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林县的一个小平房里面正在召开一项紧急会议,会议由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主持,在会上正式将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

这项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经过无数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建成的工程,如今被称为“人工天河”,更是被美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成后的红旗渠造福了林县世世代代的百姓,可谁又能想得到修渠的近十年间,施工队伍遭受了怎样的苦难以及这项工程背负了怎样的压力。

修渠之必要

河南的林县地处山西河南交界之处,自古以来自然灾害频发,每当灾害来袭,当地民不聊生,更甚之时,还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人相食”事件。

就连林县的经济状况也因此而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不说积极响应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本地人的温饱都无法得到基本的保证。

为了解决问题,自1957年起,林县周边地区先后建成了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但由于水源实在有限,修建水库的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问题。

到1959年,林县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干旱,方圆十里之内井水干涸,因为灌溉面积跟不上,庄稼纷纷枯死,当地村民颗粒无收。

情况之紧急,村民们必须马上寻找新的可靠水源修建渠道引来县里帮自己渡过难关,否则史料上记载的“人相食”事件有可能再次发生。

村民们经过多次讨论,找来找去,县内的水源已是干涸殆尽,他们将目光转移到了县外的浊漳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浊漳河在山西境内,距林县尚有一些距离,但是浊漳河水源非常丰富,如果顺利将其引入林县,那么必然可以解林县所有村民燃眉之急。

虽然距离是考虑修渠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浊漳河已经是村民们能找到的最合适的一个水源了,其余的不是距离远,就是引渠工程量巨大。

为此,1959年10月,林县县委还专门召开了会议,商讨将浊漳河的水引入林县的事宜,县委书记杨贵更是发出“更替林县山河”的号召。

会议之后,人们将这项工程简称为“引漳入林”,在书记杨贵发出号召之后,县委工作人员便开始着手研究修渠的可行性。

在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之后,工作人员认为修渠的困难主要是在五个方面,分别为资金、粮食、技术、水源以及这三年的特殊时期。

修渠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资金储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工程能否修好,修好之后能否真正发挥其本身的作用。

同时修渠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工作量巨大,是一项实打实的体力活,因此干活的工人需要大量能量补充,粮食问题决定了这项工程的可持续性。

新中国成立尚十年有余,具备系统的水利工程知识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工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进行修建,最后工程完成度有待商榷。

渠修好之后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在山西境内的浊漳河是否能如村民们所愿流入林县,这个问题得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后就是从1959年开始,全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不仅是林县面临如此问题,全国上下都在面临着大大小小的挑战。

杨贵在了解到这些具体的情况之后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他自然清楚修渠面临的情况十分复杂,但不曾想到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意料。

如果不修,干旱导致的粮食减产严重必然导致林县百姓出现程度不一的伤亡,这是杨贵最不想看到的情况,保证民众生命安全是最后的底线。

杨贵(右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修,复杂的工况让这项工程的前途尚不明朗,修成能顺利通水自然皆大欢喜,如若不能干旱造成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除了干旱问题无法解决,届时引发的所有矛盾都会集中到他一个人身上。

杨贵一时间也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1960年3月,杨贵就这项工程在盘阳村召开全体会议。

在会上,杨贵将目前得到关于这项工程有利和不利的信息向与会的所有人和盘托出,在场的人都被巨大的挑战压得喘不过气来。

沉默仿佛是本场会议的主旋律,所有人都无法做出这事关重大的决定,但是从所有人的神情中都能看出不愿屈服这次旱灾的倔强。

忽然,有一个声音不知从哪突兀地冒了出:“干!干可能会死,但是不干我们肯定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辜负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这话如一声惊雷在不大的会议室内炸响,直击与会人员的心头,将所有人内心奄奄一息的火苗重新点燃。

确实是这样,如果被这巨大的挑战给折服,那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人死去,倒不如放手一搏尚且能带来一线生机。

杨贵心头一震,觉得这话不无道理,平日因此事积攒的郁闷之情也在此刻爆发:“那我们就干,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我们引漳入林。”

此话一出,杨贵依然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了投票表决,最后少数服从多数,大部分人还是很支持继续进行这项工程。

会上,人们将引漳入林工程正式更名为“红旗渠”,含义为高举红旗前进,更是林县人民不惧困难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修渠工程刻不容缓,所有事情都打点好之后,林县便开始了这场浩浩荡荡的建渠工程。

修渠之波折

建造红旗渠的大部分工人都由本县村民充当,由县委书记杨贵牵头,在他的预想之中,工程投入工人数万人,每人每天凿个一立方,竣工指日可待。

杨贵最初认为不出三个月,最多半年,红旗渠就能检验出效果,即使最后效果并不理想依然可以进行改道修建。

没想到,杨贵的想法却被现实无情打脸,因为红旗渠修了将近十年之久,和他预估的半年相去二十倍之多。

工程开始初期算得上一切顺利,工人们热情高涨,每日按时上工,甚至延时下工,毕竟是要给自己活命的工程,不敢懈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日子不断向前,在大干了俩月之后所有人都出现了疲态,半年下来人们完全无法感受得到这项工程带给他们的回报,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现状。

人是铁饭是钢,辛苦干完一整天的工作之后,拖着累垮的身体回到家却只能吃到那少得可怜的粮食,这是大部分工友的现状。

因为旱灾粮食减产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无可奈何,但是付出努力之后依然两手空空的感觉也着实令人难受。

自此,之前修渠充满热情的工人们逐渐产生消极情绪,就是缺水缺粮饿不死,干活也得累死啦。

这种消极的情绪同样反映在了工作上,有的工人晚出早归,即使是在现场也只是做做样子地挖一下,更有甚者直接旷工在家。

这些杨贵同样是看在眼里,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从一开始就错误估计了修渠的形势,作为修渠的牵头人他面临的麻烦远远不止工人的消极态度。

一天,城关公社分指挥部槐树池连在谷堆施工时,悬崖上一块因放炮松动的巨石突然坠落到人群里,当场砸死了九个人,重伤三人。

这突如其来的死伤让大家慌了神,今天一整天的工期都将被推迟而用来处理死伤者的后事。

第二天依然准时上工的人断崖式下跌,工人怠工的情绪在这一刻达到顶峰,而如何处理则留给了杨贵。

另外一个令杨贵十分头疼的问题就是对人员的组织问题,修渠工程之巨大以为修建工人之多,因此需要有人能够对这么多人进行统筹安排。

依照前面两个月的工作情况来看,工人们的工作十分散漫,今天这里挖一点,明天那里挖一点,挖渠路线也没有做到统一。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太多专业技术人才对这些普通工人进行一个带头作用,以及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还有一个就是扰民的问题,遇到坚硬或者大块的石头无法通过人工进行挖掘便只能通过炸药将其炸成小块之后再搬运。

这种情况就导致了爆炸声不分昼夜的响个不停,严重影响了村民的休息,已经有不少村民上访跟杨贵说明了这个情况。

“杨贵,如果你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我可就向上面举报了啊。”这是个别村民忍无可忍后向杨贵说的话。

在充分了解到这两个月以来的情况之后,杨贵和县委的其他人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工程竣工日期将无限期延长。

根据讨论的结果,县委上下准备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部署具体的解决措施。

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工人吃的问题,让工人饿着肚子干活是万万不可的,粮食补充必须要跟上消耗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为此,杨贵向上级政府申请了更多援助,同时每天向工人提供充足的粮食,此外,工人家属也将得到额外的粮食补给。

此举目的不仅是为了保证工人的粮食供应,更是为了调动参与工人的积极性。补给量如此巨大的底气便是林县十几年来为抵御旱灾积攒的粮食。

如今,杨贵将积粮悉数开放,破釜沉舟般的举措就是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的基础运作。

紧接着,县委办公室面向全县数十万人发起了人才招聘通知,无论是具有管理和指挥经验的还是具有专业水利工程知识的一一招纳。

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规划好挖渠路线,在管理人员的统一调度下进行有计划,有纪律的施工,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之前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在统筹安排的施工计划之下,之前不分昼夜的爆炸声而引起的扰民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一切安排就绪之后,杨贵觉得还是不够,他决定再举办一场动员大会给大家鼓鼓劲,号召大家支持并积极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

动员大会上,杨贵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到所有人的耳边:“这段时间以来各位同志有关于修渠的任何问题我们都第一时间给出了解决方案。”

“同时我谨代表县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们党员就是要迎难而上,这红旗渠无论如何都要建成!”

杨贵(左一)

杨贵感情真挚,工人们也被他的讲话感动到,再次恢复工程刚开始时的热情,个个摩拳擦掌,撸起袖子誓要修通红旗渠。

在民众和干部们共同的努力之下,红旗渠工程在经历了一段混乱时光之后再度恢复正常,并稳步向前推进。

修渠之胜利

红旗渠工程开始于1960年,其正式竣工时间是1969年7月,经过九年夜以继日奋斗,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共有将近三十万工人参与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之中。
该工程共削平了山头1250座,开凿两百余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一万余座,挖砌的土石达两千万立方米,总干渠长达七十千米。

一个个数字虽然冰冷,但是正是这冰冷的数字真真切切表明了林县全体人民对这项工程的呕心沥血,其中的辛苦只有他们才知道。

从一开始的挖渠解决自身的干旱灾害,到1965年之后全国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红旗渠不再是一个只顾当下的工程,而是一个造福后代的创举。

修建红旗渠的近十年间,数十名群众干部牺牲,仍有人前赴后继地投入到建设之中每个人都不再只局限于自己,而是胸怀整个集体。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正是这种甘愿付出不计回报的伟大精神让不受战争侵扰的我们能够享受我国的基建福利。

红旗渠的成功建设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的成功,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经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