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张译、张颂文主演扫黑大剧《狂飙》以实时收视3.7%傲人实绩迎来大结局。与此同时,剧集也以11760热度创爱奇艺历史热度最高值,豆瓣平台更是被27万观众打出8.8高分,成为当之无愧2023开年第一爆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于其他同类型扫黑剧,《狂飙》选择将叙事主视角放在“善人如何变恶”这一独特切入点,在剧集开篇前两集便牢牢吸引观众目光。

后续剧情中更是从社会变迁、人情法理、人性复杂多个极具人文关怀的切入点,探讨良知与犯罪的边界、寻找罪恶形成的根源。是一部反黑大剧,更是对社会中腐败贪污乱象的反思。

今天我们便从「正反派人物塑造、剧情结构、恶产生原因」三大切入点出发,深度探讨《狂飙》成为爆款的原因。

1、善恶有道 构建黑白分明传奇故事

《狂飙》的人物设置,堪称近几年扫黑剧最为经典:安欣独自一人对抗黑暗20年,历经失去战友、爱人之苦难,但仍旧选择坚持,是极致的正义;高启强从被欺负鱼贩摇身一变成为京海位高权重大人物,双手沾满鲜血却伪装出一副“为人民”的伪善假面,是深渊般的罪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正一反两个对立角色,《狂飙》带出时间跨越长度长达20年的扫黑故事。各人物出场过程中,杀人越货、工程强拆、贩毒黄赌……各犯罪事件轮番上演。

体制内保护伞之下,受害者应得到的公道迟迟无法被讨回,整个京海市都笼罩在「官恶勾结」的黑暗世界。但以安欣为代表警察角色,即使经历重重阻碍也从未放弃对公道的坚持,终于在坚持20年后迎来迟来的正义。

基本上所有犯罪扫黑剧都会使用警匪对立设定,但《狂飙》更为亮眼:安欣和高启强不是普通对立关系,而是带有“多年前除夕夜安欣对高启强雪中送炭”的情感羁绊,因为高启强和安欣一样在幼时失去双亲,所以安欣对其有着怜悯感,想拉其一把。但没想到被救赎后高启强因一念之差走上歧途,两人从朋友变为敌人。

这样复杂的情感冲突令剧集看点变得更足:安欣矛盾,希望能亲手将高启强抓进监狱,又希望其能够主动自首;高启强无法回头,怀念那年除夕夜饺子的温情,但人生没有如果。

多年相识则使安欣对高启强的作案手法了如指掌,使故事呈现出一种“高启强终究被安欣抓捕”的宿命感。配合剧集中其他反派角色和正派角色的出场与切磋,群像塑造变得饱满、剧集看点变得更足,强势吸引观众。

2、多线并行 描绘扫黑除恶社会变迁

以2000年、2006年、2021年三个阶段为故事切入点,《狂飙》三线并行,描绘出现实尖锐且戏剧冲突满满「扫黑除恶社会变迁史」。

第一阶段,从小人物所受苦难出发呈现「人性本恶」。高启强本是善良本分老实人,但因为当地恶霸的欺凌,不得不狐假虎威用安欣名号保护自己。随着谎话越说越多,高启强的贪欲也越来越重,最终成为京海中黑社会一员。

与之一同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其他犯罪分子以殴打、恐吓、勒索为主要手段的暴力之恶。为一己私欲将社会底层小人物们踩在脚底、夺取他们应该获得的权益。看得观众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阶段,是伪装成善的恶。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高启强身份完成三级跳,从底层小人物变成黑社会老大,再摇身一变成为「将人民权益放在第一位」的政治委员,成功将自己洗白。

看似是做为老百姓好的工程项目,建养老院、幼儿园回馈社会。实则这些项目之下所掩盖全部都是“为获得金钱和利益所产生的中饱私囊与无辜人群的死亡”,本质并未改变。

再将目光投向现实,过去几十年间犯罪分子们洗白手段也的确是如此:从以暴力获得利益,到用企业制度开拓家业(当然做企业的途中不可避免也会使用暴力),最后搭上体制内官员这条线,以“共同利益”为诱惑成为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从这一点来看《狂飙》无疑是极度敢拍。

第三阶段,则是观众最为期待的扫黑除恶阶段。历经20余年的证据筹备、秉着有罪必罚的坚定决心,孤独前行的安欣终于迎来坚定的队友,终于见到黑暗后的黎明。

这14集无疑是《狂飙》中最燃的情节。指导组步步紧逼、证据确凿下犯罪分子自相残杀获得抓捕机会、以黄瑶为代表符号内部人员的强硬检举……扫黑除恶决心之下,犯罪分子终于落网,京海真正迎来了晴天。

但也有观众质疑:最后结局太仓促,很多角色的结局都是一句话交代,是否有些太赶?伴随着这份质疑《狂飙》评分从9.1分跌至8.8分。

对此笔者有不一样的看法:除恶之所以稳准狠,是因为以安欣为代表正义一方已经苦苦坚持了20年。以争议颇大的“黄瑶获得证据是否太容易”这一情节来举例,作为盘踞京海多年犯罪集团,如果没有内部举报者出现,仅凭警方调查确实是很难获得直接证据、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某种意义上而言,安欣的原型就是生活中奋战在一线的警察们。他们或年纪轻轻便满头白发,或为抓捕罪犯身受重伤,或卧底至犯罪团伙被家人误解、或殉身在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危险时刻……他们正义、坚持、勇敢,不在乎与罪恶斗争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因为他们坚信终究会迎来胜利。

3、崩溃瓦解 贪婪与欲望从内心产生

最后聊聊《狂飙》中的人性。惊艳于扫黑除恶类影视作品能将人性剖析得这样深刻,更震撼于剧集中所展示“恶形成的原因”。

高启强并非生来便是恶人,而是因为当地恶霸的欺压不得不选择“用权势来保护自己”,这是直接起因。后续故事中高启强品尝到权势的滋味,因此越陷越深。这一黑化过程中,高启强对内心对权势的贪婪和渴望是直接原因,但周围人对权势的阿谀奉承无疑“细微但确实存在的恶”无疑也是帮凶。

从高材生变成病态杀人犯的高启盛,亦是源于被周围人欺压后的病态反击。欺软怕硬的绝望生活状态将人变成恶人,从这一层面来看,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对于糟糕的生活,真的只有成为恶人这一选择吗?李响和在大结局最紧要关头“反水”黄瑶给出截然相反的答案。

李响生于农村家庭,为获得更好的未来而不断努力。即使在任职过程被更高层级领导威逼利诱,也仍旧坚持着本心;黄瑶幼时失去父亲老默,被高启强一手养大,但奢侈的生活并未磨灭黄瑶正义的本心,善恶分明潜伏多年,最终协助安欣将高启强绳之以法。

由此可见除却对扫黑除恶决心的呈现,《狂飙》还想要表达的,是生活苦难、权势与欲望、贪婪与虚荣,都不是成为走上犯罪道路的理由、都不是犯罪的借口。这一切入点中所展现的人性呈现,使《狂飙》真正区别于其他同类型扫黑除恶剧,开年爆款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