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南宁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PPP项目又有新进展,中山路4日开始围挡封闭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将与“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形成隔“道”相望之势,并在共和路民族大道路口重建地标性建筑——钟鼓楼,再现古邕州文化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南宁烟火气最旺的美食街之一,中山路夜市不仅是外地朋友了解广西美食的窗口,还承载着老南宁心中独有的情怀和记忆。2月3日,一则张贴在中山路美食街入口处的公告吸引了过往市民的注意。公告显示,因中山路升级需要,从4日起对中山路进行封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中山路北看到,美食街门头下方的入口已经被围挡起来,不过侧面还留有路口可以进出,偶有几名行人从此借道。原来在此经营的铺面基本都已搬离,只余两三家还在营业。

“接到搬迁通知了。”一家经营粉面等小吃的店家告诉记者,中山路封闭施工后,他们就搬去新竹路,新店也准备装修好了。当记者问及等中山路改造完成后,是否还会搬回来,店家做出肯定的答复。“在这里经营了那么多年,心里肯定是有些不舍得。不过改造之后环境会更好,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来。”

记者从项目建设单位南宁瑞兴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处获悉,2月4日起中山路封闭施工,过往行人及车辆请绕行其他路段,针对项目范围内部分还未完成搬迁的商户及居民会保留临时出行便道。

不大拆大建 以保护更新为主

据了解,从2022年11月开始,建设单位对中山路小学附近部分建筑及共和路部分楼房进行落架大修,拉开了中山路升级改造的帷幕。

中山路作为保存着较多传统风貌的街区,见证了南宁千百年的发展历程,是南宁城市变迁的一面镜子。作为南宁旅游的名片之一,中山路以餐饮文化著称,成为邕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处在保护与发展的夹击之中。

此前,由于街区的过度商业开发以及缺乏统一管理,城市功能定位模糊,造成业态陈旧、经营同质化严重、无特色商品泛滥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街区的商业活力,弱化了文化和旅游功能体验,缺乏城市历史文化辨识度,亟须对该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进行重点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对有历史感的老街区进行更新。南宁瑞兴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恢立介绍,中山路片区作为近现代发展的城市中心,有骑楼商贸街区等多样建筑风貌,设计以保护、更新为策略,根据其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保留和保护,以满足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和历史传承。

例如,对邕宁电报局等文物性建筑进行保留,对于骑楼历史风貌的传统建筑,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进行改造还是修缮,尽可能地保留原来的文化、历史和老南宁人生活气息。完成修缮后,街区将兼具城市历史记忆、文化旅游地标、本地生活服务的复合功能。

共和民族大道路口重建钟鼓楼

记者从项目施工单位处获悉,本次保护修缮施工内容包括中山路和共和路两条主街道临街建筑的保护修缮、文保建筑的保护修缮、中山路小学的落架大修、钟鼓楼的恢复以及靠近主街道建筑的微改造工作。

改造后的街区基本保留骑楼风格,通过梳理与整合现有内部建筑,适当合理留拆改,增加庭院、小广场等开放空间,丰富街区的空间,使其更具活力。

针对此前大部分建筑二层空置的情况,将通过改造让这部分空间“活”起来。通过建筑的梳理,释放主街道两侧建筑二楼的空间,连通成空中走廊,给市民和游客开辟出休闲新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共和民族大道路口原址重建钟鼓楼,是街区改造的一大亮点。记者从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钟鼓楼的重现不是设计师们的凭空想象,而是通过与高校教授做历史研究,根据仅存的历史照片及参考文献资料,恢复其原有的模样。从效果图上可以看到,穿过钟鼓楼拱门后是钟鼓楼广场,然后顺着“时光台阶”而上,就来到了“九曲天街”。

此外,在小街小巷改造中,将通过改造地面、铺面,增加绿植、景观等“微改造”,让原本普通的小巷变成大家常来拍照打卡的“网红”街巷。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完成后,将呈现多种传统建筑风貌。

如清末民初风格代表建筑钟鼓楼、陆荣廷纪念馆;民国时期风格代表建筑五属会馆、黄旭初故居、邕宁电报局、广西学生军纪念馆、光昌汽灯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代表建筑中山路红旗派出所、中山路人民公社礼堂等。届时,市民和游客徜徉其中,如同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一段凝固的时光,一步一景,一路都是故事。

项目概况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PPP项目的规划范围为:东南至南环路、西至江北大道、北至民族大道的围合区域,总用地面积55142平方米,本项目用地范围内现状总建筑面积80846.61平方米。拆除重建总面积为16558.76平方米,改造总面积为14766.07平方米,文保建筑面积为5166.86平方米,微改造总面积为42270.89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为8065.9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