命的世界性组织机构,沦落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工具。

苏联确实曾多次宣布它“愿意为了扶助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而斗争”,但联“扶助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实际是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纳入自己的轨道,所谓“扶助”不过是扩大苏联势力范围的手段。

无论是在西欧鼓励共产党准备和实现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还是援助东方国家的共产党人,苏联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维护苏联的核心利益。

在国际共运中,他们宣扬苏联是世界革命的“基地”、“核心”,他们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名,要求各国党服从于苏联提出的、实际上是从苏联一国利益出发的“世界总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维护苏联的根本利益,在苏联和共产国际掌控下的各国革命被纳入苏联的统一轨道。苏联声称,苏联的革命经验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谁要走符合自己本国特点的道路,就是“背离整个马克思主义”。

因为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触犯苏联“龙颜”而被拘押到莫斯科并遭到审判、杀害的各国革命者不计其数。苏联在迫害他们时,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损害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损害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前途。

哪怕共产国际后来解散了,但苏联依然凭借政治军事力量的增长,不顾实际的粗暴干涉他国革命,它以“世界革命”为借口,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干涉它国共产党内部事务,只允许自己满意的代理人上台。

为了防止“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它肆意侵占他国领土、践踏他国主权、蓄意挑起争端,甚至直接吞并了弱小邻国,最终苏联的国土面积膨胀到2240万平方公里,比一战前极盛时期的沙皇俄国还要大10万平方公里。

苏联完全颠倒是非,把自己对其他国家的侵略美化成“拯救”、“保护”和“解放”这些民族,它的贪婪扩张使弱小邻国“自愿归并”、“重新合并”,苏军被形容成“正义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也是苏联大党大国主义的受害者,苏联不但拒绝在国共内战中支持中国共产党,唆使外蒙古独立,还豪取强夺了在中国领土上的大量特权,甚至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夜,还要求中共同意划江而治,只是为了维持一个它可以操纵的、分裂的中国。

在苏联领导人头脑中,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已经极度膨胀,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情结比它所抨击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更甚。

他们为自己的霸权主义行径制造了一整套强盗理论,比如斯大林说,要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就必须“绝对地、毫不动摇地、无条件地捍卫苏联”,他进而指出,“苏联是各国革命者唯一的祖国”。

到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更是否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独立和主权,苏干涉匈牙利、对捷出兵是“真正兄弟般地”,是履行所谓“国际主义义务”。等到入侵阿富汗之后,苏联竟宣称“不干涉原则固然是好的,但国际法并不存在于真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非常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个本应具有光荣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后竟然发展成了一个社会帝国主义霸权国家呢?

答案有千千万,但有一点却被人忽视了,或者说不愿意被承认,那就是所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是一个时代的误解,是历史的冷笑话——十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苏维埃俄国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同沙皇统治虽然形式有别、却是本质无异的专制主义,苏联只不过是一个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专制国家而已。

既然是一个专制国家,那么以扩张为己任,继而走上霸权主义道路,是再正常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