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摘要:近日美国宣布将派2艘美国海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医院船分别部署在东、西海岸,以协助政府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疫情。那么医院船真的很厉害吗?其实并不适合应对传染病。

3月18日,美国国防部宣布派出“仁慈”号和“安慰”号两艘大型医院船分别前往美国东、西海岸,以协助政府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疫情,补充在严重疫情下不堪重负的地方医疗资源,缓解医疗资源面临的巨大压力。这也是美国自2001年九一一事件以来首次在本土部署海军的现役医院船。
医院船是指专门用于对伤病员及海上遇险者进行海上救护、治疗和运输的船只,属于海军的辅助船只。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出现了现代医院船的雏形。当时的罗马舰队和希腊舰队都指定某些船只临时负责救护海战中出现的伤员。到了十八世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西方列强开始在全球范围争夺殖民地,所以海军舰队就成为各海军大国跨海征战的重要工具。而在大型舰队中都会有专门的医护船只,用来救治和运送舰队中的伤病员。
根据1949年《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规定,医院船壳体的水线以上涂成白色,两舷和甲板都标有红十字图案,悬挂本国国旗和白底红十字旗,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攻击和捕拿.全船工作人员持有国际上规定的身份证并佩戴特制的臂章。医院船的主要使命就是充当“海上医院”,因此船上不配备进攻性武器,只有少量自卫轻武器,用于内部警戒和击退强行登船之敌。如果有更大威胁,医院船就只能寻求支援,或者紧急撤离。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定,医院船在战场上是有独特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而且医院船不仅仅只救护本方伤员,还有义务救助敌方伤员,所以交战各方均不得对医院船实施攻击或俘获,而必须随时予以尊重和保护。所以,医院船必须要有十分醒目的标志。一般医院船船壳船身都涂成白色,在船舷、舰桥等位置标有醒目的红十字标志,有些医院船上硕大的红十字标志甚至有八九处之多!

由于医院船在战场上的超然地位,所以医院船受到《国际法》、《日内瓦公约》等国际法严格保护,但同时医院船也必须按照《海牙公约》的规定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医疗船必须有明显标志;必须无差别向各国提供医疗照护;不得参与任何军事行动;不得干预交战方船只的的军事行动;交战方有权登船检查医疗船是否违反上述行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医院船的设施比较简陋,通常只设置一些病床、普通用于治疗外伤的药品和医疗器具,只有少部分大型医院船才会设有简易手术室。到了越南战争期间,为了能够尽快对伤原进行救治,才开始将医院船作为最重要的战场医治场所,为医院船配备包括X光机、血库和高压灭菌器等专业医疗设施,设立条件相对完备的手术室。
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罗斯海军远征亚洲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就编有4艘医院船。而且正是“奥勒尔”号医院船公然违抗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的灯火管制命令,全船灯火通明,在夜暗中格外醒目,因此被日军舰队发现,从而暴露了俄罗斯舰队的行踪,最终俄罗斯舰队在海战中全军覆没。医院船暴露目标,无疑是俄罗斯海军这场海战中惨败的关键原因。
作为近现代历史上最为显赫的英国皇家海军,除了战列舰巡洋舰这样的主力战舰的发展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医院船同样也是英国海军领风气之先。最早符合现代医疗要求的医院船,就是1856年英国海军的“美女岛”号医院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有“麦乐勒”号‘和“贝勒姆”号医院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有11艘医院船,都参加了战地医疗救护,发挥了不小作用。

美国很快就赶上了英国,成为世界上使用医院船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海军第一艘医院船“红色漂泊者”号于1859年建成,曾经在南北战争中使用;在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军都有医院船参战。
这次美国海军出动的两艘医院船分别是“仁慈”号(USNS Mercy,舷号T-AH-19)和“安慰”号(也有译作“舒适”号或“慰籍”号,USNS Comfort,舷号T-AH-20),有些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医院船的船名前缀是USNS,而不是常见的USS。虽然都是美国海军的舰艇,但USS和USNS是不一样的,USS是“美国舰艇”的英文“United States Ship”的首字母缩写,表示美国海军的作战舰艇;而USNS
则是“
美国海军舰艇”的英文“United States Naval Ship”的首字母所辖,表示的是美国海军的辅助舰船,而且是由文职人员和民间水手操纵和驾驶。
从编制上说,美国海军的医院船隶属于美国海军军事海运司令部(MSC)。军事海运司令部对医院船的任务明确规定是:“当美国军方和医院需要时,提供一个漂浮的、移动的、紧急的外科医疗设施,以支持美国在全世界的救灾和人道主义行动。”
仁慈级医院船是70年代作为油轮建造,80年代改装为医院船,长272.6米,宽32.2米,满载排水量将近7万吨,最大航速17.5节。排水量7万吨什么概念,美国现役最大的核动力航母福特级也不过10万吨出头。中国海军的辽宁号航母才只有6万吨。
船上医疗设施和器材先进而齐全,拥有全套理疗设备、数字化的射线照相技术、实验室、药房、血库等。可以进行各种复杂手术,堪比陆地上任何一座先进的外科医院。而“安慰”号医院船就规模而言,更是美国最大的创伤治疗单位、美国第五大外伤治疗单位。船上有50多个伤病员接收站、12个手术室、14个X光室、6个病房,1000张床位,其中集中治疗病床80床、中度护理床280床、有限护理病床500床以及康复病床20床,甚至还有一个存放尸体的太平间。配备医护人员200人,最大收治能力可以达到每昼夜300人。

“仁慈”号1986年11月8日正式交付使用,母港设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港。投入使用后,1990年8月参加“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收治住院伤员690人);2004年1月参加“统一行动”行动,救助印尼海啸灾害(诊断伤员108000人次);2013年参加“海燕台风余波”行动,援助菲律宾台风灾难。
“ 安慰”号1987年12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母港设在东海岸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港。投入使用后,1990年8月参加“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收治住院伤员700人);1994年6月参加“海洋信号”行动,捷运海地移民;同年9月参加“坚持民主行动”;2001年参加“贵族鹰”行动,救治九一一事件中受伤民众(诊断伤员561人)。
无论是从船只性能,还是使用经历,这两艘医院船都可以算是相当厉害,而且又分别部署在美国的东、西海岸,正好可以就近参加母港附近地方政府抗击疫情。
但是,客观来说,这两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医院船——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和平方舟”号医院,其实,“和平方舟”号只是媒体给这艘医院船起的绰号,正式的船名是“岱山岛”号(舷号866),满载排水量才2.5万吨,床位300张,差不多只是美国仁慈级的三分之一——却并不适合用来应对新冠这样的传染病。
因为,医院船本来就是为战争服务的,是为军队担负医疗保障任务,和平时期的人道主义救助只是副业,所以医院船主要是针对外伤救治,最对路的当然是战场救治,当然遇到海啸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伤员也大都是外伤,所以出动医院船也基本对路。但传染病和外伤完全不一样,医院船没有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救治的医疗设备,更没有严格的医疗隔离设备,而且船只本来就是狭小密闭空间,通风空调能力有限,对隔离呼吸类传染病,先天就是短板。

但是,用医院船投入抗疫,想用医院船来缓解当地医疗资源压力,本意是很丰满,但实际效果可能就很骨感了。以医院船的实际能力,抢救重症病人,显然是勉为其难的。最多就是救治轻症病人,起类似于方舱医院的作用,但医院船在消毒隔离等方面,远比在陆地上的方舱医院要困难得多。
因此,即便是世界上最大的医院船,但在抗击疫情时,实际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也就只能当作安慰剂,聊以安抚民众的恐慌情绪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