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5日上午,上海龙华殡仪馆的大厅内,笼罩着庄严又肃穆的气氛,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如期举行。

邓小平、聂荣臻和邓颖超等中央领导人相继送上了花圈,上海市委的领导和上千名干部纷纷出席,人们一边鞠躬,一边垂泪。

陪伴了贺子珍20年的护士小徐尤为伤心,跪在贺子珍的灵前,迟迟不肯起身,一直到众人离去,小徐仍跪在地上痛哭。

作为一位陪伴毛主席十年,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伟大女性,贺子珍从登上井冈山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一生会充满光辉与坎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勇上井冈、负气出走

1909年9月,在湖南永新县城以西20里的黄竹岭小村庄中,贺姓人家生了一位女婴,并为她取名为贺自珍,上学后又改名贺子珍。

贺子珍的家境颇为优渥,爷爷曾是清朝末年的举人,担任过官职,不过,因为一件冤案,贺子珍的家境开始走向衰落。

1917年,贺子珍跟随父母来到县城定居,父亲盘下了一家杂货铺,虽然收入微薄,但是,父亲仍坚持供贺子珍兄妹上学。

贺子珍生得一副鸭蛋脸,白皙的皮肤十分动人,升入中学后,贺子珍已经出落得丰仪玉立,是校园内有名的校花。然而,在美丽动人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却是贺子珍坚毅泼辣的性格,贺子珍从不向旧社会的恶势力低头。

彼时,女子读书的热潮还没有兴起,贺子珍顶住了周围舆论的压力,坚持完成学业,并投身于大革命运动中。

1926年,贺子珍成为共青团的团员,并以永新县妇女部长的身份,跟随北伐军攻打了永新县城,成为名噪一时的女中豪杰。

贺子珍家距离井冈山很近,从小时候起,贺子珍就多次跟随父亲登上井冈山,认识了许多劫富济贫的江湖好汉。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贺子珍决定步入绿林,与这些穷苦出身的好汉一起打击豪强,挫败永新县的反动势力。

大革命失败后,贺子珍与哥哥贺敏学一同登上了井冈山,投到了袁文才的麾下,三个月后,毛主席率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两支队伍由此合并为工农革命军,贺子珍也成了红军中的一员,同时还是何长工旅长属下唯一一名妇女队长。

何长工曾评价贺子珍说:“她骑马打枪,样样都精通,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头脑灵活,是一位能够带兵打硬仗的巾帼英雄!”

在常年与敌斗争的过程中,贺子珍与毛主席之间互相有了好感,两人一起承受了战火的考验,并最终结为伉俪夫妻。

贺子珍深爱着毛主席,在为毛主席整理资料的同时,还悉心照顾着毛主席的起居,还为毛主席生育了6个子女,只可惜,大多夭折。

毛主席每次生病,贺子珍都寸步不离,用李敏的话来形容是:“如果没有妈妈体贴入微的照顾,爸爸不可能度过那段难熬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红军作战胜利后,缴获了一些火腿,为了照顾刚生产过的贺子珍,机关领导特意分给贺子珍两份火腿。然而,贺子珍却态度坚决地退了回去,毛主席便将自己的火腿送给了贺子珍,贺子珍又将这份火腿分给了全连的人。

长征前夕,贺子珍被敌人的炸弹炸得伤痕累累,为了不拖累战友,贺子珍甚至要求战友打死自己,令众人感慨万千。

贺子珍是一位大爱无疆的革命者,然而,在婚姻中,却是一位“自私”的媳妇,贺子珍也会同毛主席闹别扭。不过,每次贺子珍赌气,毛主席总是好言相劝,有时也会借助权威来恐吓,最严重的一次,毛主席气愤地要开除贺子珍的党籍。

真正影响两人关系的,是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女大学生,这些思想进步的漂亮女青年,令贺子珍的内心产生了自卑感。

贺子珍一边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一边与延安的“不正之风”斗争,嘴涂口红的吴光伟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是贺子珍最警惕的人。

一天,贺子珍发现毛主席走进了史沫特莱的房间,顿时醋意大发,随即气冲冲地跟了进去,进门打了吴光伟一巴掌。

霎时间,三个女人扭打在一起,待到心情平复下来后,贺子珍心中的委屈莫名地涌了上来,便作出了离开毛主席的决定。

原本,贺子珍想暂时离开毛主席一段时间,等到风波平息后,再以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形象回来,然而,贺子珍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负气出走,竟是与毛主席的诀别……

二、漂泊苏联、孤独惆怅

贺子珍任性的行为,令毛主席无地自容,为了挽回贺子珍,毛主席想尽了各种办法。

起初,毛主席给在新疆等候飞机的同志发报,以组织的名义要求这些人回来,可是,贺子珍却不吃这一套,坚持要前往苏联。

贺子珍负气出走后,毛主席的自尊心严重受挫,生活上的落寞和工作的压力,让毛主席的精神开始衰弱。为了继续领导革命事业,毛主席决定重新开始一段感情,以缓解内心的愁闷和痛苦,江青由此进入到了毛主席的视野中。

相比于革命理想纯粹的贺子珍,江青是有历史污点的,与毛主席结为夫妇的初期,江青一直收敛自己的锋芒,几乎不与毛主席争吵,这让毛主席可以集中精力从事政治工作。

1938年10月,已经抵达苏联的贺子珍,还不知道毛主席准备再婚的决定,此前,毛主席一直捎信给贺子珍,请她回到延安。

刚到苏联不久,贺子珍又生下了一个儿子,此时的贺子珍依旧憧憬革命事业,为了继续提升自己,贺子珍便将孩子放在了婴儿室。

孩子生病期间,贺子珍并没有请假守护,这让孩子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最终,这个鲜活的小生命停止了呼吸。

就在贺子珍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时,另一个噩耗从国内传来,毛主席再婚了,贺子珍的精神时间瞬间崩塌。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贺子珍一直浑浑噩噩地生活,毛主席得知后,选择将女儿李敏送往苏联,来慰藉贺子珍受伤的心灵。

1941年底,李敏来到苏联,贺子珍开始近乎疯狂地照顾李敏,给李敏买好吃的和好玩的,还教李敏打扮自己。母女二人在苏联度过了一段美好又温馨的时光,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苏联卫国战争的爆发,贺子珍和李敏被迫分开。

贺子珍的精神状态刚有好转,就再度陷入萎靡之中,李敏生病时,贺子珍近乎疯狂地照看女儿,还因此与苏联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

不久后,贺子珍被关进了疯人院,而且一关就是好几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王稼祥才来到苏联,救出了精神衰弱的贺子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贺子珍回到了阔别9年的祖国,昔日诀别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却已物是人非,无处可去的贺子珍只能留在哈尔滨。

新中国成立前夕,贺子珍想要前往北京,却被江青横加阻拦,无奈之下,贺子珍只能经杭州来到上海。

此后,贺子珍三番五次地想要参加工作,却一直被拒绝,孤苦无依的贺子珍又想要回女儿,但是仍不能如愿。

1954年,贺子珍在家收听广播时,听到了毛主席讲话,思念和悔恨交织在一起,贺子珍不想再次错过这熟悉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重复播放着,最终致使收音机烧坏了……

第二天,贺子珍彻底病倒了,任凭谁来劝阻,贺子珍都不愿吃药和吃饭,直到毛主席将一封信送来后,贺子珍才改变态度。

贺子珍的精神状态不稳定,不得不长期住在上海华东医院内,可是,频繁的吵闹又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贺子珍又被送回家里。

每逢毛主席来到上海和杭州视察,组织上总要安排贺子珍外出,贺子珍对此心知肚明,便提出了前往江西休养的申请。

此时的贺子珍宛若一位老妇,花白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任谁都想不到这是一位才50岁中年妇女,昔日在井冈山的风采已经荡然无存。

1959年,毛主席来到庐山参加会议,并准备与贺子珍见上一面,在曾志的协助下,22年未见的两人得以重逢。两人见面的过程中,贺子珍一个劲地提醒毛主席要小心江青,毛主席却只是关切地询问贺子珍的生活状况。

待到两人分别后,毛主席意味深长地对曾志说:“贺子珍的脑袋已经坏掉了,问她什么都回答不上来,你明天送她下山吧!”

三、晚年生活、临终遗愿

在六七十年代,为了不让贺子珍造成不良影响,党中央决定将贺子珍与社会隔离,贺子珍被迫进入“归隐山林”的状态。

即使如此,贺子珍仍然没有逃脱命运的折磨,毛主席去世时,贺子珍受到了一生最为沉重地打击,像是丢了魂一样。

1977年,贺子珍突发中风,下半身彻底瘫痪,不得不长期留在上海华东医院休养,从此失去了自由。

第二年,何长工来到了上海,作为昔日的老领导,何长工第一时间向党中央提出了要探望贺子珍的请求。

在此之前,贺子珍的家属都会谢绝前往探望的人,而何长工却得到了积极的回复,毕竟何长工的身份十分特殊。

为了会见贺子珍,何长工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何长工来到了贺子珍所在的病房。

护士小徐在贺子珍耳边轻轻地说:“姨妈,北京的老首长来看您了!”

说完,小徐摇起了贺子珍的床,又将针头垫在了贺子珍的背后,待到何长工走进来,小徐调皮地说道:“姨妈,看看是谁来了?”

贺子珍第一眼并没有认出何长工,只是不断地说:“欢迎,欢迎!”

何长工来到贺子珍的旁边后,贺子珍才认出了这位老领导,随即一把抓住何长工的手,整个人也变得激动起来。

两人四目相对,久经沙场的何长工默默地哭了起来,贺子珍也止不住地流泪,何长工安慰完贺子珍后,缓缓地询问道:“子珍,这么些年过去了,你过得怎么样啊?”

被何长工这么一问,贺子珍才回过神来,连忙解释说:“好,一直都好……”

贺子珍担心何长工听不清楚,又用手推了推何长工,随后重复道:“我很好,你看我这不是挺好的嘛。”

这时,小徐凑到贺子珍的耳边,开始将何长工的话喊给贺子珍听,贺子珍清晰地听到了自己当年在井冈山的故事……

在何长工讲述的往事中,贺子珍再一次听到了毛主席的名字,这令贺子珍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其实,自从贺子珍来到上海,毛主席就一直忧心贺子珍的生活,为了给予贺子珍生活的保障,毛主席曾嘱托陈毅说:“贺子珍生活的一切开销,都要从我的稿费中扣除!”

陈毅却表示:“主席,请您放心,我们上海市还养得起一个贺子珍!”

在随后的三十年里,上海市委主动承担起了贺子珍的日常开销,还分给贺子珍一间宾馆,并配备了医生和护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6月,党中央决定任命贺子珍为政协委员,消息传来后,贺子珍兴奋极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一生坎坷的贺子珍,在晚年收到如此荣誉,无疑是一件快慰的喜事,特别是看到党中央派人送来的鲜花,贺子珍不停地拍手称谢。

当年秋天,贺子珍被允许前往北京居住,在组织部同志的斡旋下,贺子珍终于来到了北京,住进了301医院。来到北京后不久,贺子珍就在女儿的陪同下,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还在毛主席的肖像前,献上了自己带来的花圈。

贺子珍坐着轮椅,绕着毛主席的水晶棺转了好几圈,用思念和哀怨的眼神,凝视着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1984年初春,贺子珍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各项器官开始步入衰竭的状态,几所医院的专家相继赶来会诊。

上海市委作出指示:“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抢救贺子珍!”

4月份,贺子珍已经病入膏肓,在弥留之际,她向组织提出希望能将自己安葬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的想法。

邓小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连向有关部门下达了两道命令:

一、我们中央领导都要到现场敬献花圈。

二、贺子珍的骨灰要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一室。

八宝山公墓一室,是中央领导人骨灰安放的专属地点,邓小平此举的目的,是要让贺子珍回到战友中间,间接肯定了贺子珍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