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8月份,毛主席正在中南海处理自己的事情,他的办公桌上正放着一封皱皱巴巴的来信。

毛主席拆开了这封信发现只有短短的几句话,等他阅读完毕之后发现落款人叫刘武。当这个名字现印入了脑海之中后,他马上回想起来这个名叫刘武的人。原来这个刘武也叫刘策成,多年之前曾在湖南长沙当教书的老师,也是毛主席非常崇敬的一个老师。

毛主席念完了这封信,便给他提笔回复了过去:“信中所说家庭土地财产的安置情况可以交给农会处理,工作的事情就不需来京找我,你可去长沙找省长程潜即可。”写完这封回信,毛主席躺在椅子上,微微闭目,回想起了从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惺惺相惜的师徒之情

清政府末期,人民民不聊生,社会经济凋敝,革命志士们走在了时代的潮头,以自身的血肉之躯担负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

1916年,湖南长沙第一中学的某个班级讲台上迎来了一位新教师:“我叫刘武,字策成,从现在开始是你们的历史教员。”

说话的人穿着破大褂,腰上缠着一条腰巾,俨然一副农民的打扮。虽然他这幅打扮赢得讲台下的学生哄堂大笑,但是当他名字一说出来的时候,底下的学生又马上变了脸色。原来,这个名叫刘策成的人不单单是一个历史老师,还是一个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人

湖南一师老照片

之前熟悉刘策成的学生纷纷和其他同学解释,刘策成青年时期早早地就加入了同盟会,一直追随着孙中山先生进行辛亥革命,在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之后,他也如同那些不幸的革命志士一起被抓进了监狱当中。

刘策成在监狱里整整待了15年,但这15年并未消磨他的心智,反而让他对革命的热情越来越强烈。所以他一出狱,就进入了培育革命种子的校园当中。

“策成先生,您对历史颇有研究,那当下的大势如何看待?”此时,一个学生认真的问道。

说话的人名叫毛润之,也是湖南的本土学生,此时的他也是一个充满革命精神的先进青年,刚才他听到同学们说的刘策成的事迹,便对眼前的教师多了几分敬佩,所以才有此一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毛主席

此时刘策成也注意到了这个心系天下的学生,他先细细地说了自己对当下局势的看法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历史教学。

自此,刘策成和毛泽东的师生情谊由此展开,两个人经常在教室里探讨中华文化,刘策成对历史文化如数家珍,经常让毛润之听的目瞪口呆。

在这样一个老师的教授之下,毛主席的文化突飞猛进,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并没有待在教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经常走出校门到社会上组织工人运动。

刘策成得知了这些事之后更加欣赏毛泽东:“润之,该生意气锐,思非凡,天纵奇才也!”这是刘策成对毛泽东的评价,有了恩师的鼓励,毛主席在校外活动得更频繁了,甚至刘策成作为老师还会给他打掩护。

青年毛主席

1918年,毛主席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临别之际刘策成给了他许多的谏言,不仅要他好好读书,还要继续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任务,同时刘策成本人也是这么做的。

在同学们离开校园之际,他也褪去了自己的一身长袍,转身投向了政界。他历任浏阳县、郴县县长,仕途一直非常顺利,并且他做官的名声也不错,每到一方他便造福百姓,在当地留下了无数救助平民的事迹。

不仅刘策成没有违背自己的初衷,他的爱徒毛泽东也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远,两个人都在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前进。

就在此时,湖南省省长赵恒惕给刘策成下了要命令,那就是务必抓住在湖南闹革命的毛泽东。当刘策成收到这一消息时内心无比的震惊,同时他也非常的欣慰,能让省长注意到湖南的革命形势,说明毛泽东的工作成效应该不错,所以如何搭救毛主席成了刘策成当下的难题。

赵恒惕

经过一番苦苦思索之后,刘策成让自己的心腹提前去给毛泽东报信,可如何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毛泽东呢?

这位心腹非常的聪明,他在街上大张旗鼓地说要抓捕毛泽东,躲在远处的毛主席听说有官兵追捕自己,便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就这样,刘策成不仅答复他上级官员派给自己的任务,也正好借机掩护了毛主席早就逃出生天,开辟了自己的另一方天地。

三封亲切的回信

“把我这封信收好,要早早的寄出去。”毛主席睁开眼睛,把自己刚才写下的信交给了秘书。毛主席松了一口气,自己的回信也算是解了恩师的燃眉之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此次刘策成给毛主席来信说明了两件事情,一是自己的当官期间拥有很多的土地财产,现在已经是在建国后,各地都在打土豪分田地,那么他的财产应该如何解决。

第二个问题就是,他现在编写了一部有关于庄子的书籍,自己胸中还有些墨水想要继续为国家效力,但不知道应该去往何处,所以才将信寄来的北京向自己的爱徒毛泽东询问。

原来刘策成在当了一段时间的官之后,他不忿于国民党的各种黑暗行径,便愤然离职,继续来到了自己的老家教书。

这时间一晃就是多年过去,长沙解放的消息让他兴奋得手舞足蹈,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担忧。

1949年解放军进城

因为他曾经在国民政府出任过一定的官职,其中还因为他不平于国民党内部的黑暗统治,受到了蒋介石的接连打压,但不管怎么说,刘策成也是在反动派的政府里做过事的,因此他担心自己的履历或许会是成为自己人生上的污点

他的这封信不但是想要提出这两个问题,让自己的爱徒帮忙出主意,更是想要试探毛泽东对他的看法。

毛主席自从建立新中国之后,每天日理万机,求他办事的乡亲、亲戚们数不胜数,但是他为人很有原则,从来不任人唯亲,但凡是向借机要工作的亲戚都被他一一回绝,毛主席还提出来一个非常严格的命令,那就是他的亲戚们都不许来到北京

可是面对刘策成的来信,毛主席却不能像往常一样处理,不仅是两个人有多年的师生情谊,更重要的是刘策成曾经搭救过毛主席,还在毛主席闹革命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300元的资助费。

毛主席在延安

不管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恩师刘策成给予毛主席的帮助都是其他人不能够相比的,因此刘策成的要求,毛主席也细心地做出了回答

毛主席了解恩师的意思,于是他便直白地回了信:“土地的问题可以交由当地的农会处理,至于工作的解决办法,可以直接去找湖南的省长”。

刘策成收到毛主席的回信之后非常高兴,因为他从毛泽东的字里行间能够看出来,爱徒对自己的看法没有改变,也没有因为自己曾经在国民党内部担任过一定的官职而心有不满。

所以刘策成便兴冲冲地把自己编写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寄给了主席,彼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各项的人事任命都还未健全。因此刘策成的事情被一再搁置,赋闲在家的他在等消息的过程中心急如焚,于是他按耐不住自己的急性子和想要为国家继续建功立业的想法,又给北京去了第二封信。

在信中他说了自己目前的近况,并且深刻表达了自己想要来北京工作的情况。为了避嫌,刘策称说了自己为何不愿意待在长沙而非要来北京的原因,他说自己对庄子颇有研究,省里给他安排的位置应该不过是参事这种闲职,他不愿意白拿国家的俸禄而碌碌无为,反而他想依靠自己心中的知识去北京的文史馆工作。

毛主席收到了恩师的第二封信之后,马上明白了他现在的处境,所以又给他回了信。毛主席的意思是说还是希望他留在长沙工作,因为那里离他的老家比较近,熟人比较多,如果有什么事情也可以互相照应。

可是刘策成对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的自信,他还是想要进京去文史馆工作,于是他将自己的书再次寄去了北京,毛主席看后发现原来恩师的学问做的如此之好,也彻底了解到刘策成想要为国家历史作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便给他回了信,告诉他现在北京文史馆这边的工作他已经派人帮办了,希望刘策成能静待消息,不日便可进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主动进京的刘策成

刘策成收到毛主席的第三封信之后欣喜若狂,他心想,在自己的暮年之时还能够为国家的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可是他等啊等,始终没有等来聘用他的聘书,所以他决定自己进京来一看究竟。

其实,之所以刘策成会等待如此之久,这是因为北京的工作不同寻常,毕竟文史馆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若是盲目的让一个人进来当馆长,那势必会对以后同志们的工作有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周总理也须对刘策成进行细致的考察。

他们几个人在阅读了刘策成的书籍之后,发现此人的确是大才,当时研究庄子的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人事部门才开始着手处理他任职的事情,一面要给他制定聘书,另一面要统筹各部门的人事安排,所以让刘策成等待的时间就晚了些。

中国政协文史馆

远在长沙的刘策城并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他只觉得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消息,那自己便必须进京问个清楚,于是他在古稀之年乘车来到这里。

正在中南海办公的毛主席突然听说自己恩师进京了,马上安排相关人员将老师带到到一个旅馆里,日常的吃住都是自己动用自己的私钱,绝不用公费所出

毛主席这样做算是破了一次例,因为在这之前,不论是自己的哥哥还是杨开慧的兄长来进京求他,他都无一例外地拒绝了,并且还定下了一条死规矩,那就是不允许任何人来进京看望他或办事。

但此次刘策成进京并没有遭到他的阻拦不说,主席反而还细心地为他安排好一切,这正是说明在领袖的心里刘彻成的地位是很重的。

毛主席

在青年时期,刘策成给他以精神上的引领,在中年时期又给他物质上的帮助,在晚年时期恩师又十分渴望为国作贡献,凡此种种都让毛主席心生感动,因此他愿意为自己的老师破一次例。

经过了一办完了一系列手续之后,周总理亲自把老爷子带到了文史馆,让他担任馆长,并亲手把制作精美的聘书交到他手里。拿到聘书那一刻,刘策成老爷子老泪纵横。

“我在这里,还能给国家办点实事儿……”刘策成老爷子激动地对周总理说。

周总理也非常的激动,他拉着老爷子的手说道:“主席很惦记你,你在这好好工作呀。”

“好好,我会的。”刘策成抹了一把眼泪。

周总理

刘策成老爷子进京找工作的事情终于落下了帷幕,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在国民政府任职期间,国民政府每个月支给他的工资非常的丰厚,但是他仍然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看到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之后,他愤然离职,一点也不留恋自己每个月丰厚的报酬。

可是现在北京的文史馆工作,每个月没有多少薪水不说,刘策成还要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进行各种文化修订工作。这不得不说刘老爷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文人,即使当年弃教从政,他也没有放弃自己文人的傲骨,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来接近自己的目标。

刘老先生在文史馆工作六年之后安然地闭上了眼睛,他所作的各种书籍也都如愿出版了,各项研究是中华文化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留给后人的重要参考资料。

图书馆老照片

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和毛主席的师生情,毛主席即使在身居高位之时也没有忘记刘策成老爷子当年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和实际性的帮助,刘老爷子也没有依仗自己年岁见长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反而是还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高风亮节品格正是他最值得别人尊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