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1971年,林彪的事情,让毛主席感到身心疲惫,本来就不好的身体变得更加衰弱了。

对于毛主席的身体情况,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经常嘱咐毛主席的保健医生,要注意毛主席的情况,如果发现什么异常情况,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他。

对于周恩来总理的嘱咐,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敢大意,都点着头,表示记住了他的话,一定会将毛主席保护好。然而,不管工作人员如何努力监护着毛主席的健康,毛主席还是出了意外……

纪登奎:对毛主席心思最摸底的非周总理莫属

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飞机外逃的消息被证实后,有人立即提出用导弹打掉。对此,毛主席心里悲痛,摇了摇头,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毛主席旧照

可以看出,毛主席对这件事情是难过的,也是宽容的。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周恩来总理拿着话筒,亲自向林彪乘坐的三叉戟喊话说:“林副主席无论在国内的哪个机场降落,我周恩来都去机场迎接。”

为了处理这件事情,周恩来总理待在人民大会堂,一直都没有回家,在整整三天三夜的时间里,几乎没合眼休息。

后来,在看到中国驻蒙古大使馆派人带回的照片时,其他人都如释重负,陆续离开了原本弥漫着高度紧张气氛的东大厅。

随着人们的离开,东大厅恢复了平静,只剩下周恩来总理和纪登奎没有离开。周恩来总理被压抑到了极限的情绪,突然失控,暴发出了悲痛的哭声。那是一种痛楚无比、撕肝裂肺的痛哭。

作为多年的老战友,见惯了周恩来总理的淡定从容的纪登奎,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那声痛哭是来自周恩来总理的。

周恩来总理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刚才还和大家一样露出久违的笑容,举杯庆祝不幸中的万幸,现在却面向墙壁双肩颤抖的周恩来总理,纪登奎一下子呆住了。

想到自从调到中央工作,看到的都是一个从容、镇定、乐观的周恩来总理,纪登奎感到十分感慨。真不敢相信那还是长相端庄清秀,举止文雅的那个周恩来总理吗?

那时候,不管是外交上的剑拔弩张,还是党内错综复杂的局面,周恩来总理都能够应付自如,好像他就是专为克服困难来到这个世界的,越是困难、艰险,他越有力量和办法,仿佛世界上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他。

正是这样的印象,让纪登奎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以至于平时反应敏捷极善言辞的他,此刻也乱了方寸,结结巴巴地说:“总理,总理,林彪一伙摔死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应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您该高兴,对不?”

听了纪登奎的话,双肩依然在颤动的周恩来总理回过身来,脸上老泪纵横,摇着头,声音嘶哑,一遍一遍地反复说:“你不懂,你不懂……”

纪登奎

纪登奎的确不懂,他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当时内心的感受。直到后来,纪登奎才真正想明白了周恩来总理的痛哭失声的原因,那是一种特殊的情感:

“为了树立和维护林彪副统帅的地位,冲击打倒了党政军那么多老干部,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全国从上到下,几乎无一幸免……如今,这个一直是被称为毛主席“最亲密战友”,并作为毛主席当然接班人写入党章的林彪,竟带着老婆、儿子逃往国外,落得个折戟沉沙,死无完尸的下场!作为国家的总理,他怎么会不为此痛心疾首呢?他又怎么向全国的党、政、军、民解释和交代这一切呀?”

更重要的是,林彪的离开给毛主席造成了太大的打击,以致他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如果毛主席一旦出事,对于党、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多么重大的损失呀!

正因如此,周恩来总理才特意叮嘱毛主席身边的所有工作人员,一定要照顾好毛主席的身体,如有异常,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他。

12月,周恩来总理正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集会议。突然,一个工作人员走进会议室,跑步来到周恩来总理的身边,在周恩来总理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周恩来总理在开会

听完后,周恩来总理立即站起来和与会人员礼貌性地打了一声招呼,便快步走出会议室,来到电话机旁。

挂断电话后,周恩来总理脸色灰白地走进会议室,对等待他回来继续开会的与会人员挥了挥手,说:“散会,散会!”

说完后,一向淡定的周恩来总理不安地转过身,小跑着向电梯的方向赶去。卫士长张树迎看到周恩来总理没有了往日的镇定,不敢说一句话,将周恩来总理扶着走进电梯里。

在电梯里,周恩来总理全身都打着颤,低声说:“到游泳池!”对于周恩来总理的情况,张树迎感到心里一惊,第一反应便是出大事了!

在游泳池,毛主席卧室的门窗大开。周恩来总理快步走了进去,看到张春桥、姚文元、江青等人已经到了,他们没有说话,只是冷漠地在一旁站着。

毛主席晚年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毛主席平躺在床上,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好像没有了呼吸一样,周恩来总理非常着急,立即向紧张焦急的医生询问情况,判定病情,并紧急调来了吸痰器。

很快,在医生的操作下,堵在毛主席喉咙内的痰液被吸了出来。紧接着,毛主席的脸色渐渐恢复了血色,大口喘着气。过了一会儿,毛主席慢慢地睁开了紧闭的双眼,看着面前的周恩来等人。

见毛主席醒了过来,周恩来总理如释重负,激动地扑到毛主席床边,双手紧握着毛主席的手,眼泪夺眶而出,语音哽咽地说:“主席,主席,大权还在你的手里!

听了周恩来总理的话,毛主席轻轻地闭上眼睛,皱着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看到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感情这样密切,张树迎万分感慨,心想:“党内对毛主席心思最摸底的,恐怕非总理莫属啊!

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人在交流

后来,在和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建提到当时的情景时,张树迎还感慨地说:“你伯伯一直维护毛主席的地位,你说他崇拜主席,尊重主席,也是为了这么大的国家呀!

周恩来:不要轻易反对毛主席的决策

在周恩来的心中,毛主席的地位是不容撼动的。有一次,他对薄一波说:

“一波呀,毛主席下决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对,但不要轻易表示反对。在历史上,有几次,我曾认为主席的决策不对,表示反对,但过一段时间都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以后我就谨慎了,不轻易表示反对了。但后来又有一次,我确信主席错了,我坚决表示反对,但实践却又证明是主席对了。因此,对主席的意见和决策,你可以反对,但不要轻易反对。”

1931年11月27日,毛主席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离开了军事指挥的位置。

12月,中共中央实际上的主要主持者周恩来离开上海,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周恩来旧照

在根据地,周恩来先后担任了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期间,周恩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艰难地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对于前三次反“围剿”作战中指挥红军取得了重大胜利的毛主席,周恩来在军事指挥能力上表现出了非常信任和倚重的态度,曾说:

“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毛泽东的经验与长处,还须尽量使他发展……如在前方则可吸引他贡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有泽东负责,可能指挥适宜!”

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著名的黎平会议,这次会议由周恩来主持。

会上,毛主席阐述了他的改变行军方向的主张,得到了周恩来的支持。会议决定,在挥师抢渡乌江后,向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进军。

毛主席旧照

随后,周恩来将这次会议的决定向没有参加会议的李德做了通报。期间,李德因为不同意会议决定和周恩来大吵起来。周恩来气得在桌子上一拍,将桌子上的马灯震得跳起来,连灯火都熄灭了,这才将李德震住。

在执行了毛主席的意见后,红军取得了重大胜利,赢得了主动,连战连捷,极大地重振了士气。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

会上,周恩来和大多数人一样,以其在党内和军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威望坚决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积极拥护确立毛主席在党中央领导地位。对于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的作用,毛主席后来对贺子珍说:

“那时,争取到周恩来的支持很重要,如果周恩来不同意,遵义会议是开不起来的。”

后来,部队在行军中遇到了敌人一个师盘踞的据点。在讨论的时候,多数人都主张打,但毛主席觉得打了要吃亏,双方的意见争执不下。最终,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毛主席的意见被否决。

毛主席和周恩来的留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毛主席坚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便在半夜提着马灯去找周恩来,向他说明情况。果然,周恩来支持了毛主席的意见,并在第二天和毛主席一起将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说服,避免了红军不必要的损失。

后来,在长征的路上,周恩来积劳成疾,整日高烧不退,连续数日躺在担架上行军,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召开常委会议,决定由毛主席负责军事工作。就这样,毛主席成为了红军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

1935年11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同时,周恩来负责中央组织局的工作。

此后,长期作为毛主席的亲密助手,周恩来协助毛主席开展各项工作。在私人关系上,周恩来也逐渐成为了毛主席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革命战友。

毛主席:恩来是我最亲密的战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了政务院总理,继续以事无巨细的行事作风和毛主席密切配合,为建设祖国而忘我奋斗!

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天安门

有一次,谭震林想到受了委屈,被愤怒冲昏了头脑,顶撞毛主席说:“我不该早入党40年,不应该跟着你干革命,也不应该活到65岁!”

谭震林的话,顿时点燃了毛主席的怒火。盛怒之下,毛主席也说了气话:“那你可以退党嘛,就不革命嘛!不活65岁怎么办哪?你已经活了嘛!”

周恩来知道他们说得是气话,为了缓和气氛,站起来打圆场说:“那时候,几位老同志不理解,发了脾气,责任主要在我。会后,他们也向我作了检查,他们也感到说了一些对不起主席的话,也想找个机会,当面向主席检查。”

听了周恩来的话,毛主席知道他是的用意,气也消了很多,“无奈”地离开了会场。

在毛主席的心里,是离不开周恩来总理的。他知道,周恩来总理干具体事务的能力,那是任何其他的人都无法代替的。因此,毛主席对周恩来总是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信任和宽容,这也是他们能有一直保持亲密战友的原因所在。

毛主席在陈毅追悼会上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去世。随后,毛主席带病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从追悼会上回去后不久,便生了一场大病。毛主席的这次大病,来的特别凶猛。在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下,毛主席才苏醒过来。

得知毛主席病重,周恩来总理非常着急,在坐车从西花厅赶到游泳池的时候,很久都下不了车。他是非常担心的,担心毛主席的健康万一有个“闪失”,无法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交代。

这样的情况下,周恩来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到让他窒息。在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和治疗下,毛主席转危为安。看到毛主席没有了生命危险时,周恩来总理才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周恩来自己的身体却发生了病变,出现了便血的病象。生病并没有让他放弃工作,反而更加不分昼夜地操劳,常有几十个小时不合眼的情况。

高负荷的工作,周恩来的身体迅速地消瘦下来。医生实在看不下去,便劝他做全面检查。可是周恩来却不同意,望着医生低声恳求说:

“你们先不要急,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

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一起

5月,医生的会诊结果表明,周恩来总理患上了膀胱癌。看着确诊结果,医生只好将这件事情向毛主席作了汇报,希望毛主席能够劝周恩来总理接受治疗。

接到医生的报告时,毛主席将报告打开,逐字逐句地看着,生怕漏掉一个字。看完后,毛主席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立即指示:“由叶剑英、邓颖超、汪东兴和张春桥领导医疗组的工作。

此外,毛主席多次劝周恩来总理要“安心养病”,“节劳,不可大意”。为了让周恩来有时间安心治病,毛主席特意让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减轻周恩来总理的负担。

1973年,毛主席因白内障,视力急剧下降。对此,周恩来总理非常着急,将自己戴了多年的一副眼镜送了过来,并写信给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这副眼镜是我戴了多年,较为合适的一副。送给主席试戴。如果不合适,告诉我,给主席重配。”

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子一起

1974年2月,得知周恩来由于过度劳累,病情继续恶化,每天便血不止时,躺在病床上忍受着近乎失明的痛苦的毛主席,费力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字一句地说:“去,打个电话,问问总理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毛主席的话,听得工作人员泪流满面,对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革命友谊感到更加崇敬了。

3月20日,周恩来总理在病床上,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

“主席:最近4年来,我的大便中偶有潜血出现,但因消化系统好,未进行肠胃检查。这两年又因膀胱癌出现,尿中有血,易于计量和检查,故医疗力量集中于治疗膀胱癌。现膀胱癌经过两次开刀,3次电烧,已能稍稍控制……今年开会后,大便中潜血每天都有……进行食钡和灌钡检查,始发现大肠内接近肝部位有一肿瘤,类似核桃大,食物经此癌肿处蠕动甚慢,通过亦窄……因主席对我病状关怀备至,今又突然以新的病变报告主席,心实不安,故将病情经过及历史病因说清楚,务请主席放心。在去年两次开刀后,我曾托王(海容)、唐(闻生)两同志转报主席……但如需再次开刀,我还受得了。现在要好好地作此准备。”

在周恩来总理住院治疗期间,毛主席一直关心着他的治疗情况,要求工作人员将总理病情随时报告上来。

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照片

后来,考虑到毛主席因久坐容易引起褥疮,工作人员特意做了钻了很多蜂窝形的小孔的海绵坐垫的沙发,交给毛主席使用。

毛主席坐到新沙发上,摇了摇说:“这种沙发好多了。原来的那种沙发,又高又大,像我这样高的人坐上勉强可以,脚能着地。像总理坐上去,就不舒服,他的脚就得悬着。总理现在生病,给总理送一个去。

1975年,毛主席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成功地恢复了一只眼睛的视力,周恩来总理非常高兴。

1976年元旦,在病床上听到毛主席发表的《重上井冈山》和《鸟儿问答》两首词时,周恩来总理眼角上露出了久违的笑意,甚至可以听到隐隐的笑声。

在弥留之际醒过来时,周恩来总理看着旁边的医生声音讷讷地问:“主席,主席身体怎么样?”在听到医生说没有大的变化时,周恩来总理说:“只要主席健在,我就放心了。

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握手

1月8日,周恩来总理病逝。周恩来总理去世后,毛主席非常痛苦,身边的人问毛主席要不要去参加追悼会时,毛主席拍了拍略微翘起的腿,痛苦、吃力地说:“我走不动了。”

在审阅周恩来总理的悼词,听到“毛主席的战友”时,毛主席说:“停,加上‘最亲密’三个字。”紧接着,毛主席又说:“恩来,是我最亲密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