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各大京剧院团开始创排革命现代戏,后来一些革命现代戏更是被称之为“样板戏”。其实革命现代戏与样板戏的成功花费的经历很大,首先从财力上这些剧目就耗费了很大的财力,要不然当初京剧名家赵燕侠也不会说革命现代戏“饺子好吃搭不起醋钱”,这就说明了在一些布景上花费很大。其次,那就是这些剧目的创排凝聚了当时顶尖文艺工作者的心血,无论是台前的表演人员还是幕后的工作人员都是一流的。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两位作曲家。

刘吉典

刘吉典著名的作曲家,其在京剧领域名气很大,他一生之中参与了许多优秀剧目的创排,这些剧目分为传统戏和革命现代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吉典老师曾经参与了《白毛女》、《金田风雷》、《洪湖赤卫队》、《平原游击队》、《红灯记》等等,这些剧目都是优秀的革命现代戏,尤其是《白毛女》和《红灯记》这两出戏。《白毛女》是革命现代戏创排的一个奠基之作,这出戏为后来革命现代戏的创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红灯记》这出戏更是位列“八大样板戏”之一,要知道最初并没有“样板”这一说法,而第一次报纸上称之为“样板”的剧目就是《红灯记》。这两出戏可以说在革命现代戏之中影响力很大,而这两出戏刘先生都参与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