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创说

朋友,追剧版《三体》了吗?

没有的话周末可以浅追一下,测试你体内的物理DNA有没有兴奋狂动。

让我们一起看看剧版《三体》里,都有哪些彩蛋吧!

本文转载自:量子位(QbitAI)

文章作者: 衡宇 梦晨

知乎网友@海伯利安和剧中的杨冬是“同行”,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的前成员。

他提到,杨冬手里那份从良湘加速器上拿到的粒子物理实验结果,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因为那就是北京谱仪II(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通用磁谱仪)的运行状态报告,顶部圈出部分即“BES-II Run Status Repor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右侧的红圈圈里可以看到,正电子的能量是1855.464MeV,能散2365keV。

实验结果下半部分的图表,显示了加速器里面正负电子的束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9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运行状态

@海伯利安 还作证,杨冬值班时,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图表和数据都是真实的粒子物理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良湘加速器实验室的粒子对撞实时重建模拟示意图

他直接摆出了自己拍摄的北京谱仪值班室图片,和值班队友一起葛优躺那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杨冬三次实验失败后,给自己导师发去了一份让这位外国科学家也信仰破灭的“致命”传真。

放大看这份实验图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的实验结果虽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图显示的信息,确实是J/ψ粒子衰变到电子e和缪子μ的质量谱 (J/ψ→eμ))。

左边的直方图,横坐标是电子和缪子的不变质量,纵坐标是事例数。

整个曲线凸起的峰值,正好对应着J/ψ粒子的质量3.097GeV。

等到剧情发展至汪淼停止纳米实验时,有好几条弹幕从眼前飘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此,另一位知乎网友@极萨学院冷哲 也透露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为剧版《三体》开的绿灯。

看剧会发现,这一场景的画面在拍摄时,仿佛都在镜头前加了黄色玻片,一切都浸泡在黄光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萨学院冷哲 拿自己去丹麦纳米中心时的见闻为例,那边几个超净间就用了黄色玻璃。

主要目的是滤光,防止其他光影响光刻胶,避免紫外线和近紫外线对这些材料进行曝光。

(光刻胶,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的照射或辐射,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剂刻薄膜材料)

简单理解,可以联想汪淼在剧中被红光笼罩的老式暗房,也是为了保护胶卷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讲真实度,剧版《三体》片方可能就想着,那不如再把细节度拉满一点。

于是剧中还提到了很多没有出镜,但真实存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观测站。

“汪淼驱车沿京密路到密云县,再转至黑龙潭,又走了一段盘山路,便到达中科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的射电天文观测基地。他看到二十八面直径为九米的抛物面天线在暮色中一字排开,像一排壮观的钢铁植物,2006年建成的两台高大的五十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线矗立在这排九米天线的尽头。”

除去北京不老屯天文台,还有个观测站被提及。

第五集里出场的沙瑞山看到宇宙背景辐射波动后,贼搞笑地表达了自己要发顶会的内心激动(手动狗头)。

在此之前,他为了确认数据,疯狂呼叫了乌鲁木齐射电观测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中,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确实存在着替人类仰望着星空的射电基地。

因为智子对仪器的干扰,乌鲁木齐的射电基地也曾观测到宇宙为汪淼的闪烁。

此外,虽然只是在台词里一闪而过,但提及的六个野外观测站,如青海德令哈射电天文台、江苏盱眙天文台,都是紫金山天文台的“在编”成员。

不光场景有原型,连角色的造型都是有原型的。

知乎网友@李若指出,剧中的物理学家丁仪的形象可能参照了中科院理论所研究员何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颂是研究弦理论和散射振幅方面的专家,CHY定理作者之一,被评价为是“理论所中最像理论物理学家的研究员”。

抓大的同时,剧版《三体》也没有放小。

豆瓣、微博上网友都在讨论自己的发现,不同年代背景下的镜头,片方都在试图拿捏细节。

青年叶文洁所在的上世纪60年代,计算机使用穿孔纸带作为存储介质,看来也是经过考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情到了2007年,电脑就都是经典的Windows XP系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原著中提过一嘴申玉菲家有一台惠普RX8620小型机,剧组都不知道从哪淘换来一台长得很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道具置景上带来的真实感在此不再赘述,但还是想提一下埋藏剧中的其它小彩蛋。

毕竟开场画面就给观众安排了特定角度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集出现的“不要回答”,拼音后面的编码也是对应《汉字编码简明对照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不要回答”,是三体人里的和平主义者,1379号监听员对人类世界发出的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片方简单粗暴的恶趣味(不是的),把杨冬外籍科学家导师命名为曼费。

这不明摆着是在朝理查德·费曼致敬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8集中,汪淼回忆参加科学边界聚会的人中,有研究量子光学的潘建中,还说“最近都是关于他的报道”,那想必是来自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不算物理彩蛋,但算科幻彩蛋的。

第九集出现的原创人物胡晓希,笔名为“川陀的诗人”,川陀也是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中“银河帝国的”首都。

啊,彩蛋好多,列不完了,如果有别的发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参考链接:
[1]知乎授权回答:@海伯利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8863156/answer/2847218222
[2]知乎授权回答:@杨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8863156/answer/2847722120
[3]知乎授权回答:@极萨学院冷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8863156/answer/2847558550
[4]知乎授权回答:@李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8896918/answer/2847911631
[5]汉字编码简明对照表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64654582.html

元创资本(Innovator Capital)创立于 2017 年,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赋能传统产业”领域的投资。创始人王浩先生是国内最资深的一线基金管理人之一,拥有20 年专业投资经验,见证了中国创投行业的整个发展周期。

元创资本秉持“投资中国原创,成就中国创业者”的理念,支持中国原创,投资有伟大格局和全球视野的优秀企业家,致力于成为中国卓越、值得信任且受人尊敬的投资机构。

元创资本管理团队均深耕产业和投资多年,分别来自国内一线专业投资机构、世界 500强及顶级咨询机构等兼具深厚产业背景、产业资源与多年投资经验,拥有多元化的投资视角和优异的历史业绩,形成了完整互补的管理团队。

元创资本创始人王浩先生及其管理团队投资的企业超过160家,其中超过30家企业成功实现IPO,近20家企业通过借壳或重组上市,成功案例包括:美团点评(03690.HK)、滴滴、Bilibili(NASDAQ:BILI)、孩子王(839843)、红蜻蜓(603116)、永贵电器(300351)、福达合金(603045)、高斯贝尔 (002848)、华韩整形(430335)、合全药业(432159)、摩贝(NASDAQ:MKD)、盘子女人坊、爱回收、松鼠Ai、小卫科技、源氏木语、乐秀科技、拜安传感等多个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