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这样一个私信问“为什么一回到老家跟父母相处就莫名其妙的会变的戾气特重,脾气非常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自己没回家之前或者说在没跟父母相处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对外人总是温温和和的,很有礼貌,情绪也很稳定,但是同样的话,外人说出来会觉得没什么,但是父母说出来自己总是会很敏感的捕捉到一些让我们感觉很刺耳的话,然后就忍不住去辦驳,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实际自己其实并不想和家里人吵架,又或者刚开姶聊天一切正常,但是没说几句就开始不耐烦,事后冷静下来又觉得自己刚才做的太过分了,然后开始自责、内疚、后悔;但是,在下一次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还是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然后自己开始情绪内耗,有的时候可能不是我们自己敏感,而是父母说话特别带情绪,有的话明明可以好好的说出来,但是他们总是会阴阳怪气的说出来,或者用打压的方式说出来,以身份来逼我们就范,慢慢的我们一点一点长大了,也放奔了和父母探讨各种话题,有的时候的无名火或者容易急躁,只是单纯的因为我们父母一直就是这样对我,所以我也这样对他们,但是你回想一下当你说话真的跟你父母对你一样的时候,其实很恐怖,所以这次我们讨论的对象是,有一些许小毛病,思想认知局限,打压式教育,但本性不坏的父母,但如果是以伤害自己的孩子展示自己的权威,以牺牲自己孩子幸福来换取自己利益,甚至有虐待倾向行为的父母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这种父母不用抱有幻想,你改变不了,你应该做的是远离,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可能更多的是我们这代人或者说这两代人跟父母之间有种说不清道不明参杂着爱与恨,实际很想孝顺但内心又很挣扎有拧巴感,如果这篇文章你看了这里,(或者想知道这个问题答案的人)我相信你是一个很善良温暖且内心实际很孝顺的人,因为你想让自己跟父母的关系通过某种关系/因素有所改善,或者变得更好

所以,如果你和别人说话都能保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只要和父母说话就难以自持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摆脱自身情绪的方法,叫做“投射性认同”这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不成熟的人通过唤起另一个人的情绪,来应对自身无意识的、不被承认的情绪。当不成熟的人有情绪的时候,他们会设法在你心中激起与他们相同的感受,借此来释放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他们假装自己没有这种情绪,但实际上,他们把情绪投射到了你的身上,让你去遏制并处理这些情绪,仿佛你才是那个不高兴的人,这是一种被动攻击的方式,所以当你下次再出现这种情绪的时候,你不妨问问自己,这个情绪是我自己的吗?还是说是别人激起来了我们心里某一种情绪,想让我们替他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呢,换个角度我们也是真的可以跟,好好相处的跟父母相处的。

一、永远不要希望父母能改变

大部分的父母受限于学识,见识,知识信息面以及年龄思想十分的僵化,例如很多妈妈很喜欢讲刚嫁到婆家来的各种事情,可能你已经听过很多遍了,讲的都是很负面的东西,你能难受很久很久,但是过后你会惊奇的发现,反而她们并没有那么难过。开始我觉得这就是成年人的伪装,但是有没有可能她们真的没有那么在意呢?其实是因为很多时候妈妈把情绪发泄给我们,所以他们好了,而我们却需要消化情绪!说白了就是我们,特别是女孩子,共情能力太强了,父母没那么在意我们的感受(父母说的负面东西没有考虑过我们是否能消化)其实你不用在意,只需要把这些负面情绪当成耳旁风,听听就行了,别在意。

二、距离产生美

不管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应该保持,能不佳在一起更好,和父母关系最和谐的方法是不常处于一个屋檐下,都有个人空问,偶尔打打电话,问候问候,反而会增加亲近

三、适当妥协“敷衍”

对于一些不是太重要的问题上,学会敷衍,不钻牛角尖,如果一件事情暂时无解就先放一放,不在这个话题僵持,转移话题,时间会给答案,多说对对对,是是是,妈你说的对,还的是爸有见识,你说的我会注意的,所谓孝顺,我之前听到一个说法是这样的,就是孝顺不是一个词,其实它是两件事,个是“孝”一个是“顺”,孝是要我们去主动对父母好,关心父母,而顺是要顺从父母,因为年代不同,观念不同,思想不同,他们会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不要试图以为他们好的名义去改变他们几十年的生活方式。

四、尽可能减少争辩

他们有时候无法理解我们这个年龄的想法,但是他们又希望我们能够按照他们的想法顺风顺水,父母很爱我们,但是可能用错方法

所以不如顺着他们的话说,但是做事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但是确实是只有当自己真正经济独立了,很多时候可能就不会再被父母思想局限了,但现在在还没有经济独立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受到经济这个限制,要是跟父母吵,那他们可能会断掉你的钱,所以想思想独立,先的经济独立如果遇到很重要的问题,第一时间提出抗议和强烈的反对,父母呢,总是本能的想要控制我们,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一定要第一时间打断他们的干涉,让他们也能模糊的知道你们之间的界限

五、适当表达爱

例如特定节日给父母赠送礼物,表达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