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余华,抛弃发妻,婚内出轨,与情人蜗居9平米的地下室谈情说爱,离婚半年再婚,靠《活着》狂赚1550万,被网友骂:“三观不正。”
77年,中学毕业的余华来到县卫生院,当起了一名牙医。上班第一天,什么都不会的余华,在师父的讲授下,开启了为农民拔牙的职业生涯。
这与他的“文学梦”背道而驰,为了换工作,他尝试自己写文章投稿。交稿的次数更多,退稿的次数更多。但余华越挫越勇,功夫不负有心人,《北京文学》联系余华,并邀请他到北京改稿子。
来到编辑部,编辑对余华说:“你的文章结尾部分太过黑暗,需要修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华说:“只要能让我发表,想要多光明,我就能改成多光明!”这一次改稿,让编辑对余华印象深刻,在之后的几年里,余华的作品多次出现在《北京文学》上。
余华从北京回来后,就调到了文化馆工作。从此,走上了一条弃医从文之路。
在文化馆,他遇到了第一任妻子潘银春。潘银春美丽大方,是文化馆的秘书,追求者很多。余华也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当时的余华已经小有名气,潘银春芳心暗许,两人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86年,余华与潘银春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生活,没有想象中的甜蜜。每天谈论柴米油盐,让余华的“文学梦”显得格格不入。
余华想继续写作,在文学道路上有一番大作为,潘银春希望丈夫能脚踏实地,安安稳稳地过着两人的小日子。两人逐渐产生分歧,没了共同话题,吵架次数也越来越多。
为了躲避与妻子的争吵,也为了追逐自己的“文学梦”,88年,余华来到鲁迅文学院深造。这里有一群与他志同道合的青年作家,他们个个才华横溢、博览群书,在这里他们学习、交流、创作、碰撞。也是在这里余华遇到了第二任妻子陈虹。
不同于潘银春的现实,陈虹支持余华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且她也坚信余华能够大获成功。
余华没有灵感而烦躁不安时,陈虹总会开导余华,让她重新找到灵感。当余华因为没工作,只能蜗居在9平米的地下室生活时,陈虹义无反顾地搬来与他同住。
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慰藉,让两颗心越走越近,在余华看来,陈虹非常适合做妻子。

余华与陈虹的婚外情,被潘银春知道了。潘银春虽感落寞,却明白两人之间难以跨越的隔阂,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再紧紧握住,已经毫无意义,于是她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的余华,回到陈虹身边,继续为理想而奋斗。陈虹的默默陪伴,让余华文思泉涌,写成了多部小说,两人也在不久后登记结婚了。
婚内出轨是余华最受诟病的地方,但对“文学梦”的执着追求,输出的多部优秀作品,又让大众对他宽容了几分。
读者对余华的热评是“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读者”。因为,余华的作品总能用最朴素的语言呈现最残酷的苦难,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戳读者心窝,让读者每次看完都虐得痛哭,直呼要把他拉进“黑名单”!
比如,在《兄弟》这本书中,宋凡平是两个异姓兄弟的父亲,是个情商很高的人,骨子里带着浪漫,完全一个暖男形象,就是这样的人,一生没有做错一件事,却被人打伤致死,结局十分悲惨。这本书里有中国社会四十年的变迁,像史诗一样深刻,文字质朴感染力强,看后让人倍感无奈与辛酸。
但在文学领域,《兄弟》这本书被誉为中国的《失乐园》,更是斩获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和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文城》、《第七天》、《活着》都是余华的代表作。主人公承受着世间所有苦难,在苦难中读懂生活,找寻真爱,同时教会我们如何成长,如何去爱,教会我们如何走出苦难和悔恨,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质朴的语言看似描绘平淡的故事,但读后总能让人笑着流出眼泪,这大概就是余华的魅力吧。读余华的书,不需要多高深的文学背景,只要打开细细品读,都能看到生命的脆弱和坚韧。
也许你觉得生活没有奔头,也许你觉得人生太过艰难,打开余华的书,你会找到解脱的办法!
余华的书更像是一壶陈年佳酿,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品越香醇。不可捉摸的人生,展现着人性积极、阳光、美好的一面,也有消极、阴暗、不光彩的一面,社会历史的真面目都在书中娓娓道来。
余华能从最根本处刻画人物、描绘历史、揭示命运,洞悉人的内心深处阴藏的种种不可说。现在购买余华全集还有优惠,一顿饭钱就能将余华代表作“一网打尽”,感受余华的黑色幽默,消解一切苦难,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
读后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生活也不过如此!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吧!将余华的《活着》带回家,扩充人生的厚度,打开人生的广度,踏着明早的朝阳,继续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