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该文首发于2019年2月21日

2018年3月3日晚,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林虎将军与世长辞。在林虎将军去世一周年之际,红船编辑部采访了将军的家人,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还原了将军生前的一些精彩瞬间。在采访中,林虎将军的女儿说,父亲去世虽然已经快一年了,但在儿女心中,父亲好像并没有远离,他就像往常离开家那样,去忙他的任务去了。而他教给后辈的做人的道理,他心底蕴藏的那份浓重的家国情怀,一直激励着儿女们铿锵前行。

将军最大的遗憾:与姐姐一别88年再未相见

林虎女儿介绍说,父亲的身世一直扑朔迷离。据父亲述说:他的母亲当年是生活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后来嫁给了一位闯关东的山东人,姓曹,这位山东人在哈尔滨做些给杂货店供货的小生意来养家糊口。有一次,他去当时的苏联边境进货,回来时因为想省下车票钱,他拉着货爬上了拉煤的敞篷火车,不幸的是这趟火车开到半路遇到了暴风雪,火车到达哈尔滨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个可怜的人已经冻死在煤堆上了。

从那以后,林虎的母亲,这位俄罗斯女人独自拉扯着孩子艰难地生活。她依靠了以前她丈夫为之供货的一家杂货店,这个杂货店的老板也是山东人,姓林。她帮他守店,同时勤快地用手工勾出漂亮的桌布和沙发巾在店里出售。

在林虎幼年时的回忆里,家里满是浓浓的俄罗斯风情,这给他之后的生活喜好打上了一些烙印。再往后,悲痛的日子又来了……林虎记得一个情景:7岁的姐姐和3岁的他站在床边,望着病重的母亲躺在床上,刚出生不久的小弟弟爬在母亲身上找奶吃,可是已经病弱无力的母亲却没有奶水。再往后,妈妈和弟弟先后病饿而死,只有年幼的姐姐和林虎相依为命。

将军在世时,经常回忆起幼年时姐姐带着他流浪的情景,他们还去妈妈坟边,姐姐痛哭着给妈妈和弟弟摆上小石子祭奠。后来,姐姐和他都被人送进了一家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开办的孤儿院,孤儿院在一所教堂旁边。在孤儿院里,林虎和姐姐度过了一段算是快乐无忧的日子。可是忽然有一天,姐姐要被人领走了!有人带着姐弟俩走到一条江边,姐姐抱着林虎依依不舍地哭着,随后姐姐就被人领上一条船开走了。当时林虎4岁,姐姐8岁,这一离别就是88年,直到将军离世,他再也没有见到姐姐!

林虎这一生中没有放下过寻找姐姐的念头,但是,因为线索极少,寻找无果,成了将军一生的遗憾。

姐姐当年被人领走后,林虎随后被原来那个杂货店的老板林之祯领养,成为林的养子,林之祯为他取名为林根生,把他带回山东招远老家林家村抚养,供他上了两年私塾。后来,小根生在家遭受到继母的虐待,9岁时他被迫离家出走,在外颠沛流离,他曾因饥饿昏倒在一家农户的房子前,被那家好心的农户救起。那时,八路军已开始在山东宣传、招兵,小根生看到一幅八路军战士背着枪的宣传画,萌生了加入八路军的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时期的林虎

10岁加入八路军,偷吃疙瘩菜被教育

1938年的一天,在山东招远蚕庄镇,不到10岁小根生流浪到一个村口时,发现有两个士兵在站岗,他又惊喜又害怕,这时站岗的八路军战士也发现了他,便走过来问:“你在这里干什么?”小根生回答说:“我要找八路军部队,我想参加八路军!”就这样,他被带到村子里的营部,见到了当时很年轻的部队长李耀文。部队长见到眼前这个一身破衣服破鞋、疲惫落魄、但却是白皮肤、深深的大眼睛中透着机灵的小男孩,不禁心疼地摸着他的头说:“小鬼,兵荒马乱的,你这么小怎么在外面乱跑呢?”小根生感受到头顶这个温暖而柔软的大手,顿时一股暖流直透心底,随着眼泪就禁不住噗噗地掉了下来… 部队长见状忙安慰说:“留下来吧,就看你能不能跟上队伍了!”从此,小根生走上了军旅生涯,加入了军队这个大家庭。

留下后,小根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他跟随时任山东纵队宣传部长刘志超、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荣桓等机关干部一边打仗,一边在部队里学文化。当时还有一个小公务员和他年龄相仿。部队长便给他们重新取了名字,一个取名叫“虎”,一个取名叫“豹”。从那以后,林虎才有了这个名字。

那时的部队条件异常艰苦,林虎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饥肠辘辘。有一次,炊事班长派他到小店去给部队领导买一个咸菜疙瘩头(一种腌制食品),回来的路上,大头菜的香味儿飘进鼻子里,林虎没忍住,揪了一片皮尝了尝,觉得好香,就又揪了一小块……就这么走着尝着,等回去的时候,疙瘩头就剩下一小块芯了。炊事班长问他:“让你买个疙瘩头,怎么就这么小一点?!”随后很严肃地批评了他:“以后可不准这样了,公家的东西,部队长的东西不能随便吃!”

林虎女儿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父亲品德的形成,是与从小在部队受到的教育分不开的,不拿公家的一分一毫,那时候倡导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训导官兵的核心精神,那时候能打胜仗就是风气正,父亲教育我们也是:别人的东西一定不能去侵占,不该自己享有的不去贪,这些都是父亲从军队里养成的优良作风。”

林虎当年与妻子的结婚照

颇具传奇色彩的婚姻

林虎的婚姻也颇具传奇色彩。抗美援朝之后,部队回到沈阳,林虎在部队时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只要一休息就到沈阳的一家三联书店看书,书店里一位年轻的女售书员引起了林虎的注意,他暗暗喜欢上了这位美丽、爱笑的姑娘。那时战争已结束,部队长督促大家找对象,当时林虎就说:“我要找就找三联书店的那个姑娘!”

那时候除了林虎,其他人也对这位姑娘有好感,到书店总是找这位姑娘拿书,后来书店店长把姑娘调到后台去做收银员,大家买书交钱的时候,还不忘低下头弯着腰往小窗口里瞄一眼。战友们知道林虎有了心上人,都起哄要去看一看。碰巧部队里一个战友的同乡,正好是这位姑娘的姐姐。于是,那位同乡安排他们在部队见了面,在战友们的撮合下,两个人结婚了。后来,战友们一提起这件事,都称赞他们是金玉良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老当益壮的林虎

70岁时还驾机玩特技,震惊俄罗斯将军

林虎戎马倥偬的传奇一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网上至今还流传着将军的一个经典“桥段”:1997年夏天,年近70、已离休的林虎将军作为中国珠海国际航展的顾问,到俄罗斯参观莫斯科国际航空展。当时,俄罗斯试飞院副院长科沃丘尔提出,要与林虎一起试飞俄罗斯的新式双座战机苏-30,当时认识林虎的前苏联将领的后代们,也在一旁纷纷要求林虎试飞。这时的林虎虽然已是停飞20多年的老飞行员了,但他也非常想感受、驾驶这样高级的四代战机,有点技痒难耐。这时俄方人员拿来了飞行抗荷服,却是像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就这样,林虎顺利进入了驾驶舱,科沃丘尔坐在他后面的副驾位置上。他们准备妥当后,关上舱盖、滑入跑道起飞……在接下来30多分钟的时间里,在机场上空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林虎完成了整套飞行动作,包括空翻筋斗、半筋斗翻转、横滚等动作,难度最大的是将机头垂直竖起,仿佛愤怒的眼镜蛇绷直身子向上探头一般。这就是著名的“眼镜蛇”动作,对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驾驶水平要求很高。

提起父亲70岁的这次飞行,女儿脸上满是自豪:“几乎没有人在70岁还飞战斗机的,但他还是完成了高难度的眼镜蛇动作。飞机急速上升的时候,人体承受的压力很大,脑部血管的承受力也很大,对于70岁的人来说,还是挺危险的。父亲年轻时候的战机比较落后,尝试飞苏-30这种先进战机,他非常激动。试飞后,父亲穿着抗荷服在飞机前留影,还买了苏-30模型留念,从俄罗斯回来,他显得特别高兴,我们都觉得他变得年轻了,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为引进先进战机与俄罗斯将军拼酒量

林虎将军作风雷厉风行,性格爽朗,酒量更是惊人。网上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的空军力量还很薄弱,为了加强空军力量,中国政府希望向俄罗斯采购苏-27战机,在谈判期间,俄罗斯人原本有嗜酒的习性,也想通过喝酒给中国人一个“下马威”。他们一贯认为,中国人喝酒肯定干不过他们。谁知,具有俄罗斯血统的林虎带领的中方代表,在一次双方的宴会中与对方拼酒量,“放倒”了17位俄罗斯方面的代表,堪称奇迹。最终,中俄双方也就苏-27的采购价格、架数达成一致。

当红船编辑部向林虎的女儿求证此事时,她说:父亲随团访俄,是工作上的事,家人不了解细节。但她透露了一个“秘密”:父亲年轻时,曾在一次酒席上喝光了一瓶茅台!但后来肯定是醉了。

林虎在回忆往事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林虎来检查”

老战友贺迎明回忆说:有一次他与原空十二军副军长张守恩、副参谋长李瑞芳下部队时曾聊天说起,林虎副司令担任空军飞行技术考核组长,在部队考核飞行员时太厉害了,部队流传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林虎来检查”的说法,一些哪怕是极细小的不规范操纵动作,都难逃脱林虎的那双“鹰眼”。

“1992年,原空十二军司令部崔福生参谋转业后到北京出差,找到我说是林虎副司令要请他吃涮羊肉,让秘书电话叫上28号机组小贺一起来。我听后甚为惊叹,二十多年了,未曾联系,林副司令竟然还能记得当时一个小机械师!”贺迎明说。

1966年,林虎在广东某地空军部队任军长。平时,他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放在部队的工作中,家人说:“好不容易等到他放假回家,他也不闲着,号召官兵和家属们利用部队所在的丘陵山区的地势资源(山凹地和山泉水),大家一起劳动,修起了羽毛球场和游泳池,为官兵和家属们锻炼身体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官兵、家属们还利用闲时自编自导文艺节目,他也会积极参与、演出,部队当时的文化娱乐气氛很活跃。”

周秉钧(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当年也是林虎属下空军部队的飞行员。他回忆说:“一次,林虎将军到部队视察,在机场看飞行员们的飞行训练:飞机一架接一架从停机坪滑行到跑道、然后起飞。看完训练后做总结,林虎不满意地说:你们这个速度太慢!打起仗来,若有敌情就要快速投入空战,哪怕慢一步,都有可能失去战机!”说罢,林虎亲自上飞机给飞行员们做示范:从停机坪到起跑线的速度、再到起飞、在空中做一套动作。从看训练到做示范,林虎将军雷厉风行的作风,给飞行员们留下深刻的感受和印象!许多年后,周秉钧还记得林虎将军对年轻飞行员们说的那些话… 其中“我们不能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句话让周秉钧十分受用。

林虎目光深邃,“鹰眼”令人过目不忘

“难忘将军那双鹰眼”

林虎将军虽然离开了我们,将军的著作《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的英文翻译者郭先生撰文回忆说,他最难忘的,就是将军那双“鹰眼”。

郭先生在文中回忆说:1985年8月,空军某军校“八五级大学生集训队”开训。偌大的讲堂洒满阳光,二十个新兵着装整齐,在队长、教导员的带领下坐候院首长的到来。“起立!……副院长同志,八五级大学生集训队集合完毕,请您指示!”这时,一个头发略微带卷、身着白衬衣的人大踏步走上讲台,他腰杆笔直,用眼巡视我们一番。当时,在台下的郭先生心下一震:那眼,分明就是鹰眼!

“我是副院长林虎,我代表院党委和全体官兵欢迎你们!我们先认识一下吧。”他戴上花镜,打开花名册,逐一点名。

“GXD!”,“到!”我起立,立正,高声应答。忽然,他没有继续点名,而是停下来,把花镜推到尖尖的鼻梁上,两股鹰样目光直射过来。

“你是英语专业?”“是!”

“好好干!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是!”

点完名,讲完话,他下来与学员们一一握手。我注意到,林虎将军似乎习惯于盯着对方的眼睛,那双鹰眼仿佛能看到对方的心底。

一个周日清晨,刚从水房洗涑完毕的我在楼道里遇见了“微服私访”的林虎副院长,他一把抓住我:“走,到你宿舍看看!”

到宿舍后,将军鹰眼一扫,指指楼道,又指指室内:“嗯,大环境一般,小环境不错!比我干八路时的条件好多了!”

一天,副院长和我一同去已经离休的林虎将军家里送书。将军便装走进客厅时,我发现多年不见,将军头发白了,可腰杆依然挺直,特别是那双鹰眼,锐力不减。将军捧着这本英文版《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半是自言自语,半是对我们说:“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呀!那二十年,我们打得很苦,但是打得很好!老外之前常常问我那二十年是怎么打的,我现在可以用这个答复他们!”将军轻轻拍了拍手中的书,笑容里透着一丝欣慰。

林虎将军去世已经快一年了,但在女儿心中,父亲好像并没有远离,他就像往常离开家那样,去忙他的任务去了。父亲教给儿女们做人的道理,父亲心底蕴藏的那份浓重的家国情怀,一直激励着儿女们铿锵前行。

撰文:林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