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兔年,恰好也是我的本命年。”72岁的黄学斌笑着说道,“元宵节马上到了,准备做个兔子灯过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学斌是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启东芦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娴熟地从自家后院的竹林中挑出了一根结实粗壮的竹子,锯掉两端,再用篾刀熟练地削成一根根竹篾,凭借多年的手感和经验,削好的每根竹篾都粗细均匀。尽管已是古稀之年,黄学斌依然身手灵活,他用削好的竹篾细致地圈出兔子灯的身型,并用线绑牢接口,一只小兔子已然成型。

“削出来的蔑丝要厚度适宜,保持竹子原本的韧劲与柔软度。这样做出来的兔耳朵才更灵动嘛!”黄学斌用手指拨弄着兔耳朵,语气里皆是欢喜,“孙女蹒跚学步的时候,我给她做过兔子灯,她就会高高兴兴拉着灯在埭路上走。”时隔十几年,孙女黄君尧上了大学,当黄学斌再次做起兔子灯,孙女成了他的“助手”,依着兔子灯骨架细细糊上一层白纸,在兔头两侧点上又红又圆的眼睛,并在身子两侧贴上红红绿绿的剪纸,一个活灵活现、招人喜爱的兔儿灯在爷孙俩的合作下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启东地处沿海,气候温和湿润,芦苇曾经是这里最普通、最广泛的一种植物,它刚柔兼具,以韧见长,在上世纪是启东家家户户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和日常用具的制作材料。作为芦编非遗传承人,黄学斌的家中摆放了他亲手编制的各式工艺品,扫帚、畚箕、箪篮、蝈蝈笼……黄学斌的家俨然一个小型芦编、竹编展览馆。

黄学斌从十六七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芦编、竹编,当竹条在父亲的指尖交相缠绕,一挑一压间散乱的篾片渐渐有了形状,原本粗糙的材料经过父亲巧手的编制成为精美的篮子,黄学斌瞬间着了迷。“父亲编织时我会在旁‘偷师’学习,他也会教授我一些技巧。”

那时不乏村民能编制简单的芦编,但想要做精做极致,必须得耐住性子打磨“作品”。父亲领进门后,黄学斌不断摸索练习,由于工序繁琐,往往一做就是小半天,手被扎刺、割破也是家常便饭。虽然学习过程辛苦,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黄学斌逐渐对编织比例、在何处锁牢环节等技巧了然于胸,他用一双受伤无数次的粗糙大手成就了如今的芦编“大师”。但黄学斌并不满足已有的技艺,“活到老,学到老,芦编、竹编是需要一直学和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编和芦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黄学斌年轻时经常采集新鲜的竹子和芦苇,经过去青、破竹、修丝等工序后,编织生活用品拿到市场上售卖或是为自家添置家具。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逐渐成为它们的替代品,芦编手艺人也越来越少了。

不过,黄学斌依然保留着使用芦编制品的习惯,家里的菜罩、床垫都由他亲手制作,经久耐用,几十年了也舍不得换。“虽然芦编手工制作耗时长且复杂,但比起塑料更环保、易保存。你看,我父亲编的这个小藤盘已有百年历史。”黄学斌展示着精致的百年藤盘,内部还编有“荣华富贵”的字样,看上去依然完好如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芦编、竹编技艺却日渐落寞。“现在愿意学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黄学斌看着手中的兔子灯眼中有些惆怅,“这些年经常有学校邀请我去给孩子们上课,有些孩子学得特别快,编得也好,看到他们我就看到了希望。”黄学斌感到欣慰,“我相信芦编技艺永远不会被遗忘。”

来源:启东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