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埠下村,很多费县人已经不知道在哪了!让我们一起跟着平凡老师的这篇文章,来了解下费县这一个已经消失的村庄。埠下村位于费县南部,曾经是一个著名的古村落,人口多达1000余人,土地5000余亩,其中耕地3000余亩。村子的东边是海拔417米的凉山,西边是蜿蜒流淌的温凉河。

埠下村史

01

埠下村南的大土墩,有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遗址,说明至少在4000多年前,此地已经有人类活动。

02

秦末汉初,这一带就形成了众人定居的村落。

03

埠下村位于费县至枣庄的交通要道上,依山傍水,往来客商纷纷投宿于此,汉代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处店铺林立的商埠,这就是“埠下”名称的由来。

04

唐代,有位姓张的山西客商,在此经商发了财,立了一块石碑,记录了埠下村的繁荣。

05

宋代,埠下村称为“埠下寨”。金代,埠下村称为“埠下驿”。

06

明清时期,埠下村称为“埠下街”,是费县西南隅安田社的驻地,有一处“义集”。所谓“义集”,就是把集贸交易的各种税费收入,全部捐赠给教育或慈善事业的集市。

07

民国时期,埠下村是费县七区(梁邱)埠下乡驻地。抗日战争时期,埠下村是温河县埠下区驻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埠下村最辉煌的时期,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它作为费县县政府的驻地,闻名遐迩。

埠下-县政府简史

01

1946年4月,作为抗日民主政权的温河县,改为费县。费城为国民党的县政府,共产党主要在梁邱一带活动。

02

从1947年共产党将活动中心转移到了埠下村,埠下村成为共产党的费县县政府驻地。一直延续至1951年。

03

1949年10月全国解放后,费县县委、县政府仍然设在埠下村。

04

1951年夏天,县政府从埠下村迁到了费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刘庄村的费县县委县政府驻埠下革命史展馆)

(新刘庄村的费县县委县政府驻埠下革命史展馆展品)

当时,共产党所领导的费县县委、县政府设在埠下村内的一处地主大院里,有秘书处、民政科、财政科、粮食局、农林科、实业科、文教科、司法科、公安局等办事机构,周围还有邮局、医院、学校等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刘庄村的人民会场)

1958年10月,费县动工兴建许家崖水库,埠下村处在库区淹没线以下,需要整体搬迁。忽然要离开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这块土地,村民们都难舍难分,全村老百姓临时搬迁到了村东边的山岭上。但是,狭小瘠薄的土地,实在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根据县里的统一安排,从1960年开始,村民逐步搬出原埠下村。

注意事项

01

小部分村民投亲靠友去了东三省

02

600多名村民陆续迁往费县东部的探沂公社,1967年单独建村。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取了一个很有时代特色的名字,叫作“红卫大队”(现名“红卫村”)

03

200多名村民,定居在北侧不远处的“东升大队

04

有6户村民,故土难离,仍然留在埠下东岭居住,仍然沿用“埠下”这一村名。

图:刘锋

原来拥有1000多人的大村落,锐减成了一个只有30多人、20多亩耕地的自然村,归属凉山头大队管辖。

图:刘锋

曾经极度繁华的埠下村,早已淹没在许家崖水库下面。如果试图寻找它的踪影,可以出费县城沿着蒙台公路下南,在凉山头村南、新刘庄村北,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桥,小桥正西边的水域下面,就是原埠下村的位置所在。探沂镇红卫村上了岁数的村民,走到这个地方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对着水面默默地张望一番,然后默默地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刘锋

梁邱镇有个村子叫“埠下河西” ,在许家崖水库的西岸,村子东边的水域下面就是原埠下村的位置,可以作为一个参照。(作者:平凡 编辑:任广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费县埠下村 | 这个千年古村,如今静卧水底…

(费县新刘庄村风貌 制作:任广东)

作者:平凡,男,祖籍江苏灌云县,生于山东费县。曾任费县旅游局副局长、费县史志办公室总编辑、蒙山天蒙景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等职。费县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长期致力于地方文史研究,著有《费邑杂考》《费县掌故》《费县历代诗文选注》《费邑地名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