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L先生:

10年前开始经常感到全身肌肉刺痛,开始的程度尚能忍受,慢慢的这种疼痛逐渐加重,有时疼得整夜难眠,渐渐不能工作,只能卧床在家。家人带他先后在神经内科、疼痛科等多个科室就诊,多项检查都未查出明确异常,最后在医生建议下他来到了精神科就诊。

H女士

2年前先后遭遇失业、失恋,逐渐开始觉得腹痛,觉得“胃肠扭在一起似的疼”,食欲下降,进食减少,体重下降,最严重时躺在床上不能活动,做完了胃肠道的检查都没发现异常,最后在医生建议下到精神科就诊。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L先生和H女士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身体疼痛却需要到精神科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底是啥病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类人群:

◆ 他们经常感到身体各种不舒服,如腹胀、腹痛、头痛等;

◆ 他们可能辗转在综合医院的多个科室,做了很多身体检查,并没有查出能完全解释这些不舒服的器质性疾病;

◆ 他们可能还会尝试各种药物治疗,但就是不见好;

◆ 他们经常无法信服检查报告,也不信任医生的话,觉得医生没有帮他们找到病根。

他们可能是患了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多种躯体不适症状,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障碍、躯体疼痛障碍等。 文章开头案例中的L先生和H女士就是患有躯体疼痛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其不适的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任一部位,比较常见的是:

◇ 胃肠道感觉(如腹痛、反酸、恶心等);

◇ 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疼痛、烧灼感等)。

会有什么后果

这类患者在到精神科就诊之前,可能会辗转在综合医院的很多科室,很多医学检查都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识别和确诊,患者会反复求医,既对患者家庭造成一定负担,又浪费了医疗资源。

长期的躯体不适也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 同时,家属可能会觉得患者“装病”或者“夸大”,明明检查没有事儿,为什么他/她还是那么难受? 家属的不理解、不认可,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躯体不适症状,也引发了更多的家庭矛盾。

另外,由于大众心理学常识的匮乏和对心理问题的耻感,这些患者在综合医院的就诊过程中,即使医生很努力解释患者的难受可能是源于心理问题,他们也很难接受这种说法,反而更倾向于接受比较模糊的诊断,比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病因是什么

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目前认为是一个多因素的原因,可能与遗传、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等相关。在不同国家地区的统计调查中,此类疾病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但整体来看,女性患病的比例可能更高,与女性更容易将情绪问题以各种躯体形式表现出来有关。

可能有读者会问,情绪问题为什么会表现为躯体不适呢?当人们遇到心理不适时,会以躯体痛苦代替心理痛苦进行表达,这一过程即为躯体化,或“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就像有人会在生气的时候说“气得我胃疼”,这就是愤怒情绪通过胃疼来进行表达。

如何进行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新的症状出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躯体形式障碍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帮助患者认识到,躯体不适是与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相关的,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反复求医、反复检查的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对躯体形式障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患者本人也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方法,比如正念、呼吸放松等,也有助于缓解躯体症状。

药物治疗方面,临床上更多使用的是抗抑郁药物。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由精神科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一般来说,经过系统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躯体不适症状会得到有效减轻,社会功能恢复,不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也想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家属说,不要否认患者不舒服的感受,虽然检查没有事儿,但患者难受的感觉是真切的。鼓励和陪伴患病家人一起充实生活,减少对躯体症状的过度关注,对患者的治疗也是很有帮助的。

躯 体形式障碍虽然不是大家平常理解的“严重的精神疾病”,但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是真实和强烈的,希望大众对这个疾病、这类患者多一些理解和接纳,这会促进患者的自我理解与接纳,更好的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是我们精神卫生工作者一直努力工作的方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真正达到“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孟凡强‚崔玉华‚沈渔邨‚等.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特点的初步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2) :67-69.

[2]陈子晨. 躯体化现象在中西方文化下的解释模式差异[D].南开大学,2014.

[3]王瑞,毕晓莹,陆峥,丁素菊,管阳太.综合医院常见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特点及规律的横断面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03):177.

注: 文中图片来自锐景创意

本文来源:精神卫生686

本文作者:赵梦婕

责任编辑:六六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已开通视频号,欢迎新老用户关注,我们将以多种形式提供实用、靠谱、有趣的新闻资讯和医学知识,与您一起探索精神病学的世界!

*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