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发病率逐年攀升,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全球,骨质疏松都是值得关注的骨科疾病。其表现是骨骼疼痛、身高缩短、驼背、易骨折、易出现胸闷气短等。关

关于骨质疏松的说法有哪些?

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病

骨质疏松症不是老年人的专属。该病的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微结构破坏,从而增加骨脆性,易出现骨折。通常,35岁左右骨量达到顶峰,之后骨量逐渐流失,根本无法逆转。骨质疏松症发生在每个年龄段的人群身上,常见于老年男性、绝经后的女性。骨质疏松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的,包括绝经后、老年性和特发性,跟年龄和遗传有关;一种是继发性的,也就是继发于疾病或药物。

2、晒太阳能预防骨质疏松

虽然晒太阳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利于钙吸收,但仅依靠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远远不够,还需做好生活调理,加强营养支持,保持适度运动,拒绝吸烟喝酒,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补充足够的钙能维持理想的骨峰值,减少骨质流失,改善骨矿化,维护骨骼健康;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吸收钙,利于骨骼矿化,维持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力,降低跌倒风险。除了补充维生素D和钙外,也要适当的补充铜、锌、镁等矿物质,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持骨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骨质疏松症无需重视

虽然骨质疏松症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骨量逐渐流失,骨微结构受到破坏,易出现骨骼疼痛和脊柱变形,严重时可诱发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出现骨折,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至于致残和致死,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并不是小问题,还需积极干预。

4、老年人依靠饮食就能补足钙

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存在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仅通过饮食无法满足每天钙元素需求,还需额外补充钙剂。

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补足钙和维生素D和其他营养素外,还需坚持运动,通过运动能改善身体敏捷性,增强肌肉力量,稳定身体平衡,降低跌倒风险。即使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也不能忽略锻炼,应做适当的负重运动和抗阻力运动。

本期主讲专家——何厚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何厚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湿病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中药治疗风湿病,尤其擅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何厚夫医生抱着对医学的热忱,坚持为大家科普有关于风湿病的医疗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