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发生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江先生的车空调出了故障,他开车去修理,维修人员说是压缩机有毛病,要九千块钱才能换,因为没有相同型号的压缩机,江先生只能先付了六千元的定金,然后就把车开回去了,随后江先生的朋友又用二十八块钱把它修好了,江先生一怒之下,要求商家退还订金,但被拒绝了。
江先生刚买了一台豪华轿车,结果刚开车,空调就出故障了,现在天气这么热,冷气一出问题,江先生就着急了,直接开车去了4S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s店售后人员看了一下,说是空调机的压缩机出了故障,不能再冷了。而且他还跟江先生说,这台空调压缩机出了故障,无法修复,必须要重新换个新的。
江先生也没有多想,反正是空调机坏了就换吧,所以就询问了一下,要多少钱。他跟江先生说要九千元。
江先生也是一愣,他也没想到,空调器的价格这么高,如果不换的话,肯定会很烫,而换掉的话,九千块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为了降低价格,他找了一位认识的人,通过朋友的关系,把空调的价格降到了2000块。江先生见价格从九千块掉到了七千块,心里很高兴,也很有面子。
他对这位相识的朋友很是感激,在他们谈妥价格以后,他还请这位相识的朋友共进晚餐,以表谢意。江先生在吃过晚饭后,就付了6000元的定金,因为没有空调压缩机。
因为还要等一段时间,所以江先生才开着车回家。江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接到了一个朋友。一上车,他就感觉到了车里的燥热。
所以,他的朋友就开玩笑地告诉江先生,他们都有钱了,为什么还不愿意开空调。江先生一听,也是一脸的无奈,他告诉自己的好朋友,不是他不想开,而是因为这台空调出了问题,还没来得及换新的部件,就没有打开。
说来也巧,他的朋友也是个修理工,听说江先生的车有问题,便主动要求给江先生看看。江老板知道自己这位老友是搞修理的,找他看看,看看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他也放心了不少,所以就找了个朋友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看之下,江先生就明白了,这空调之所以会出现故障,是因为压缩机的线圈出了问题,而不是因为整台压缩机。
所以,这位朋友给江先生换了一个线圈。江先生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准备付账。
但那人挥挥手,告诉他,这是小事,线圈不值钱,江老板也没要。江先生见朋友不要他的银子,便好奇地向他的朋友打听,那只铁丝究竟值多少,那人说是28元。
一听说28块钱可以修空调,江老板很惊讶,28块钱和七千块钱的修理费差距太大了。江先生感到自己被修理店骗了,非常生气,他回到修理厂,要求退还6000元的定金。
然而,在得知江先生提出这个条件后,江老板就婉拒了,江先生说,压缩机已经订购,无法退货,无法退款。
但江先生觉得,这位服务员是故意坑他的,他有权收回定金。后来,他才知道,那辆车是在去修理厂的时候,售货员就给了他一份鉴定书。
检查结果上明明写着线圈有问题,但是在前台工作人员告诉江先生,压缩机出了故障,所以江先生才会被这个工作人员给骗了。
江老板这么一说,导购小姐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最后江老板执意要把定金退还给江先生。
从法律上讲,这个员工侵害了江先生什么正当利益,要不要把定金退给江先生?
1.江先生开车去了维修站,售货员明知是线圈出了问题,但还是谎称压缩机整体损坏,这就构成了对江先生不知情的侵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在提供货物或服务时,应当增加对其所遭受的损害,并以其所支付的价格、所支付的服务费的三倍作为补偿;如果追加的数额少于500元,则为500元。根据法律法规,从其规定。
也就是说,对于员工的欺骗,如果员工不肯退还定金,那么江先生有权利要求赔偿。
2.江先生因受骗而支付订金,江先生有权利收回订金。
《民法典》第148条【因欺骗而发生之民事法律行为之效力】之规定,一方利用欺骗手段,致使另一方违反其真实意图而作出之民事法律行为,则受欺骗一方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关申请撤销。
江先生要是发现自己的空调器不能制冷,是因为压缩机的线圈出了问题,他是绝对不会付定金的,所以他也不想换,所以江先生有权收回定金。
这次事故提醒广大车主,汽车出了问题,一定要尽量多了解,多向身边的好友请教,避免被欺骗。修理厂也要以诚信为本,仅凭欺诈手段,是无法长久发展的。
那么,大家对于汽车空调压缩机故障,28块钱就能搞定,而维修却要花七千块钱,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