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有过传奇,也有过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在工作中,他敢于直面各种困难并将其解决,他也敢于在复杂的环境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品格高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临终时,还特别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体赠送给医学事业。

他叫江一真,一辈子行事坦荡,虽然曾经遭受过诸多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将一个个硬骨头啃下,还世界以真理和光明。
红色医生
江一真出身贫苦,自幼父母因病双亡,自己只能在建筑工地当学徒工。红军经过其位于福建省连城县的家乡后,改变了江一真的一生。虽然当时江一真只有14岁,但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解放穷苦人民的红军队伍。
在残酷的战斗中,江一真见到了许多因伤病来不及治疗而牺牲的战友,这让他萌发了学习医疗技术的念头。而恰好在1934年春天,江一真有机会协助留日医生梅凌冬给许多大领导看病,极大地提升了他坚定学医的决心。

江一真有心且细心,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医疗知识,并且在实践中逐步提升。战争无情,但经过江一真双手恢复的战友却是越来越多。党内许多重要人物都受过江一真的医治。
抗战时期,江一真曾经与白求恩共事。当时,根据地因医疗人员缺乏,组织上希望白求恩能够担当卫生学校校长来培养人才。但白求恩认为自己的战场就是手术台,就推荐了江一真。由此可以看出,江一真的能力还是蛮高的,他也被战士们称之为“红色医生”。
主政福建
江一真不仅仅在医疗卫生领域成绩斐然,在主抓地方事务方面也非常厉害。建国之后,江一真回到了家乡工作,历任多个岗位,为家乡的重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9年,江一真当选福建省长一职,他不喜欢坐在办公室内听汇报,而是经常深入一线调研工作。当时,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活动,各种上报数据都是成百倍、成千倍地翻番,而江一真却敢于说真说,说这都是浮夸的数字。
有位同志请示江一真,计划将亩产量夸大上报。江一真却说,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瞒报,是多少就报多少。江一真耿直的性格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但在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江一真却因为其“炮筒子”一般的直率发言,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划为“右倾”主义,一句句本来不是江一真说过的话,也被安插到其名下,江一真受到了不公正的迫害,被下放到某工厂担任副厂长。
心系医疗
江一真并不愿意服输,他在不断申诉,最终于1962年获得平反。之后,江一真调任北京工作,先后担任了农垦部副部长和农业部部长。但在特殊时期,江一真再一次受到无辜牵连,在监狱中待了有5年时间。

1977年,江一真恢复工作,担任了卫生部部长。当时的卫生部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安定因素。江一真奉名开始清理与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物,也开始调查几位高级干部临终前的真实情况。
经过近两年的整理整顿,卫生部的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而江一真却向领导毛遂自荐,想到地方省份开展工作,于是,他来到了河北省,担任第二书记一职。当时的河北省委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各种事情错综交互,但江一真坚持原则,大胆平反冤假错案,其工作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一致肯定。
1994年,江一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江一真曾经从事过医疗工作,知道遗体对于医疗事业的重要性,他愿意将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医疗事业,包括他的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