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海危机逐渐接近之际,在美、日、台、英等相关方都在大增军费,进行备战之际,在美军上将公开叫嚣2025年中美将交战之际,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大校提出了观点鲜明的不同看法。

2月4号,周波称,对那些因为俄乌冲突就担心台海爆发类似冲突的人,他的回应是,错,更危险的是南海。周波称,台海由于中美双方的管控,不会因为意外事件而开战,但2022年底中方战机与美方侦察机“擦肩而过”的事件却表明,南海这边却可能因为意外事件而发生冲突。所以,南海要比台海危险得多。

歼11BS挂弹近距离驱离美方侦察机
对于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周波提出了几个建议,其中主要建议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允许外国军机在本国领海内无害通过,但中方却不在其中。上世纪80年代末,美苏签署协议,同意对方军舰可以无害通过本国领海,然后几十年的海上争霸就结束了。如果中方能够修改海洋法,也让美方舰艇无害通过,美方可能就会放弃“航行自由”行动。
周波大校曾是国防大学外军学员硕士导师,军方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退休后在清华任战略研究员。从履历看,周波大校是属于专家级人物。

从相貌看,周大校颇有一种歼20总师杨伟的感觉,这容易让我这种关注军事领域的人产生好感。只是,我觉得,其中的几个观点,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理解并同意周大校所说的,台海(短期内)不会爆发冲突,南海反而容易因为意外产生冲突的分析。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南海虽然可能会发生意外,虽然会可能因为意外产生冲突,但这种冲突的规模、性质,在一般情况下是有限制的。周大校以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举例说明意外事件的危险,但这件事也同样说明了,即使产生了意外事件,双方也能够比较好的管控,吵一吵,闹一闹,也就过去了。而且,这种意外事件的概率也没那么大,20多年了,还没发生第2次——现在距离台海冲突,恐怕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
台海虽然短期内不会爆发冲突,但一旦爆发,就是大规模的战争,甚至是中美英日澳印等多国参与的世界级战争,甚至还会有核战争的风险。台海是不容易发生意外,但却可能会发生大国故意挑起的战争。而且,日益临近。

台海战争的性质比南海“因对峙产生的冲突”,要严重地多、恶劣地多,两者基本不可同日而语台海冲突也不是以前的远不可及,而是正在加速接近,2024年就将接受挑战,2025-2027年,将会是第一个时间点。
因此,周大校说“担心台海冲突是错误的,南海问题比台海问题严重地多”,是不恰当的。我们谈台海危机,担忧台海危机,是希望中方能够为未来几年就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因为短期内不会发生,就大意麻痹,不做充分的准备。而且,这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准备好的事。

而修改海洋法让美方舰艇在中方领海无害通过的事,从资料可知,美方舰艇想在中方领海内无害通过,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需要经过中方的批准。周大校提议中方修改法律,让美方舰艇可以直接无害通过,并认为这样美方就可能停止“自由航行”行动,恐怕有些乐观。
美方在中方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大体上还是一种借口。其对中方围堵、打压的因素更多。根据美方公布的数据,2021财年,美方在全球共执行了37次航行自由行动,其中涉及中方的共6次。但是,美方这几年贴近中方领空的军机侦察,却达到了每个月50-100次,每年更是高达500-1000次。这么大规模的、密集的侦察,显然不是一个航行/飞行自由可以解释的。

从周大校的举例看,其似乎更在意军机方面可能产生的意外。但恰恰是军机方面,美方这么大规模的行动,不是因为航行/飞行自由,而是为了侦察、打压中方。这不是修改个海洋法就能解决的。难道还要再修改法律,给美方来个“中方领空无害飞行自由”?
其实无论哪种考虑,实力都是基础。当美日台英澳印等台海相关方都在大增军费,都在积极备战的时候,我们且不可大意。我们或许几年内无意挑起,但对方却很难说。所谓有备才能无患,我们也要尽快的扩充军费,储备弹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者:晨曦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