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提起曾经的日军,恐怕每个人都心有余悸。毕竟,回忆起其曾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是非常令人痛恨的。当时不论是手无寸铁的民众,还是被俘虏的战士,都遭受了日军惨无人道的对待。
因此,日军一直给我们的印象都是惨绝人寰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曾经的日本不仅没有虐待俘虏,甚至还给予俘虏很大的优待。那我们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日军如此对待呢?

一、一战被俘的人
纵观世界战争史,经历了一战和二战,这两次战争都在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而且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还参与其中的一场战争。1914年是我国中华民国刚成立不久之时,就在这一年的六月,爆发了战争。
当时中国被迫卷入战争,并且被德国占领了我国的青岛港,当时的日本同样也是争强好胜,觊觎我国的这一块肥沃土壤,为了能够占领青岛港,于是日本便拉开了对德国的战争,当时其军事技术较发达,而且还与英国军队联合,于是顺势攻下了德国军队。

战争结束后,日军俘虏了大量的德国士兵,而这些被俘的士兵,大部分都被押送到日本国内,想要让南洋群岛,英国军队来处理这些俘虏。当时建立了十几个俘虏营地,安置不同的德国士兵。氛围营造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肯定都会想到德国的这些被俘虏的人即将遭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但是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竟然在这些战俘营里受到了优待。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坂东俘虏营,这个营地里关押着900多名士兵,有军人,有官人,也有普通百姓。日军首先做的一件事是分别登记了他们目前的职业,根据职业找出有利用价值的人,然后重点关注。

这其中,待遇最好的就是军人级别的,他们甚至按照日本士兵的标准给他们发放薪酬,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为了这些俘虏的生活方便,还在俘虏营地发展商业,让德国士兵用自身的本领开店。
此外,还在营地建设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不同的娱乐方式,包括建公园,图书馆,实验室,乐队,剧团等。这样的待遇,恐怕德国士兵在自己国内都享受不到。那么,日军难道真的有这么包容吗?真相是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完全是因为有利可图。

二、背后利益
都以为曾经的日军对俘虏持有包容之心,但其实我们的认知是有偏差。首先,其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日军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毕竟这是日军第一次参与西方列强利益瓜分,所以还是需要分外小心。
其次是因为日本签署了一个关于国际政府待遇的海牙公约,因此,必须遵守这个公约当中的相关条例。不过这些都不是日军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崇拜德国,德国人在很多方面非常优秀,借助这个机会,日军便可以向德国人请教一些问题,因此才选择优待的德国俘虏。

而说起德国人精通的技术还真不少。首先就是西洋音乐,对于这一新鲜事物,是日本国内的达官贵人所崇尚的,当时日本人对于西洋音乐一窍不通,所以无法自行演奏,刚好可以让德国俘虏中懂音乐的人演奏西洋音乐,以彰显时髦。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日军会在俘虏营中建立管弦乐队的根本原因,真正目的依然是为了日军本身。
关于音乐,还真得说日军对这些人的利用价值简直发挥到了极致,不仅让这些德国俘虏给自己演奏,还让他们教日本人音乐。此外,当时的德国在足球这一方面极其擅长,而日本同样对足球毫无了解,只是略知皮毛,对于对精通足球的德国人,便多了几分尊重。
他们还要求日本球队的教练虚心的拜德国俘虏为师,以便学习他们的足球技术。除了上述外,日本还非常喜欢德国的饮食,比如德国正宗的面包和香肠等,为了能够品尝到西方正宗的这些饮食,不惜聘请德国俘虏为大厨,传授德国饮食技术。

总结:同样是战争,但是日军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对待中国的士兵,用惨绝人寰的手段,但是却将德国士兵奉为座上宾。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自古都是弱肉强食,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