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山大学的科研团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们在广东的沙仔岛和大刀沙岛,分别投放了2亿只蚊子,这2亿只蚊子首先全是雄蚊,经过绝育手术的雄蚊来到岛上会和当地的雌蚊繁衍,但因为雄蚊经历了绝育,所以交配后的雌蚊不会产生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实验的关键就在于雌蚊子一辈子也只能交配一次,而处理过的雄蚊子还能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这样岛上的蚊子就慢慢绝后了,不到两年时间,岛上的蚊子也基本上绝迹了。世界上最令人嫌弃的动物,蚊子,终于要被彻底铲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蚊子的危害

4亿年前,科学家就在侵入岩中发现了蚊子的踪迹,这小小的东西,经历的岁月居然如此漫长,称得上目前发展得最好的活化石了。

别看它小,但是致命程度足以排得上世界前十,仅靠一根吸血管,就能把致命病菌传播到其他生物体内,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蚊子之口,而每年被蚊子接触后感染的人数,联合国卫生署给出的数据是7个亿,每年有将近十分之一人口的生命安全,正在受到蚊子的威胁。其中疟疾和登革热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现象在亚热带国家尤为明显,非洲甚至推出了一种特殊的美食来消灭蚊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蚊子肉饼。

蚊子发展得如此规模宏大,和它们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脱不开关系,我们都知道,每一个物种都在自然界有自己的位置,甚至在物质循环的网络中担任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例如蜜蜂,蜜蜂要是灭绝的,很多植物的花粉就会面临无法传播的困境,进而因为无法繁衍而导致种群灭绝。蚊子在生物链中,是不是也担任着同样的角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蚊子可以被消灭

为什么科学家绝大部分都赞同消灭蚊子?因为蚊子还真不太重要,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别的生物吃,例如蝙蝠什么的,但是蝙蝠除了吃蚊子外,还有很多小飞虫也都是来者不拒,蚊子灭绝,对于它们而言,不过是餐桌上少了一道开胃菜而已。

而且要说传播花粉,论起来蜜蜂和蝴蝶做得要比蚊子好得多,所以我们真的需要蚊子吗?答案是不需要,全球每年花在防治蚊子上的一大笔费用,也能用到其他更有需要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蚊子以其卓越的生殖能力,让不少科学家都无可奈何,一只雌蚊子一胎能产下上亿个后代,光是消灭现存的蚊子根本效果不大,几天内,数以亿计的蚊子就能卷土重来,因此,当中山大学的实验结果一经发表,就引来了无数科学家围观。

如果能把这种方式推广到全球,那么世界上的蚊子被消灭干净岂不是指日可待?事实上,广东还真正积极推进灭蚊大业,这不,前几年,广东就兴建了一家灭蚊公司,公司业务啥也不做,只专注于一件事,就是灭蚊,工厂一天生产500万只绝育的雄蚊,而在蚊子泛滥的东南亚,当地的工厂每天生产30亿只绝育雄蚊子,再将它们投入雨林。

随着各国逐步加入围剿蚊子大军,在不久的将来,或许我们真能看见蚊子被彻底控制那一天,而消灭蚊子也不再是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