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存量市场里也孕育着新机。

作者 | 扶苏

编辑 | 小白

老铁们大概和风云君一样,新衣服买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剪掉吊牌,再扔进洗衣机里。

但也许很少人知道,一枚被丢弃的衣服吊牌,可能属于半导体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信?请观察表面是否有“RFID”文字标识,如果有,则风云君所言非虚。

近年来,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应用在商品标签,尤其是鞋服品牌商,比如耐克(NKE.N)、优衣库、H&M、ZARA等。

一枚RFID标签,外表与纸质或塑料制成的普通标签无异,只是里面镶嵌了一颗微芯片,后者储存着价格、尺码、产品编号等商品信息。

(RFID标签内部结构,来源:公司招股书)

风云君注意到,RFID标签行业的前两大参与者,近期均在资本市场上有大动作。

2023年1月,全球第二大鞋服RFID标签供应商SML Group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去年11月底,全球最大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BAM.N)刚刚完成了对行业龙头Trimco的收购。据披露,交易价格接近9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Bloomberg)

这里面是否蕴含着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呢?

RFID标签:红海市场的突破口

目前,RFID标签主要应用在鞋服行业。

全球鞋服标签行业是个规模早已超过百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但近年来增长停滞。

(来源:公司招股书)

2021年,全球鞋服标签市场规模118亿美元,其中RFID标签市场规模10亿美元,渗透率仅8.4%,但渗透率在过去5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

2017-2021年,全球RFID标签市场规模以12.2%的CAGR增长。

现阶段渗透率较低、但增长迅速的RFID标签,显然是乏善可陈的标签行业红海里,难得的细分领域突破口。

据公司披露,一枚鞋服RFID吊牌的出厂价约0.5港元,而基础标签(注:指未镶嵌RFID芯片的普通标签)的出厂价不到0.2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公司招股书)

是什么推动下游客户选择价格更高的RFID标签呢?

答案是零售品牌商出于高效管理供应链的需求。

举个栗子,风云君在一家连锁服饰品牌门店打工,每次运来一批新货,都要负责清点库存。在RFID技术应用之前,风云君需要逐一手动扫描每件商品吊牌上的条形码或QR码,把信息录入到门店系统中。

对于零售门店、库存中心而言,光是一个SKU的库存量,便可能达到成百上千件,传统的库存管理过程可谓繁杂且耗时。

而当每件商品都应用了RFID标签后,风云君只需手持RFID读写器,就能在远至20米的视线范围内,同时读取周转箱或者货架上多达数百件商品的信息,在几秒钟内完成库存清点工作。

RFID标签通常是无源的,即无需安装电池。当RFID标签靠近RFID读写器时,标签内部的天线会将来自读写器的电磁波能量转化成电能,激活芯片并发送信息。

这也方便了零售品牌商长时间跟踪和管理库存。

据F&S数据,全球鞋服RFID标签市场现阶段集中度较高,按收入计,2021年前五大参与者的合计市占率为78.4%。

其中,Trimco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市占率为47.2%。公司排名第二,市占率16.7%,并且是除龙头外唯一市占率超过个位数的参与者。

(来源:公司招股书)

相比RFID标签这一更具科技含量的细分领域,全行业市场更为分散,竞争更为激烈。

Trimco和公司,同时也是全球鞋服标签市场的前两大参与者,按2021年收入计,市占率分别为13.8%和2.4%。

(来源:公司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Trimco和公司均在总部位于香港的企业,且创始人均为华人。

公司的控股股东兼创始人为孙少文博士,截至IPO前持股95%。第二大股东为深交所上市企业远望谷(002161.SZ),持股5%,后者是国内首家 RFID行业上市企业,也是公司RFID芯片的供应商之一。

(来源:公司招股书)

全球鞋服标签行业由华人主导的行业格局,离不开国内“前店后厂”的贸易历史渊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大量海外鞋服订单,扮演“前店”的角色;内地的珠三角一带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从事鞋服OEM,扮演“后厂”的角色。

长期贸易下,商业嗅觉敏锐的华人,开始在香港成立标签企业,并借助内地廉价的印刷业产能,跻身鞋服供应链中的一环。

(鞋服标签产品,来源:公司招股书)
传统业务乏善可陈,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2021年,公司总营收34.4亿港元,同比增32%。

2022年前8个月,总营收同比增8%。

(制图:市值风云APP)

基础标签仍是公司的最大业务,但营收占比逐渐下滑,自2019年的66%降至2021年的60%,2022年前8个月为59%。

(制图:市值风云APP)

与此同时,RFID标签业务营收占比提升明显,从2019年的33%升至2021年的39%。

公司还销售与RFID标签配套使用的RFID读写器和RFID软件,后两者属于公司的RFID系统业务。该业务营收占比较低,2021年为1.6%。

具体来看,RFID标签业务成长性更佳,且更具韧性。

2019-2021年,基础标签和RFID标签分别以3%和17%的CAGR增长,2021年营收分别为20.6亿和13.2亿港元。

(制图:市值风云APP)

期间,RFID标签营收一直保持增长。而基础标签营收在2020年同比下滑19%,导致公司当年总营收下滑11%至26.1亿港元。

原因是公司的基础标签业务与全球鞋服消费市场的相关性更强。

据F&S数据,2020年,受新冠疫情导致的鞋服生产中断及需求疲软影响,当年全球鞋服消费市场规模较上年“蒸发”320亿美元。

2021年,得益于疫情形势改善,全球鞋服消费市场需求恢复,但仍逊于疫情前水平。

(来源:公司招股书)

RFID标签,虽然为红海市场中竞争的标签企业,指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赛道。但现阶段,RFID标签的高成本,也制约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生产RFID标签的主要原材料是集成电路芯片。据披露,芯片成本一直占公司原材料成本的大头,2021年为26.1%,远高于纸张、纱线、油墨的成本占比。

(来源:公司招股书)

RFID标签的毛利率也低于基础标签,2021年分别为29.2%和31.3%,同期整体毛利率为30.9%。

(制图:市值风云APP)

2022年前8个月,由于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RFID标签毛利率大幅下滑至24.6%,拖累整体毛利率跌至27.6%的历史低位。

据公司披露,2022年前8个月,RFID芯片的采购价格上涨约15%,而最终产品RFID标签的平均售价仅上涨了9%。

(来源:公司招股书)
红海行业也有护城河

RFID标签的关键在于半导体芯片,标签企业从事的更像是一门“组装”工作,即把外购的芯片贴到纸质或塑料标签内部,并在表面喷墨。

但风云君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和Trimco这类业内头部企业,其实也有相当深厚的“护城河”。

公司的客户主要为OEM,即为零售品牌商(“RBO”)代工生产的工厂。

RBO虽然不是公司的直接客户,但其与公司长期、高粘性的关系,是公司的“护城河”之一。

为便于老铁理解,风云君不得不唠嗑一下大型零售品牌商繁冗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RBO会向长期合作的OEM提供一份“认可供应商名单”,规定OEM只能向名单内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 每次,当OEM接到RBO的新订单后,会将采购需求告知“认可供应商名单”中的2-3家标签供应商,后者向OEM提供样品以及报价,由OEM选定其中1家企业下订单采购。

当一家标签企业被RBO列入“认可供应商名单”后,通常不会被轻易更换。

据披露,公司的前5大RBO中,有3家合作时间超过20年,合作时间最短的1家为8年。

长期以来,前5大RBO(通过OEM客户)的合计销售贡献,约占公司营收的30%左右,其中最大RBO的销售贡献超过10%。

(制图:市值风云APP)

大型RBO通常对供应链有着极其严苛的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标准,比如要求印刷采用能够更快脱墨和高效回收的大豆油墨、织唛使用再生纱线、吊牌使用再生纸等。

近年来,随着ESG日益被重视,风云君认为这一趋势愈发利好头部标签企业。

因为大型RBO的产品往往同时销往全球多地市场,相比中小型供应商,头部供应商更有能力对生产流程进行详细的ESG尽调,从而获得RBO的大规模订单。

Trimco母公司高管也在近期公开声称,“ESG是Trimco最大的增长动力”。

(来源:中国基金报)

按行业惯例,当每一笔与OEM的订单成交后,公司需要向RBO支付“销售返点”,后者在招股书里被称为“应付RBO费用”。

按招股书数据计算,2021年,公司为销售基础标签和RFID标签而向RBO支付的销售返点,分别为3.0%和4.1%。

(制图:市值风云APP)

公司给予RBO的RFID标签销售返点,一直高于基础标签。这也说明公司推广RFID标签的积极性。

此外,公司对应付RBO费用并不作为销售费用来处理,而是视为商业折扣并抵减营业收入。

公司的销售费用率长期低于管理费用率,2021年分别为10.0%和12.8%。

(制图:市值风云APP)

成本控制能力,是公司的另一个护城河。在同等品质下,有能力向OEM提供更低报价、向RBO提供更高销售返点的标签企业,更具竞争力。

低端制造业的成本控制通常得益于规模经济。

为此,公司的“生产-销售”模式采取了“就近原则”,即将产能建在OEM密集的地区。

目前,公司在全球18个国家设有23个生产基地,其中八成以上产能集中于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上述地区,也是全球大型零售品牌商OEM的主要集中地。

(公司产能分布,来源:公司招股书)

长期以来,随着营收规模的扩张,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2020年,公司盈利因营收萎缩而受重挫,当年净利润率仅为0.9%。

2021年,随着成长性恢复,公司净利润2.0亿港元;当期净利润率为5.9%,已经高于疫情前水平,2022年前8个月继续提升至6.0%。

(制图:市值风云APP)

为继续改善盈利空间,公司近期将动作落在了成本的最大构成项,即RFID芯片上。

公司长期依赖于外购RFID芯片。

据披露,2021年,公司仅自产5%的RFID芯片,其余95%采购自远望谷、恩智浦半导体(NXPI.O)、英频杰(PI.O)、外星人等供应商。

RFID芯片虽然属于半导体,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长期以来,公司1%的研发费用率,也足以证明公司未来扩建RFID芯片产能的技术壁垒较低。

近年来,公司在香港建设RFID芯片生产基地。据披露,公司计划到2023年,将内部供应芯片的占比提升至40%。

(来源:公司招股书)

但随着新项目导致的资本开支扩张,公司现金流也日益承压。

2019年以来,公司的资本开支一路上升。2022年前8个月,资本开支创下1.5亿港元的新高,导致自由现金流转负,为-0.5亿港元。

(制图:市值风云APP)

然而,预计未来数年内,高额的资本开支仍会持续。

据披露,公司RFID芯片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经竣工,规模更大的二期工程预备投建中。

这也正是公司本次IPO的目的之一。

标签行业算不上是一个强吸引力的赛道:市场规模虽大,但成长性乏善可陈,同时市场高度分散,竞争激烈。

由于低端制造业的属性,即便是公司这样深耕多年的头部企业,盈利能力也不算出色。

但存量市场里也孕育着新机。

近年来,随着RFID技术在供应链的应用,RFID标签成为业内企业摆脱红海市场博弈、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曙光”。

在此背景下,业内两大龙头近期紧抱资本市场的大腿:公司谋求上市、Trimco被大资本收购,都是为下一阶段的竞争储备筹码。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