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对政协一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 通过4 种举措确保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实施,打通国家谈判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提升国谈药品可及性。

除了大家熟悉的双通道管理机制外,国家医保局还提到,将合理使用的谈判药品单列,不纳入医疗机构药占比,次均费用等影响其落地的考核指标范围,医疗机构不得以医保总额控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限制、药占比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配备、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提到:

1、调整完善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考核机制。将合理使用的谈判药品单列,不纳入医疗机构药占比、次均费用等影响其落地的考核指标范围;医疗机构不得以医保总额控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限制、药占比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配备、使用 。为推动国谈药品落地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2、充分调动医疗机构配备谈判药品主动性、积极性。指导各地加强协议管理,将定点医疗机构合理配备使用谈判药品情况纳入协议内容, 并与年度考核挂钩。科学设置医保总额,对医疗机构年度医保总额做出合理调整,对实行单独支付的谈判药品,可不纳入定点医疗机构总额控制范围。落实合理用药主体责任,及时统筹召开药事会,实现“应配尽配”, 国谈品种建立绿色通道纳入临时采购范围。

3、强化国家谈判药品合理用药和规范使用。

接下来,各省大概率会发布配套政策,加快国谈品种的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国务院官网也刊发了《加速新药准入 鼓励行业创新——解读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表示对创新药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文中,据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介绍,2022 年医保目录调整主要面向 5 年内新上市或修改说明书的药品、新冠感染治疗用药、国家基本药物、罕见病用药等。本次目录新增的药品大部分是 5 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其中,有 23 个药品是 2022 年当年上市、当年被纳入目录。调整中,共有 24 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奥雷巴替尼等 20 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 83.3%。这些药品进入目录之后,一方面填补了原来目录里的保障短板;另一方面也给临床用药多了一些新的选择,也部分实现了目录内药品的更新迭代。

“回顾过去几年的测算流程和谈判结果,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始终在‘保基本’基础上对‘促创新’给予更大力度的加分支持。”医保谈判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教授刘国恩表示,近年来,大量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范围,创新药快速惠及患者。以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为例,近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先后谈判新增了奥希替尼、阿美替尼、达可替尼、伏美替尼等二三代靶向药,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从化疗的几个月延长到两年左右。

信息来源:药闻康策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