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棣庙号之更

明成祖朱棣,明代第三位君主,是有明一代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位大人物。但许多人都未曾注意到,朱棣在死后的庙号一开始并非“明成祖”。这位通过将自己正当继位的侄子建文帝赶下台而强行继位的帝王,在去世后首先得到的庙号其实是“太宗”。记录朱棣生活的官方资料《明太宗实录》便是因此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宗这个庙号,在唐、宋、元、清几代的拥有者都是曾左右王朝发展方向的重要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清太宗皇太极。与这些人相比,朱棣若以“太宗”为庙号,也是毫不突兀——事实上,作为篡位者,朱棣也特别希望拥有“太宗”这个庙号。在传统庙号制度中,“太宗”一般是王朝第二代皇帝的庙号,是仅次于开国皇帝之“太祖”或“高祖”的重要庙号。能获得“太宗”这个庙号,便能显著抹杀建文帝的存在,树立和进一步强调自身的正统性。

在生前,为消解建文帝的存在感和树立自身正统性,朱棣本人就已经做了许多事,譬如所谓“靖难之役”的“靖难”本义是指“平定叛乱”,朱棣将自己的谋逆之举宣称为“朝无正臣,内有奸臣,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为减少阻碍,朱棣曾大肆残杀建文朝老臣,尤其是一些恪守礼制的文臣;建文朝颁布的律法,基本上都被更改回朱元璋洪武年间的旧令……所以对于朱棣在死后首先获得“太宗”这个庙号,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猜测这其实是朱棣早就安排好的一件事——或者说,他至少对于自己能获得“太宗”这个庙号十分有把握。

不过朱棣没想到,真正敢和自己对着干的人,居然是近百年后的后辈朱厚熜。宗族子弟出身的朱厚熜,在继位后为树立自身的正统而曾对其父朱祐杬进行追封。皇帝的父亲自然是皇帝,朱祐杬即在名义上获得了皇帝的身份。而优秀的皇帝一般都有庙号,朱祐杬便也不能少。

事情发展至此,朱厚熜为自己父亲追加庙号和朱棣受“太宗”之庙号好像还是毫无关系的两件事。但也正是至此,朱厚熜干出了一件简直能把朱棣“气活”的大事——将朱棣“太宗”之庙号改为“成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祖”、“宗”到底有何差别

“祖宗、祖宗,有祖才有宗。”朱棣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由“宗”升为“祖”,乍一看好像并非一件坏事。按逻辑甚至还能得出这是朱厚熜在为朱棣“升辈分”的结论。但事实上,“祖”、“宗”在庙号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无法逾越的。

庙号是在帝王逝世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而追尊的名号,拥有久远的历史。《史记》便载有“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开国之君一般为“祖”,即“始取天下者”。守成且有治国之才能者一般为“宗”,即“始至天下者”。按制度和惯例一般一个王朝只有一位“祖”(但也有例外,如清代一朝三祖),“宗”则可有多位。但其总数也不会太多,毕竟只有那些做出杰出贡献的帝王才配受到如此尊崇。

前面说到,对朱棣这位篡位者而言,“太宗”这个庙号才是充分肯定其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正统继承人的最佳选择。而若将庙号更为“成祖”,乍一看是由“宗”升为“祖”,实际上是在说朱棣并非是继承了朱元璋的帝位,而是在推翻建文帝之后又新建了另一个王朝——这简直是坐实了朱棣违背祖训和礼制的谋逆之罪。

三、嘉靖帝更庙号的原因

朱厚熜虽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是以宗室的身份入宫继位,但好歹也是朱棣的后代。自己累死累活一辈子才确立了自家统治的正统性,朱厚熜却一脚让朱棣直接“回到解放前”。如此,若是朱棣不气那着实正常。

不过话说回来,朱厚熜为什么要做把朱棣的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祖”这种“违背祖训”的事呢?其实这是因为朱棣“太宗”的庙号与朱厚熜父亲朱祐杬的庙号可能产生冲突。倒不是说朱厚熜想要给父亲也安排一个“太宗”的庙号,而是按照当时的礼制,有明一代的太庙只能奉祀八位有庙号的帝王。从朱元璋算起,如果朱祐杬拥有庙号,那么朱厚熜自己就可能在死后无法拥有庙号。如果朱厚熜有了庙号,那太庙就会“超员”,既往帝王极有可能被移出——显然,并未真正做过帝王而是沾了儿子的光的朱祐杬就是那个最容易被移出的。所以为了确保自己和父亲在身后皆能享受最高规格的帝王奉祀,朱厚熜就干出了抬高朱棣之庙号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朱厚熜看来,自己是一面提高了朱棣的地位,一面尽到了自己的孝道,一面又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为朱棣改庙号便算是一石三鸟的好事。可于朱棣而言,从“太宗”到“成祖”,是将自己篡位之实放到了最光亮的台面。自己的多年努力就这么被“熊孩子”后辈付之一炬。朱棣若能知晓,恐怕至少都得用拐杖敲肿朱厚熜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