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的海外优青项目已经开始申请。很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备受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关注的人才计划,才刚刚进入第三个年头,就难逃「内卷」的命运了。

以中山大学为例,该校已经明确对此项目 2023 年引进的人才实行预聘-长聘制管理,一般聘为预聘副教授

这意味着,今年想依托中大申请该项目的海优们,怕是拿不到这所 985 高校的编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官方公众号

那么,其他 985 院校,会不会与中山大学有所不同呢?

天下高校皆「诚邀」

新年伊始,全国高校纷纷诚邀海外学子依托本高校申报海外优青。这个刚刚开启第三年的新项目,备受瞩目的一个点就是各大高校「诚邀」的条件真的很香

以今年各校的政策为例,一般来说都是直接给正高职称,其中待遇最高的单位,提供的年薪高达 120 万元,科研经费超过千万,再加上一次性补贴的 200—300 万元的安家费...

来源:科教小站 (部分高校的海优政策)

不过,除了中大,今年确实还有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并不直接给教授职称:

南京大学给的是待遇上匹配正高的聘任特聘研究员或者姑苏青年教授,但编制上是学校事业编制准聘副教授

中山大学和南科大的公告中,明确写着一般聘为预聘副教授

中科院的几个研究所提供研究员或副研究员岗位,这暗示着会有部分入选者并不能拿到正高研究员;

也有的高校给的是带有附加条件的编制,浙江大学官网显示,申请海外优青成功后,在浙大将被聘任为「百人计划」研究员,该岗位教学科研并重且带正式事业编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浙大官网

看到带编制先别急着高兴。该公告第 6 条有关于「百人计划」的介绍中明确写着,该计划采用的是预聘-长聘制度。所以,编制是有的,但应该是跟着岗位走,如果后续考核通过不了,还是一样会丢掉

此外,名牌大学如清北交等大学也都只给入选者长聘教轨副教授或准聘副教授。

看来普天之下皆「诚邀」,但待遇差别还挺大,这说明海外优青已经开始内卷了。

海外优青:新「帽子」,新蓝海

短短三年就卷出新高度的海外优青项目,到底是一顶什么样的新「帽子」?

简单说,海外优青是一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21 年发布的,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人才(未必是华裔)回国或来华工作的项目。

为了将海外的优秀青年学者真实地留在科研院校或机构,该项目要求所有申请人必须有国内的依托单位。这样规定的好处显而易见,归国人才与依托单位存在捆绑关系,一方面便于管理,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促进院校资源与归国人才的快速对接。

图片来源:基金委官网

在年龄限制上,海外优青比优青放宽了两年,申请当年未满 40 周岁即可。换算到今年就是不早于 1983 年 1 月 1 日出生;学历方面,博士学位自然是硬杠,同时还要求今年 3 月 15 日前,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有过连续三年不断档的工作经验,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才算数;为了灵活变通,2022 年 1 月 1 日后刚回国(来华)的研究者也可以申请,但在获得资助后,必须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三年。

项目申请成功后会获得为期 3 年 100 到 300 万的资助,最重要的是,项目承担者也有了一顶国家级的「帽子」。虽然项目本身没有个人待遇,但帽子的含金量很高,能享受高校和所在地提供的各种补贴和福利,海外学子的归国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

加之疫情影响,往年回国意愿不强的海外学子,也开始将归国变成优先选择,导致海外优青申请人数的增多和申请者实力的提升。

2021 年是海外优青申请第一年,申请人中不乏有世界排名前 100 高校里的助理教授和副教授,还有刚回国的优秀海归们,申请人数瞬间超 8600 人,远超当年优青申报数量。

国家级的「帽子」本身就有吸引力,对大多数申请者而言,新增加的海外优青项目跟其他计划并不冲突,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即便申请不上,也没有太大损失,依然还有其他退路。

第一种申请者人已回国,在高校有职位,可能暂时没有编制,申请海外优青是取得编制的捷径,能获得资助最好,不能获得资助,那就继续按照先前回国的计划来,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第二种申请者人在海外,有个临时岗位,准备回国必然是广撒网找机会,海外优青能申请到就直接回,申请不到就明年继续。只要年龄没到线,就一直有申请机会。

此外,有些高校还给申报者准备了兜底的方案。国家级的海外优青没申请到,还有机会获得地方和高校的其他资助,非常不错。

西北工业大学允许海外优青的申请者同时申报本校的「翱翔海外学者」,海外优青进入终审但位入选者,可纳入该项目进行支持,除年薪外,每年额外享受 5 万津贴,以及安家费及货币化补贴 30 到 40 万;科研经费方面也有 100 万支持。

山东省对标基金委海外优青项目,「打折」后设立了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虽然资助力度只有 60 万,但各项条件也放宽,比如工作经验只需要 2 年即可。

图片来源:山东省科技厅官网

总之,之前没有这个项目,该谋编制也得谋,该找工作也得找,现在约等于白得了个机会,试试也无妨。

「帽子」虽好,不可追捧

设立这样的项目,背后是国家政策的精准把控。基金立项早已有专门的国际合作项目,人才帽子也能直接戴给归国人员,尤其考虑到海外优青是专门扶持起步阶段青年学者的项目,那更值得点赞。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科技界的希望在青年学者。

去年 5 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联合行动的倡议》,号召社会各界为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科协

应该说,基金委此举非常切中要害。很多海外学子回国后水土不服,因为没有国内的人脉资源,很难起步,现在有了海外优青这一通道,那些有实力的归国学子能够在归国后的起步阶段得到全面的支持。

另外,项目的申报中非常注意研究领域,注重是否能解决当前紧迫的问题,这种学以致用的导向性很好。从前两年成功上岸的海外优青项目看,那些有希望帮助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科研成果,以及在十四五重点研发的项目上已有成果的申请者,获得资助的概率都很大。

站在高校的角度,诚邀海外学子申报海外优青,给出或高或低条件,全都是申报成功之后的事情。那时申请者的国家级帽子拿到了,高校多给点好处也愿意,属于学术上的精准投资。

但必须注意的是,高校扎堆「诚邀」,也折射出招聘中对「帽子」的痴迷。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对科研的投入力度也逐年递增,各种人才帽子满天飞。五年前的一次统计中,省部级以上的人才「帽子」已近千项,不但扰乱正常的学术生态,也加剧了学术界的浮躁。

为扭转「帽子」乱象,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深化教育改革。2020 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精简人才「帽子」,整合各类人才计划,而且人才称号应与科研项目、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等事项脱钩,不能成为限制性条件。

图片来源:政府官网

同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也强调,应正确看待人才与人才称号的关系,不能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去年 11 月,人社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中,也写明职称评审时,头衔、称号不得作为限制性要求。

基金委也专门强调过,优青之类习惯上大家认为的「帽子」只是项目名称,并非终身荣誉,在项目申请中,同级别的「帽子」也不能重复戴。

经过几年的努力,破除「唯帽子」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人才计划也在慢慢回归是时选育人才的本真。

「帽子」说到底只是名头,有真才实学能做出成果才是关键。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