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北京现代并未公布2022年总销量,但根据该品牌于2022年12月交出的成绩单是3.6万辆,同时,公开数据显示,1-11月的品牌累计销量为24.83万辆,因此可推算出,北京现代年度累计销量或为28.43万辆。不仅与原本定下的36万辆年度目标相差甚远,而且相比2021年的38.2万辆,2022年北京现代销量再次同比下滑。

至此,北京现代的年销量已出现六连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年连续大跌,也让这个曾经的中国车市“巨头”,摇摇欲坠濒临倒下。如果说2022年前,北京现代还在梦想复苏、重回辉煌。那么2023年,北京现代更应该考虑如何继续“活”下去。

首先,北京现代的品牌定位很尴尬。众所周知,随着国内车市进入下行周期,德系、日系以及美系等合资车系都开始通过价格下探的方式抢占市场,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也在不断谋求向上突破。这都使得留给北京现代的生存夹缝正在不断被压缩,发展日渐式微。

其次,消费者不再相信北京现代的品质。先是菲斯塔参数图片)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A柱弯折,后又被曝出索纳塔在中汽研碰撞测试中竟然也出现了A柱弯折,值得注意的是,该车型也曾在同年参与了北美NCAP测试,并获得总评五星的安全评级,且还入选IIHS最佳安全选择榜单。可以说,北京现代将“国产即简配”的行业潜规则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已经上升至现代汽车对国内市场的态度上,这让北京现代本就岌岌可危的品牌力,再次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前不久公布的中保研测试成绩中,“销量支柱”伊兰特的成绩也相当差劲,碰撞与维修经济性获得了P(差评)的评级,车外行人保护、辅助安全也只不过获得了A(良好)的评级,而同批次有不少车型获得3项G(优秀)评级,这让北京现代的口碑又陷入新的沼泽之中。

要说现在最棘手的问题,当属北京现代在新能源方面一直未能跟上中国市场的节奏。诸如菲斯塔纯电动、名图纯电动等车型都有着明显“油改电”的影子,这在内卷不断升级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在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面前,完全是不够看的。而在海外早早上市的IONIQ纯电品牌,至今未有一款车型引入中国,而对手们的大众ID.系列、本田e:N系列、丰田bZ系列等都已初步成型。可以说,北京现代不仅已远远落后于自主品牌,在合资阵营中也接近垫底。

在内忧外患的档口,重新回归北京现代的吴周涛看清现实。“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北京现代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达成市场占有率3%左右,年销50-60万辆,重回主赛道。”同时,吴周涛也曾在去年多次提及北京现代在电动化方面的规划,“明年北京现代将引入全新电动车品牌,聚焦15-30万元区间电动车,未来2-3年将引入4-5款电动车产品。”

按照吴周涛的说法,产品聚焦15-30万的价格区间,也就意味着北京现代要面临多重压力。

在这一价格区间,不仅与自家燃油车产品价格相重叠,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新能源巨头”还早已推出了相关产品,大众ID.系列、长安深蓝也瞄准了15-30万元的细分市场,而造车新势力零跑、哪吒等品牌也虎视眈眈,同时,特斯拉Model3/Y不断降价进来搅局,可见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有多激烈,这对于“晚到”且品牌影响力不足的北京现代而言非常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将”吴周涛的回归,被业界认为是北京现代在销量节节败退困境下的又一次自我拯救,虽然,吴周涛给出了“2025向新计划”,但面对新能源技术多点开花的自主品牌、智能化水平日益内卷的造车新势力以及加速奔跑的合资品牌,慢慢悠悠站上赛道的北京现代,想要突围却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没有悬念,2023年将会是这些二线合资品牌决定命运之年。按照北京现代的换人速度来讲,留给吴周涛的时间不多了,同样留给北京现代的时间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