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摘要:德国的虎式坦克,可以说是二战期间最著名的坦克,性能非常先进战力非常强悍。日本非常想能够从德国进口这种坦克,几经周折德国才同意了,但最后日本付了钱却还是没拿到坦克,这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的虎式坦克,可以说是二战期间最著名的坦克,性能非常先进战力非常强悍。日本非常想能够从德国进口这种坦克,几经周折德国才同意了,但最后日本付了钱却还是没拿到坦克,这是怎么回事?

说起虎式坦克,绝对是二战时期最大名鼎鼎的重型坦克了。1939年12月,德国陆军军械局正式提出研制30吨坦克的任务,最后亨舍尔公司的VK3001(H)方案击败保时捷公司的方案中标。但在研制过程中,坦克重量从最初的30吨逐渐增肌到36吨,最后达到了45吨,比最初整整多了50%。

虎式坦克的优势首先在主炮,这是从原来克虏伯公司生产的KwK36型88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KwK36型56倍径88毫米炮,实战中88毫米高射炮是德军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所以将这款高射炮改进之后装上坦克也就顺理成章了。

虎式坦克携带的炮弹数量也很大,正常情况下可以携带92发。

为了保证射击精准,就必须配备性能优异的观测瞄准系统,而德国在这方面一贯具有技术优势,德国的光学工业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虎式坦克装有蔡司公司TZF铰接式双筒镜炮塔射击瞄准具,视距测距技术有一个时期曾经被广泛采用,但这需要炮手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任何射程下,炮手都应知道目标影像穿越高低角标度的距离。为了使测距更精确,还会采用交叉射击的方法:炮手先射出一发炮弹,然后通过升高和降低火炮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射击修正再发射第二发。受过训练的炮手能够在1200米距离首发击中固定目标,只有射程超过1200米时或是活动目标,才会进行交叉射击。一般要求炮手能以每隔30秒一发的速度,在交叉射击的第三发就要命中活动目标。

虎式坦克炮的射击精度到底有多高,在一次测试中,虎式曾有过在1200米距离连续开炮五次,5发炮弹都落在一个16英寸×18英寸(约合40.64厘米X45.72厘米)的范围之内,精度高,散布小,在实战中威力又大精度又高,绝对是令人畏惧的大杀器。

虎式坦克采用镍合金钢装甲,这是德国在二战中质量最好的装甲材质,而且虎式坦克的装甲是采用冷轧锻造工艺而非铸造。相对于铸造钢,冷轧锻造钢的强度要高出不少,致密程度大约提高6%。虎式坦克的车体正面装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中间不重叠部分的装甲有135毫米厚,炮塔正前方两边重叠部分的装甲更是高达200毫米,相对薄弱的侧面和后部装甲也有82毫米厚。相比之下,德军的IV号坦克车体正面装甲才不过80毫米。虎式就连最薄弱的顶部装甲也有25毫米到40毫米,几乎相当于IV号坦克和美军M4“谢尔曼”坦克的侧面装甲。而且虎式坦克大部分的装甲是垂直与其它结构相连接的,并采用了榫合连接形式,拥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榫合连接的装甲块之间都采用了焊接,而不是铆接,焊缝质量很高,也大大强化了防护性能。

苏军早期T-34的76毫米主炮在任何距离上都无法击穿虎式的正面装甲,最多只能在200米距离之内击穿“虎”式的侧面装甲。后期T-34装备了85毫米主炮后也只能在800米击穿虎式坦克的侧面装甲,在600米击穿虎式炮塔的侧面,对虎式坚固的正面装甲依然束手无策。

美军早期的M4“谢尔曼”坦克的75毫米主炮也差不多,只能在100米内击穿虎式的侧面装甲,在任何距离都无法击穿虎式的正面。后期的M4“谢尔曼”坦克换装76毫米主炮理论上如果使用HVAP钨芯穿甲弹的话,可以在1200米距离击穿虎式的正面装甲,但在实战中通常只能在300米距离内才能达到击穿虎式正面装甲的效果。

由此可见,虎式坦克的装甲防护力非常强悍,简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无论是在东线的苏军,还是在西线的英美盟军中都引起了“虎式恐惧症”,真正是谈虎色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来说,虎式机动性是饱受批评。这也难怪,虎式坦克的车重达到了57吨左右,如此重的重量要想实现如何机动灵活,确实也不太可能。事实上,虎式凭借更为先进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机动性和之前的III号、Ⅳ号坦克基本相同。

虎式坦克的发动机最初是一台输出功率650马力的迈巴赫HL210 P30汽油发动机,很快就换用输出功率700马力的迈巴赫HL230 P45发动机,使得虎式坦克的最大公路时速依然可以达到38公里,最大越野时速也有21公里。但是相对腿短了些,最大公路行程只有140公里,越野行程不过80公里。同时迈巴赫HL230 P45发动机理论上输出功率可以达到700马力,但这是在开足马力的3000转的时候,而虎式坦克的使用手册里就明确建议不到万不得发动机的转速不要超过2600转,因为长时间以3000转的满负荷状态工作,发动机会过热甚至起火。

而比较坦克的机动性,最直观的就是比较单位功率,虎式坦克全重57吨,发动机功率700马力,单位功率为12.28马力/吨。苏军IS-2“斯大林-2”重型坦克坦克全重46吨,发动机功率520马力,单位功率只有11.30马力/吨;美军还能和虎式正面对抗的M26“潘兴”重型坦克全重42吨,发动机功率500马力,单位功率也不过只有11.9马力/吨,还是不如虎式。虽然不如T-34的单位公里19马力/吨和M4“谢尔曼”的16马力/吨,但虎式是重型坦克,和T-34、M4这样的中型坦克相比,显然是不太公平的,就是和德军自己的坦克相比,和IV号坦克也是在同一水平,既然没人批评IV号坦克机动性差,那又为什么要诟病同样水准的虎式呢?

客观地说,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都是一流的,对于虎式坦克机动性差的指责,主要问题就出在油耗和重量上。虎式是名副其实的油老虎,每百公里耗油量公路为450升,越野为650升,虎式坦克的油箱容量为540升,装满油也就只能跑上100公里上下,也就是说虎式开上两三个小时油箱就空了,这要是在战斗激烈的时候,就根本无法离开战场加油,所以严重影响了战斗力,而在实际中,确实有不少虎式就是因为燃料耗尽而不得不遗弃或被击毁。

其次虎式坦克57吨的重量也是一大问题,在东线作战时,苏联南部草原到处是洼地和沼泽,对虎式坦克来说,几乎遍地都是陷阱,稍不留心就会深陷泥潭,第一辆被苏军完整缴获的虎式就是因为陷入沼泽无法行动而被缴获。

1942年5月,虎开始装备德军装甲部队,通常组成独立重装甲营,作为军、集团军直属的最具威力的突击力量和力挽狂澜的救火队来使用,每个虎式独立重装甲营除了虎式坦克(早期编制22辆,后期编制45辆)外,还编有指挥连、维修连,是一个独立具备作战、维护、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综合能力的战斗单位。德军先后成立了16个装备虎式坦克的独立重装甲营。

尽管虎式非常笨重,机械故障频繁,而且油料惊人,导致行程有限,再加上整个坦克结构和部件都过于复杂,在战场环境中几乎得不到妥善的保养,也直接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但是抛开这些缺陷,虎式坦克堪称一流的防护以及极具威力的主炮已经足以使其成为当时最可怕的武器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战争中,虎式坦克总共摧毁对手坦克9850辆,而虎式坦克总产量才1365辆,投入战场的数量只有在1944年6月6日也就是诺曼底登陆那天,达到最高的613辆,而其他时间单日参战的总数都没超过600辆,而且还要同时分布在北非、意大利、东线和西线等各个战场。在装备虎式的16个独立重装甲营里,第503统帅堂重装甲营(标准编制45辆虎式)战绩最高,超过了2000辆。而损失的虎式中,大约70%是因为机械故障和燃料耗尽而遗弃的,在战斗损失中也有相当部分是被飞机这种不对称的对手所摧毁,真正被对手的坦克击毁的还不到10%,可见虎式无敌的说法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因此在最对手心中树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

虎式坦克是德军最先进的坦克,在整个战争没有向国外出口过一辆,但轴心国的盟友日本却强烈希望能得到虎式和特许生产,最终德国还是同意了日本的请求。

1943年5月,德国陆军军械局第6处通知亨舍尔公司准备向日本提供各种武器装备和弹药的合同草案。除了坦克,日本还特别要求得到虎式坦克的设计图、样车和特许生产权。德国基本同意了日本的要求,亨舍尔公司为此准备了一套完整设计图和拍成微型胶卷的两套组装说明书。

1943年9月,德国军需器材贸易共同体(简称AGK)代表德国军方正式通知亨舍尔公司在为德军生产的计划外再准备1辆武器、弹药和油料齐备的虎式坦克,并送到柯尼斯伯伦的马克迪贝克陆军装甲兵站准备运往日本。德国计划于1943年10月从法国波尔多将虎式装船运往日本。在AGK的主持下,各开发商、生产商和军械局围绕“虎”式坦克的出口价格进行了秘密磋商并草拟了合同。

1943年10月,亨舍尔公司向AGK提交的报价单中,1辆虎式坦克包括92枚88毫米炮弹、4500发机枪子弹以及配套光学设备的总价为30万帝国马克。而AGK交给日本的最终报价则是64.5万帝国马克,整整翻了一倍。10月14日,这辆虎式坦克(底盘编号250455)被送到波尔多。但是德国通知人日本由于坦克超过铁路规定重量而不能发送,还需要“等一段时间”,实际上这是在提醒日本必须先付钱才能发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2月,亨舍尔公司收到了日本支付的64.5万帝国马克,扣除成本30万马克和包装、运输费用33166马克,还有311834马克的纯利。这311834马克的纯利中,德国军方分得80%,即249467马克;亨舍尔公司得到2.5%的转账手续费,即7795.85马克;然后在余下的17.5%的份额中再分给三家参与生产的公司:发动机及传动装置开发商迈巴赫公司得到7.1%(相当于总额的1.24%),即3874.54马克;火炮系统及炮塔开发商克虏伯公司得到22.7%(相当于总额的3.9%),即12387.61马克;车辆结构开发商亨舍尔公司得到70.2%(相对于总额的12.2%),即38308.81马克,可谓皆大欢喜。

1944年9月21日,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军备司令兼预备队总司令通过军政局签发了一份“通知书No.11646/44号”:“禁止向日本出口虎式坦克”。之后这辆虎式立即被德国军方征用。德国这回是彻底坑了日本人一把,让日本白白付出了足够买两辆虎式坦克的钱,却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