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的集团有史以来投资总金额最大的项目之一,2023年1月6日,美的工业技术旗下威灵汽车部件安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一期正式投产,该基地的投产,也标志着威灵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基础零部件等“四基”瓶颈和“安庆+合肥”双基地战略目标的初步达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广阔的制造产业,新能源是被公认为红利趋势最为明显的领域,而威灵只是美的集团涉足新能源领域的一个支点,而美的也仅仅是家电行业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成员代表。当国内家电市场步入存量化之后,各个家电企业都在纷纷拓建第二条增长曲线,大力度向新能源领域渗透,成为了手握充沛资源的家电企业的集体行为。

新能源汽车是战略重点

相较于每况愈下的家电市场,新能源汽车呈现出了澎湃的增长动力。公开的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份,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刚刚突破36%,预计2023年这一数据有望达到50%。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消费用户的日常生活,新能源汽车都成为了一个焦点所在。

没有企业会忽视这个战略,在可见的增量红利面前,资本总是纷涌而来。家电企业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涉足主要分为三种路径,一种是直接造车,比较典型的代表企业就是格力钛;第二种路径则是挤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范畴,上文所提到的威灵就是案例之一;第三种就是覆盖动力电池,在这一条路径上,格力钛走得更远。

海尔其实也已经迈入新能源汽车赛道,2022年11月21日,青岛卡太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主营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零售及批发。资料还显示,卡太驰汽车的间接全资股东是海尔卡奥斯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有海尔集团持股51.2%。

早在前年的3月份,海尔集团与上汽集团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在智能制造转型、智能汽车研发与应用、车家互联、新能源和智能化车辆应用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海信家电对新能源汽车的涉足并没有被舆论广泛关注,但是该家电巨头在这方面确实已有建树。2022年9月份,海信集团官方微信曾发布消息,与蔚来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其中的合作重点。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份,海信家电发布公告,将收购日本三电控股的控股权,日本三电的主要产品之一便是新能源汽车的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总成。

汽车产业一直是一些家电企业心心念念的梦想,二十年前就有企业在进入传统汽车制造,彼时家电市场的持续高增长让企业回归到了战略主航道。现在,家电行业难以给这些企业提供更大的增量空间,而汽车行业已经穿越传统品类周期步入了新能源阶段,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甚至站在了全球市场的第一序列之中。

作为家电企业之一,除了格力钛的新能源汽车成功登陆220多个城市的公交系统之外,其他企业在整车制造尤其是在乘用车领域战略举措不多,但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各种零部件、应用系统等等都有家电企业的影子。

储能与光伏同样是核心

在1月28日举行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谈到构建第二条增长曲线的时候就提及,发力先进储能是整个美的点燃第二引擎的关键之一。事实上在2020年,美的集团就收购了合康新能。据了解,合康新能提供源、网、荷、储一体化负荷侧系统解决方案;在储能方面,合康新能提供风储、光储、风光储、光储充等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是格力电器追求持续增长的核心支点,2018年,格力就以光伏空调为基础,增加储能模块,构建储网荷多元换流全直流系统。事实上早在2012年的时候,董明珠就在内部提出不消耗能源的空调设备,2013年“不用电费”的格力光伏空调诞生,并被鉴定“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值得一提的是,格力钛的储能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形成销售。

2022年10月26日,创维集团发布的前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创维新能源业务营业额达到了78.21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57.1%;创维新能源自主研发智能运维系统,有效将光伏信息融合互联网先进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全面实现户用光伏电站的数字化管理。截止去年三季度,创维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总量规模为行业龙头之一。

去年10月9日,康佳集团和禾迈股份联合控股的康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此次战略合作将为康佳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更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愈加广阔的市场。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即9月份,康佳集团还与晟高能源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发力国内光储分布式领域。

2020年TCL科技斥资百亿元收购了中环集团100%的股份,并通过中环集团持有其旗下核心标的中环股份(现为:TCL中环)27.33%的股份。据了解,TCL中环的前身是国内最早进入光伏产业的企业之一。2022年三季报显示,TCL中环报告期内的研发投入为27亿元,如此庞大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光伏材料、光组电池组件等领域。

正如新能源汽车一样,光伏和储能赛道同样是热火朝天,各个家电企业相继投以巨资,有的已经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有的才刚刚形成布局,但无论是怎样一种形式,这一条赛道将成为众多家电企业的又一条增长新曲线。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并非去家电化

翻开各个家电上市公司在2022年度前三季度的报告,会发现很多家电企业的非家电业务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家电业务本身的增幅,甚至有些企业的家电产品营业收入还出现了下滑。联想到众多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各自战略布局,去家电化便一度成为了业内的舆论关键词之一。

但各个上市公司的报告还显示,几乎所有企业营业收入的主体仍然是家电版块,即便是五大业务版块中有四大版块集中在B端的美的集团,家电产品的销售规模在整个集团中的占比仍然超过了60%。而一些企业所形成的非家电营业收入,很多都是通过与家电业务的创新组合而形成。

有一点是可以明确,当第二条增长曲线被勾勒得愈加明显,那么企业自身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改变,科技化、工业化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丰满;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有些企业的家电业务在其销售规模中的占比将会处于次要的位置。只是现在,面向用户层面的品牌承载依然集中在家电业务方面。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家电业务既然不能够为资本提供足够的投资回报,那么便会流向更具获益空间的产业领域。大型家电企业对新能源赛道的不断加码,其实也是再激化整个领域内的市场竞争和格局博弈;届时,企业的多元化布局和矩阵式拓展或将又是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