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1989年,我10岁,姐姐12岁。

姐姐从同学那里借来了一套《岳飞传》的连环画,在《连环画》的最后一册中,我们痛苦地发现,岳飞被赐死在风波亭。

岳飞遇害时只有39岁,那一年,跟我们一起看连环画的父亲,也是39岁。

那时候,家中每逢过年都会贴一些年画,在我家堂屋的正墙上,贴过一张题为《朱仙镇》的年画,画中,岳飞父子跃然马上,英姿勃发。

朱仙镇,是岳飞在抗金战场,足迹所到过的最后一处地方。

1140年,岳飞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一路以少胜多,让屡次蹂躏大宋军民的金军踢到了钢板上。在朱仙镇,岳飞率军再次大胜金军,但已经下定决心“投降”的宋高宗赵构,连下12道金牌,让岳家军在离大宋曾经的京城汴梁仅有咫尺之遥时,遗憾地止步不前。

岳飞班师时,朱仙镇的父老乡亲悲痛地拦在岳飞的马前,苦苦哀求将军不要抛下他们这一群大宋的遗民。岳飞在掉转马头的那一瞬间,内心想必同样充满了不屈、不解和痛苦。

岳家军撤离后,朱仙镇这块大宋将士用鲜血恢复的故土,再次沦陷。

在此后一百多年里,朱仙镇的百姓在自己的国土上沦为了“亡国奴”。

南宋投降派君臣纸迷金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再也没踏入汴京一步。

上初中时,历史课本也讲到了岳飞抗金的故事,那一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就印在课本里,我和同学们争相抄写、背诵。

今年春节,我去看电影院看《满江红》,仿佛再次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

观影期间,我左手边的两个小姑娘,电影一开始还在感叹,“易烊千玺好帅”,但到了影片最后,看到影片中的小人物前赴后继、为了心中的信念,一个个从容赴死的时候,她们已经哭得一塌糊涂了。

感动的人,不止是他们,还有我右手边的中年人、老年人,也有我自己。

为什么一群互不认识的陌生人,800多年后,还会为了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因为,在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岳飞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间,这种情绪就像是一颗种子,每到合适的情境,就会再次疯涨,一发而不可收拾。

今天,我们为《满江红》留下的每一滴热泪里,都有小时候父亲带我们看《岳飞传》时的回忆,都有初中课本里岳飞故事留给我们的感动,都有很多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评书、戏曲、电影中一遍又一遍被种下的那份家国情怀。

2.

《满江红》电影里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我们中国人对于岳飞背上“精忠报国”四个字产生的感动却是真实的。

张大、刘喜、瑶琴等剧中人物虽然是假的,但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小人物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却是真实的。

2016年到2019年,我在深圳工作,为了不错过小小明的成长,我几乎每周往返北京、深圳两地。

遇到台风天气或其他原因,无法回北京时,我就去看看广东境内的诸多南宋遗迹。

有一次,我自己开车四五个小时,去看了位于广东新会的崖山海战遗址。

南宋的君臣,苟且偷安的人多,视死如归的人也很多。

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一直苟且的南宋朝廷也终于灭亡了。

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先后拥立两个南宋宗室的孩童为皇帝,一路转战,一路逃亡。

三年后,在崖山,南宋军民再也逃无所逃。

崖山海战极其惨烈,南宋残余的军队全军覆灭,丞相陆秀夫杀死自己的妻女,然后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

据说,年仅7岁的宋少帝赵昺,一直受到陆秀夫的教导,生死面前,他也面无惧色。

今天,在深圳市南山区的赤湾公园,还有一座据传是宋少帝的简陋陵墓。

在南宋军民的最后一战中,跳海自尽的军民多达10万人。

他们除了有殉国的信念,也有受到现实因素的胁迫,如果被元军俘虏,南宋女子将会惨遭各种非人的蹂躏,南宋男子将在余生之中永远卑贱地成为元人的奴隶。

对于十万南宋军民来说,生命诚可贵,但没有尊严的生命,已经不值得了。

文天祥在此前已经被捕,在从南方被押送到元大都时,路过今天深圳和香港之间的零丁洋时,他写下了那首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这一刻起,他或许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在崖山海战中,张世杰侥幸逃脱,驾船准备远赴海外,他想为大宋保留最后一星复兴的火种,但船在海上,却遇上台风。

在狂风骤雨当中,张世杰仰天长啸,高声祈祷,“如果天不灭宋,就给我们一条生路,如果天要灭宋,就让我们葬身海底。”

祈祷完毕,风更高、浪更急,大船倾覆,张世杰和所有人都葬身海底。

每个王朝在走向末路的最后一段日子里,都非常惨烈,但南宋灭亡时,那种惨烈、绝望,更令人窒息。

文天祥放在今天,应该是一个天才,他年纪轻轻就已经名满天下。南宋大厦将倾,他在家乡组织义军抗元,后曾短暂担任丞相。

元朝的皇帝即将在中原大地建立起一个新的庞大帝国,治世需要良才,他环顾四周,询问道:“如今这个世界上,谁最适合当宰相?”

有人回答说:“北有耶律楚才,南有文天祥。”

在南宋末年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文丞相之名如雷贯耳,声振寰宇,即便是他的敌人,也会发自内心地敬佩不已。

元朝要统治南宋的遗民,必须收买人心。如果名满天下的文天祥“弃暗投明”,归顺大元,这对于元朝统治的合法性将会有极大的提升。

在被押送到元大都后,无论元朝的官员如何威逼利诱,文天祥都不会所动。

元朝为了说服文天祥,甚至派出已经投降的宋朝皇帝去劝说,也无济于事。

当他得知小女儿已经沦为奴隶,只要他一投降就可以解救她时,他心如刀割,以泪洗面。

文天祥在狱中枯坐三年,写下了《正气歌》。

三年后,元朝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将他杀死,死前,文天祥面南而拜。

今天,在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也就是元朝当年囚禁文天祥的地方,有一座明清时所建的文丞相祠。

元人编写的《宋史》,尽管对南宋朝廷的腐朽、堕落有各种鞭挞,但唯独对于文天祥,却没有一句恶语。

乱世之中,各为其主,但“精忠报国”的思想却是普世的。

你的人民知道,你的敌人也知道。

为人父,看到《满江红》电影中刘喜将女儿交给张大,自己准备去赴死的时候,泣不成声。

当陆秀夫在崖山上亲手杀死自己妻子和女儿的时候,想必他的内心跟刘喜是一样的。

当文天祥面对小女儿沦为元人奴隶的时候,依然不肯投降,他的内心跟刘喜也是一样的。

刘喜是假的,但刘喜所做的牺牲却是真的。

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有无数的仁人义士,在用自己的生命,来践行那一句“舍生取义”。

3.

1898年,在岳飞冤死风波亭后757年,在文天祥被杀死后615年,我们这个民族再一次走到了亡国灭种、存亡断续的关键期。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说服光绪皇帝,准备变法图强。

所谓的“戊戌新政”,也不过只有一百天。

一百天后,皇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流往海外,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被杀于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本来也有逃跑的机会,他却选择了留下待死。

小小明上小学时,读到这段历史,不能理解。

今年,他已经上初二了,在跟同学看完《满江红》后,他对张大、刘喜、瑶琴的牺牲,已经完全理解了。

谭嗣同,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人。

面对有人劝他逃离时,他说:““自古以来各个国家成功变法的背后,没有一个不伴随着流血和牺牲,我们这次变法还没听过有一个人为之流血,正因如此才没有成功,但今日从嗣同开始便有了。”

在狱中,他留下了那首至今仍直击人心的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在被杀前,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我不知道,谭嗣同在喊出这句他生命中最后的话时,是否想到了757年前冤死在风波亭中的岳飞。

岳飞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文字是,“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所谓异曲同工,不过如此。

1903年,被称为“康梁余孽”的另一个湖南湘潭人杨度,被逼无奈,流往日本。

在此期间,他写了《湖南少年说》,其中有一句话,道出了近代史上湖南人内心的倔强,“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1929年秋,经陈赓引见,杨度由周恩来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度周旋于前清遗老、军阀、官僚和上层反动人物中间,获取情报,为保卫上海党中央的安全、营救被捕同志、惩治叛徒作出重要贡献。1975年,周恩来在逝世前委托上海《辞海》编辑部在“杨度”辞目中加注杨度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他晚年参加了党,是我领导的,直到他死。”

一群湖南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10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除了湖南人的悲壮,还有川人的惨烈。

他们三千年前打纣王,二千年前打项羽,八百年前打蒙古,70多年前,国难当头,300多万川军穿着寒酸的衣服,背着简陋的武器,高举“死字旗”,出川抗战。

据《四川对日抗战》:“出川将士伤亡人数为中国正面战场伤亡人数的1/5,阵亡人数26.3 万人,负伤35.6 万人,失踪2.6万多人,出壮丁300 多万人,占国统区壮丁数1/5,负担经费4400亿元,约占国统区总支出的1/3。”

有人说,“无川不成军”。

4.

2022年8月,我们一家人在平遥,观看了《再见平遥》演出。

演出中,有一段叫“面秀”的场景,一群人,揉面、和面、扯面。

这或许是一段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舞蹈,而全世界,好像也只有中国人才能如此自然地将“面”融入一段舞蹈。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说,“民以食为天”。

母亲告诉我,她小时候,差一点饿死。

外婆短短的一生,生下了十多个孩子,母亲是老大,母亲还有一个妹妹。

在饥荒的岁月里,母亲挑食,吃不下树皮、草根,她的妹妹什么都吃,但最后,母亲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我那个小姨,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幼年。

中国人,在过去100多年里,在过去1000多年里,在过去3000多年里,吃过了太多的苦。

翻开历史,几乎每一年都会发现一段似曾相识的文字:“岁饥馑,民相食。”

在“安史之乱”中,张巡、许远,为保卫大唐的战略要地江淮,在睢阳独自面对数倍于己的安禄山叛军。

张巡与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坚守长达10个月。

睢阳失守后,张巡英勇不屈,被叛军杀死。

后来,大唐朝廷在如何评价张巡时,却出现了争议。有人说,在血战睢阳的过程中,城中粮草耗尽,张巡杀了很多老弱病残,吃了。

据说,张巡将自己的小妾也杀了作为“军食”。

千百年来,中国人熟人相见,第一句还是会问,“吃了吗?”

亲爱的朋友,你可知道,在这句简单的问候语中,藏着我们这个民族多少惨痛的饥饿回忆?藏着多少连绵不绝的旱涝虫灾背后人民相食的人间惨剧?藏着多少乱世之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巨大悲剧?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于凌烟阁 。到清朝时,张巡从祀于历代帝王庙。

亲爱的朋友,今天是中国人传统元宵节,我也想问您一句,“您吃了吗?”

今天,中国人已经再也不用担心吃的问题了,但我们一定不要忘了,三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张巡血战睢阳后遇难,岳飞在距离大宋首都汴京咫尺之遥时被迫班师,最后冤死风波亭,文天祥经过三年的囚禁生涯,慷慨赴死,谭嗣同等人在菜市口英勇就义,300多万川军国难当头,衣衫褴褛,奔赴战场,以死殉国……

我翻开中国的历史,在一个个方块字之间,总能看到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力透纸背,穿越时空,代代相传。

那些远去的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终极牺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命当然是最宝贵的东西,但还有一些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比生命更可贵。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绵延了5000年。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抗战时期,在逃难的途中,清华、北大、南开的师生,依然做到了“弦歌不辍”。

正是因为有无数人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这个民族在5000年里的漫长岁月里不绝、不亡。

这种精神,从秦砖汉瓦,到唐风宋韵,再到今天中国的勃勃生机里,一再显现。

做出牺牲的有湖南人,有四川人,有不服周的湖北人……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到了一个关键期,但越是风高浪急、越是惊涛骇浪,我们越是要保持定力。

“中国人不死绝,中国就不会亡。”

3000年来,我们推翻过暴虐的商纣王,我们在石头城打败过蒙古帝国的皇帝蒙哥,我们在山海关外打败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最终粉碎了残暴的日军铁骑。

3000年来,我们有过无数的苦难,但我们也过无数的辉煌。

不管经历过多少困苦、挫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倔强、不屈、将理想与信念看得比生死更重的中国人民。

亲爱的朋友,祝您元宵节快乐。

每年的这一天,请不要忘记几千年来为我们这个民族做出终极牺牲的人。

每年的这一天,请记得看望和问候您的父母,请记得陪家人吃一碗热乎乎的汤圆。

忆苦思甜,苦尽甘来,苦难辉煌。

这,是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