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致清政府惨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但俄、德、法三国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俄国是为了在远东地区扩展势力;德国是想霸占青岛港,并借机与俄国拉近关系,松动俄法亲密关系,摆脱孤立境地。最后,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但条件却是清政府再向日本支付3000万银两的战争赔款。
这场战争将国力的孱弱清朝彻底暴露在了列强面前。之后,他们便对中国虎视眈眈,谁的势力范围扩大了一步,其他列强便也对清政府提出相同的要求,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起初受到了清政府承认与资助。义和团成员在1900年5月进入北京城后,俄、法、德、日、英、美、意、奥八国便以“消灭义和团,拯救传教士”的理由为借口,组建了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向北京进军。
但在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城、北京城过程中,出现了诡异的一幕,竟然有部分老百姓帮八国联军扶梯子 、运送弹药和粮食,让人匪夷所思。有英国士兵回忆道:“当地百姓主动为联军提供了降暑的冰块......作战指挥部需要的房屋也是民众自发提供。”

老百姓助八国联军攻城
但史学家也表示,这就是历史事实。
其实,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百姓就已经有过类似举动了。英国《泰晤士报》曾在报道中写道:“在虎门之战中,珠江两岸的当地民众好似在看戏一般,当清军的船被击沉或清军士兵倒下时,当地民众甚至开始大笑和鼓掌......。战役结束后,这些百姓还主动向英军出售淡水、瓜果等资源......”而这样的情景,在随后的镇江之战中再次发生了,当地百姓的行为,不仅大清朝廷感到十分迷茫,英军也表示难以理解。
除此之外,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天津城的队伍中,还曾出现过一支中国军队,叫“华勇营”(1899年初组建),华勇营的士兵与后来的日伪汉奸中不少受胁迫不同,他们都是自愿参加的。

华勇营
华勇营还被正式纳入英国陆军编制,并命名为“中国第一军团”。对于在中国作战勇敢,表现出色的华勇营士兵,英国还为他们颁发了象征荣誉的“维多利亚勋章”。

维多利亚勋章
华勇营士兵还曾经协助英军在镇压威海卫当地民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直接射杀了20多名中国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