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
千灯璀璨 火树银花
福清市首届元宵灯会
点亮龙江两岸
成为春节期间市民必去的打卡点

华灯初上
人流如织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
“魅力渔溪,万福黄檗”渔溪镇 主题灯展
感受独特的渔溪风情
探寻“最福清”在渔溪的文化底蕴

龙江北岸
夜色中
在红红火火的灯笼映衬下
主角“C”位登场

万福黄檗、龙眼之乡
商贸重镇、郎官古渡等元素巧妙融合
结合渔溪特色文化
一组灯展浓缩了
“魅力渔溪”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展现渔溪古镇底蕴的同时
为利桥古街夜景再添新彩
万
灯展的主体
是渔溪镇的文化名片之一
黄檗山万福寺
寺庙依山而建
规模宏大、殿堂巍峨
隐元禅师持杖端坐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黄檗山万福寺,位于福清渔溪镇梧瑞村黄檗山,故也叫黄檗寺。寺庙创建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这里名僧辈出,是中国禅宗著名的丛林,日本黄檗宗的祖庭,也是名噪东南沿海的名刹,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黄檗文化,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日宗教文化交流平台。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隐元禅师。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隐元禅师应邀东渡日本传播佛学经义,创立日本黄檗宗,同时带去中国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中日民间交往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灯展左侧
摇曳的龙眼树,正捧出满枝硕果
可爱的“宝丸仔”
热情邀请远方的客人们
一尝龙眼的香甜

渔溪素有“龙眼之乡”的美誉,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北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渔溪龙眼”更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据统计,渔溪全镇龙眼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产量达7000多吨,且品种丰富,主要有大鼻龙、友谊106、九月乌等二十多个优良品种。

未来,渔溪将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市场融合的龙眼销售矩阵,形成集龙眼种植、加工、配送、批发、零售、电商、采摘、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促进渔溪龙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最强的龙眼产业集群。
灯展右侧
拔地而起的座座建筑
正是新渔溪小城镇建设
活力无限的缩影

渔溪是福清置镇最早的镇,可追溯到初唐时期,福清市最初县名来源于渔溪古名万安乡万安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一脉相承。
辖区内的清华糖厂,是当时全国吸引外资额最多的合资项目,为渔溪的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福州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推动商贸业可持续发展,渔溪镇打造新地标“渔乐”商业街,将渔溪镇区内商业体串成一个步行30分钟可达的活力消费圈。中心镇区商业网点遍布,集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片区成为渔溪人民的生活热土。
郎官古渡
位于灯展最右侧
来往的行船
曾是郎官渡看惯的繁华盛景

渔溪是著名侨乡,又是周边地方物资集散地,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位于后岐村郎官自然村的古渡口即为其水运码头。相传郎官古渡建于宋代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由知县郎简带头捐俸兴建,以便渔溪地区与外地海上交通。此后,渔溪及福清各地下南洋人士多由此搭乘小火轮到厦门转道南下。
朗官古渡,是福清史上最繁华的“下南洋”渡口,是福清人旅外史的见证之一。
此外
在渔溪镇主题灯展现场
还有精彩的歌舞表演
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查看更多 -
据了解,这是福清近年来首次举办的元宵灯会,灯会设置在利桥至玉融大桥两岸,已于1月31日(正月初十)17:30正式亮灯,活动时间持续至2月10日(正月二十)。
盏盏明灯
映射出渔溪一路走来的过去悠远丰饶
耀耀华光
恰如渔溪的未来发展光明灿烂

看过了赏心悦目的元宵灯展
渔溪镇依然在这里
等您来走走、逛逛
共同品味“魅力渔溪”





文 潘宝凤 图 福清市影像中心
编辑 陈盼兰 潘宝凤
审核 张晨 谢雄
监制 吴凌峰 钟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