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天团个个才华横溢,又各有特点。王毅,“王之蔑视”圈粉无数。华春莹,“门面担当”绵里藏针。耿爽,引经据典,耿言耿语。汪文斌,从容不迫,温柔儒雅。赵立坚,硬核回怼,火力全开。无一例外,他们都能言善辩,口才了得。

“耿直哥”陆慷,和他们都不太一样。惜字如金的他,用“不知道”,“不清楚”让人们看到的外交发言人的另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4月,陆慷接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成为外交部第28任新闻发言人。他是深耕外交领域20多年的“外交多面手”,也被称为“暖男”外交官。

外交“多面手”差点成为人民教师

1968年,陆慷出生于江苏。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8年时间,他的英语基本功打得相当扎实。这也为他考入外交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外交学院,陆慷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毕业时,他已经获得留校任教的资格。外交学院的老师姚遥说:“我相信如果他当年留校的话,今天也一定是位深受学生喜爱的‘男神级’教授,但我们就少了一位一线的优秀外交官了。”

外交多面手的坦诚和硬核

1992年,24岁的陆慷进入外交部工作。外交部国际司、军控司、美大司、新闻司四个业务司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曾担任驻爱尔兰使馆政务参赞,驻美国使馆公使,也曾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平台展露身手。由于外交履历十分丰富,他被称为“外交多面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不清楚”

2015年6月16日例行记者会,记者问:“中俄是否像英国所说已经破译了斯诺登泄露的文件”?

陆慷:我不了解有关情况。

2019年5月25日例行记者会,记者问到美国打压华为问题

陆慷:坦率的讲,我并不清楚美国领导人说的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关鹏教授这样评价他:

从前说“不知道”似乎是一种务虚的说法,不太会说。但是对每一个问题经过深思熟虑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表态称“我不了解这个情况”本身也是自然的,他并不需要对每个问题作出回答。

硬核金句

2016年7月12日例行记者会

记者:“由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结果今天出炉,你如何看待这样一个结果?这样的仲裁结果将会给南海和平稳定带来什么影响?中国下一步会如何来应对?”,

:“我看不出来这样的一个东西会对中方的既定政策有什么影响。”

陆慷

2018年10月10日,美国副总统在演讲中妄称:美国在过去的25年里重建了中国

陆慷:中国的发展不可能依靠别人的施舍和恩赐。恐怕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个实力来“重建”中国!

外交暖男

2018年12月19日,在大阪大学参加与日本大学生们的座谈交流时,陆慷被日本女大学生问到恋爱问题。他没有拒绝这个与本职工作无关的话题,而是暖心的给出建议:结婚关键是两个人的感觉问题,国籍等等都不是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曾在一篇文章中评价陆慷:作风硬朗,发言素来以精炼扼要、字字珠玑著称,常常让人感到无一字可多,无一字可少。自从回答了日本女生的问题,他也喜提“暖男”称号。

外交工作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外交官们是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中国的外交天团个性鲜明,硬核又不乏温暖。

中国的外交官们,用自己的睿智和坦诚,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为世界展示了一个大气而又自信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