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时间来到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随着时间推移,俄乌冲突也即将满一周年了,但令人担忧的是,战火平息的迹象却远未到来,反而紧张局势还有了再次升级的迹象。

关键时刻,俄乌局势又迎来了2个新变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情况少见,德国总理主动替普京发声。

5日,德国《图片报》报道了对德国总理朔尔茨的采访过程,期间,朔尔茨表示,普京并未在通话中“威胁他或威胁德国”,但也表示,在与普京的通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双方对俄乌局势的“绝对不同观点”。

期间,朔尔茨还提到了向乌克兰提供坦克一事,称德国将“保持冷静的头脑,在未来继续权衡所有决定”,并称泽连斯基已经同意不会用西方武器攻击俄境内目标。

原来,就在1月底,英国前首相约翰逊突然向媒体宣称,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普京曾在通话中用“导弹攻击”来威胁他和英国,暗示俄方或通过“导弹袭击”来暗杀约翰逊或攻击英国。此事一度引发国际社会热议。

但对于约翰逊的表态,俄罗斯第一时间发起反驳,称这是一个“刻意为之的谎言”,并称约翰逊此时发出该表态是“另有所图”。

言下之意,俄罗斯认为,约翰逊这是在故意给俄罗斯“扣大帽”,进一步制造对立,至于目的——要么是通过向俄施压,增加自己在西方的影响力和曝光度;要么是通过鼓噪舆论、制造热度,而后举行演讲、捞金。

要知道,约翰逊辞职后,曾靠着多场与俄乌局势有关的演讲赚取近百万英镑,前不久约翰逊还去了一趟基辅,如今又发表与普京有关的言论,显然是“动机不纯”。

而在约翰逊发出该表态后,德国媒体才会在采访朔尔茨时询问,普京是否向其发出过威胁,但遭到了朔尔茨否认,并且从其发出的表态来看,显然有替普京发声,暗示约翰逊所言“并不属实”的意味。

毕竟,在朔尔茨此次发声中,传递出了3个明显信号。

1,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并没有彻底恶化,至少没有出现约翰逊口中所谓的“俄罗斯威胁要袭击英国”的情况,这点对于德国民众、乃至欧洲来说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法德都是欧盟主导国,若法德任何一方与俄罗斯的关系彻底恶化,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俄欧关系升级。

2,俄德双方对于俄乌局势的看法依旧存在很大不同,结合朔尔茨此前的表态来看,他认为俄罗斯赢得最终胜利的概率并不大,为此还遭到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强烈批评与抨击。

而俄方对于俄乌局势的看法一直很坚定,即:俄罗斯终将完成所有既定目标,也就是不会接受所谓“失败”的结果。

这表明,俄德态度迥异,距离双方达成共识、合力平息俄乌局势仍有一段距离。

3,德国对于向乌援助坦克一事并不后悔,毕竟决定已经做了,如今再来后悔也没什么用了,不过朔尔茨却明确了一点,不会允许乌克兰使用德国坦克攻击俄本土,并且得到了泽连斯基的同意。

相当于,朔尔茨也给乌克兰划下了一条“红线”,同时也算是给俄罗斯一个“交代”吧。但这,估计还是很难平息俄方的怒火。

总之,俄乌局势也好,俄德、俄欧关系走向也罢,在战火尚未平息之际,仍存在诸多变数与不确定性。

接下来,且看局面如何发展吧。

变数二,美国悄悄进口俄罗斯石油,西方对俄制裁或被撕裂。

俄乌冲突发生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便对俄实施了大规模制裁,其中就包括制裁俄能源、对俄石油限价,此举虽对俄造成了不小损失和打击,但也加剧了欧洲的能源危机。

然而,令英法德等国没有料到的是,美国不仅一边趁着欧盟陷入能源危机而高价向欧出口能源,赚了个盆满钵满,居然还另一边悄悄进口俄石油。

5日,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披露称,过去数月里,美国纽约一直在通过从印度炼油厂“曲线进口”俄罗斯石油,尤其是2月以来,纽约每天购买的石油量高达约8.9万桶,创下了近4年来的最大进口纪录。

要注意,俄乌冲突发生后,由于西方大量制裁俄能源,给俄方造成了不小损失,而印度便瞅准这个机会,大举进口俄罗斯石油,而且还是以“打折价格”,这令俄罗斯超过沙特和阿联酋,一举成为了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

但问题在于,印度进口了大量石油,却消耗量却跟不上,为此,印度便将石油加工成汽油和柴油等燃料,而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以此获取更多利益。

如今,美国被曝出悄悄进口俄罗斯石油,将产生3个重要影响。

第1,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压力,将变得愈发“形同虚设”。

毕竟,美国是带头制裁俄罗斯的主力,但如今自己也在悄悄进口俄罗斯石油,无疑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让其他西方国家怎么看?

尤其是那些本就面临能源危机的欧洲国家,接下来还会跟着这样的美国制裁俄罗斯吗?

第2,美国的做法或将成为其他西方国家避开制裁的“模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通过“第三方”变相进口俄石油、天然气,美国并非唯一,早在这之前,英国便一直通过第三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从俄乌冲突爆发到持续至今都没有断过,并且涉及到的石油量十分庞大。

如今,眼看在制裁俄罗斯一事上调门最高的美英都这样干了,法德、意大利、加拿大等国自然会如法炮制,毕竟眼前的能源危机还没消退。

届时,这种“第三方”的方式持续增多,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将变得更形同虚设。

第3,种种迹象表明,制裁是一把“双刃剑”,重创对手的同时,自己也将付出巨大代价。

如今不论是面临能源危机的英法德,还是表面对俄强硬、背地里却偷偷进口俄石油的美国,都在用行动表明——西方对俄罗斯还是有“相当”的依赖程度的,强行与俄脱钩的影响和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若美西方继续一意孤行,向俄施压、发动新制裁,那么遭到“反噬”的程度也会越深。

接下来,究竟何去何从,美英法德确实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