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新年广州楼市第一次“上热搜”,竟然是因为房子卖得太少?

前两天,1月的楼市报告出炉,但凡看过1月全国楼市的成交数据,任谁都得感叹一句:惨不忍睹。

2023年1月,全国楼市寒意尽显。

据诸葛找房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重点15城新房成交仅386套,较2022年春节下降58.4%!

其中,还有城市春节期间惊现0成交——就是广州和它的好兄弟,深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一出,不少人纷纷吐槽,怎么2023年首月,广州楼市就扑了个大街?

春节0成交

正常吗?

咱们先来分析一下,今年春节广州楼市的“0成交”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众所周知,春节一般是全年楼市的成交谷底,大家在春节期间完成置业的意愿并不高。

虽说少,但往年也有零星成交。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2022年春节期间,广州成交9套新房;2021年春节,广州有58套成交。

对比之下,今年确实凉意顿显。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人只抓住“广州零成交”这一点说事儿,大肆宣扬:购房者对楼市信心不足、人们兜里没钱、房地产走下坡路,以后没人会再买房了!

但其实,人们春节不买房的真实原因,十分简单粗暴:

今年,大家都出去旅游了,没空看房!

随着疫情防控放开,今年春节迎来了返乡探亲与外出旅游的高峰!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是近三年来春节假期出行人数的最高值。

节前的广州花市,人流如织

图源:广州PLUS

人们不是堵在景区,就是在出去玩的路上!连我一位往年雷打不动、风雨不改坚守案场的销售朋友,也破天荒的申请了几天假,要好好出去走一走。

憋了3年,人们想出去玩的心已经按捺不住,再加上广州存在大量外来人口,年前人们纷纷返乡。根据百度迁徙数据显示,春节前几天,广州人口迁出数据均位于全国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都往外跑了,看房的人减少,成交下滑也都在情理之中。

此外,我们也向部分项目打探了,不少项目表示,春节期间其实有少量成交,有可能是网签数据未及时更新,才出现了数据“0成交”的情况。

一月的广州楼市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看完了春节期间的成交数据,咱们再拉大一下时间范围,看看一月份广州的成交情况。

根据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数据,1月广州新房网签4740宗,环比下跌12%,比去年同期成交下跌49%。

乍一看,广州1月份的成交套数同比腰斩,看似开了个不太好的头。

实际上,2022年的春节假期在2月份,2022年的1月份仍延续着全年楼市的热度,因此才取得了9000多套成交的好成绩。

咱们不妨把2022年的“春节月”成交套数拉出来做下对比——

2022年2月份,广州新房成交套数仅为4517套。

同样受春节假期影响,对比之下,今年“春节月”的总成交套数,还比去年要高。

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的开发商推货节奏,其实是相对放缓的。

1月,广州住宅新批供应只有2313套,供应面积比12月减少58%。1月期间,不少项目基本处于持销状态,开盘或是有新节点的项目都比较少,甚至我们的实际感受,今年不少项目的年终冲刺力度,也要低于往年。

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1月份的成交表现依然能达到往年同期水平,侧面反映出了一个信号:

今年的购房者,更多的是主动入市。

事实上,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重点50城情绪指数明显反弹,创202年来最大涨幅,其中广州涨幅居前,市场情绪已经稳步回升,不少购房者已经做好了随时入市的准备。

这样的情绪变化,也体现在1月份的市场成交中。

根据1月份广州新盘成交TOP10上榜情况,去年鲜有上榜的刚需大盘如金地香山湖、绿湖国际城等重新杀入TOP10,也从侧面反映了刚需买家的重新入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种种表现来看,今年1月的楼市,其实给广州开了个好头。

广州楼市

即将完成蓄力!

无论是市场成交的变化,或是市场情绪的转化,都指向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广州楼市正在蓄力中!准备随时放大招!

再加上近段时间利好的不断刺激,比如春节后开工首日,广州官方就召集了各行业2万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给房地产“打鸡血”。同时剧透将在旧改、改善、家庭住房消费等重点发展。

当天消息一出,我的朋友圈迅速被刷屏,可见大家已经绷紧神经,就等着官方“起跑枪响”。而一些暖风的提前释出,也会加速市场信心的恢复。

给大家再透露一个消息。

今年刚开局,广州的库存消化周期,已经由于低供应、高需求,出现轻微走低的趋势。

今年大家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不容小觑。

可以预料,今年的广州楼市,将会迎来一次“强抬头”。

针对1月广州楼市的表现,雁姐也做了视频分析,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点击下方视频,听听雁姐怎么说。

免责声明:

本文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对项目周围环境、交通、教育资源、商业配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介绍,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作为任何购买要约,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本文涉及面积均为建筑面积。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