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厅是农村、城镇弱势群众上访的重要部门,信访工作量大,一天接待的信访民众就有50多人。为了大权益保证民众上访效率,李宏塔决定返聘两位老同志加强信访工作。他认为信访工作是百姓反映问题的窗口,不能让百姓失望。

有一年冬天,民政厅信访科接待了一位阜阳地区的信访者,他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因治病困难选择向政府求助。李宏塔得知后,亲自接待了老人,并向上级反映老人遇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老人的问题未解决前,李宏塔专门找来了一辆车,让信访科的同志陪这位老人到合肥市四处参观参观。老人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李宏塔又为老人买了一袋米、一张车票、一件军大衣,老人是带着满脸笑意离开信访科的。

李宏塔是从基层工作一点点走上来的,他清楚劳动人民的需求,所以在有能力为百姓服务时,他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了解百姓、为百姓排忧解难。而他确实也做到了,在一场积压已久的大降雨中就能看出。

2003年的夏天,淮河流域发生了自1949年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连续一个月的强降雨,造成洪水肆虐,淮河、滁河流域9个市22个县城2700多万民众受灾。

而就在此之前,专家就已经预测到淮河流域将要迎来特大暴雨的可能。对此李宏塔做了充足的准备,他针对政府换届后全省近百分之50的市、县地区民政局长未做过救灾工作的事实,特地在洪水到来之前对各地民政局长和救灾办主任进行了抗灾培训。

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时刻关注着抗洪工作。2003年7月3日,李宏塔从北京汇报完工作后便直奔王家坝,连回家报平安的工夫也没有。他一边吃泡面一边交代工作,直到深夜一点多钟还在听工作汇报。

第二天一大早,李宏塔就深入到蓄洪区现场,了解受灾群众的安置情况。颍上县102省道的公路上、大堤上,一座座帐篷和庵棚连成一片,足足数里地。细心的李宏塔发现灾民一般都会在树荫下蹲着,不去庵棚住,这是为什么呢?

然而当他走进庵棚中查看的时候,发现无论在黑夜还是白天,里面的温度非常高,像火炉一般根本无法住人。李宏塔心里一阵难受,他觉得对不起群众,立即找到颍上县领导解决问题,决定为灾民选择更好的栖身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寻找合适的安置地点时,李宏塔看到了八里河的度假村。他立即建议颍上县安排灾民住进去并对阜阳市民政局领导说:“我们民政部门要起个带头作用,也可以让群众住在办公室里。”在李宏塔的号召下,党政机关、学校都纷纷腾出办公室和校舍,安置灾民3.9万人。

从7月开始到8月初,李宏塔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他坚持在抗洪第一现场,都没有时间换一身干净的衣服。他与救灾人员同吃同住,待抗洪工作结束后,李宏塔肉眼可见得瘦了一大圈。从李宏塔身上,人民实在地看到了革命后代的精神风采。

这次淮河水灾,使沿淮的20多个县的农民生活困难,国家决定开仓借粮。就在开仓借粮进行途中,有霍邱县、寿县民众反映他们借到的粮食质量不好,米中有发黄米粒。得到消息后,李宏塔仅带着驾驶员和秘书三人悄悄来到受灾严重的几个乡镇调查。

根据李宏塔的调查发现,民众反映属实,米中确有发黄不能食用的米粒。李宏塔将农民开仓借粮有问题的米带回了合肥,并为百姓换了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