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听过这句话,“”。而且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对此深信不疑。

现在这个观点破了,经过这两年的房贷利率演变,大家才蓦然发现,房贷利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下半年以来,楼市萧条,居民买房贷款积极性不高,商业银行手里的钱放不出去,又开始调低刺激,房贷利率经历多次下调,目前部分地区已经跌破4%了。1月29日,郑州多家银行宣布,首套房房贷利率降至3.8%。紧跟着沈阳、天津降至3.9%,福州降至3.8%,珠海降至3.7%。一句话,多地房贷利率跌至地板价。

以珠海为例,首套房贷款利率竟然出现了最高2.7%的利差。这是什么概念?同样是贷款100万,新购房月供要比存量房月供少1500元,30年总利息差额高达57万元,被高房贷利率套住的居民有多痛苦,不言而喻。

和新房限价导致的新二手房价格倒挂严重,出现了“打新房”一样,

当然,为了一劳永逸,也有不少人在通过“转贷”的方式,降低还款负担。

然而奇葩的一幕出现了:买房人上赶着给银行送钱,却吃了闭门羹。先是有银行提高了违约金额度,接着又有银行表示名额不足要靠抢要排队,排队3-5个月很常见。现在更狠,不少银行直接关闭了线上还款功能,只能线下预约,银行网点每天同样限制名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提前还贷,购房合同里其实有明文规定,买房人只需按合同要求提前预约,银行其实是没理由拒绝的。现在买房人提前还钱被拒,银行显然是“不守规矩”的一方。

这就不得不从银行的经营模式说起。

银行是依法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这几类。这里我们所指的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本质上其实就是中介,从央行和储户手里低利息拿钱,然后再高利息贷出,赚取利差。

在银行的众多业务中,个人房贷由于资产质量较好、收益较高,一直都被银行视为“唐僧肉。事实上,从历年上市银行发布的报告来看,很多商业银行业绩40%以上都来自房贷。

前面铁锤说过,对于银行而言,需要吸储再放贷来赚取利差,但现在的情况是,老百姓确实在拼命存钱,不过更大的问题是,老百姓连银行放出的贷款也都存回去了。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合同,银行本来二三十年内要挣你几十万上百万的利息,结果你提前还了,银行就挣不到原本的利息了。这就相当于预计的利润没挣到,却又做到盈收的账里了。

一句话,提前还贷于银行而言,意味着到嘴的肥肉又飞了。这种情况下,唯利是图的银行怎么可能“守规矩”,做出很多不体面的行为,也就有迹可循了。

面对扎堆提前还贷的人群,银行此时的心理活动其实很简单:那么痛快让你还了,我还怎么赚利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锤对此的看法很简单,这个逻辑本身就是错的,,所以担心都是多余的。

在铁锤看来,过去这大半年,全国各地扎堆提前还贷,确实有“利差”太大,买房人不甘心当冤大头的原因。但不能忽略的是,大疫三年,百业凋敝,绝大多数居民和中小企业内心都留下一道疤痕。所以一有钱,他们第一要做的就是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至于再投资的信心,不仅要看接下来的收入预期,更依赖于经济景气度。

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个人觉得2023年提前还贷+存钱的情况,可能不亚于2022年。因为2019年高岗买房的那波人的房子还没交付,房本还没下来。按照交付周期,今年5月份之后,才是转折点,如果利差一直都是这么大,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用脚投票。

2月1日,央媒《经济日报》喊话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逐步缩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一是过去我们确实做过这事,二是当下可能是最好的时机,且技术上也可以实现。

先说第一点,2008年经济困难时期,“救楼市”成为主要主题之一,央行当时宣布,从2008年12月27日起,将房贷利率由基准利率的0.85倍调整至0.7倍。商业银行随后宣布,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款利率,享受同等优惠。

单看这个数据,降存量房利率似乎不可能。但根据财经专家刘晓博的说法,并不是所有存量房贷都需要打折,只需要针对这几年高利率时代上车的买房人打折即可。还可以根据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来给予不同力度的优惠,并适度降低存款利率,对冲影响。对于存量房贷打折中利润损失较大的银行,央行可以优先给予低利率资金的扶持。综合来说,给存量房贷打折,技术上问题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如果增量存量利差一直这么大,即使继续降息,市场上的流通货币也不会增多,老百姓自己会算账,有钱肯定会提前还贷,没有人甘心白白当冤大头。

最后关于要不要提前还贷,铁锤说点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