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子侄的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在彭德怀的心里,革命就是为了中国人民能够过上好日子,一切脱离人民群众的人,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所以,在经受了苦难之后,彭德怀才会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对革命的目的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在这样的情况下,彭德怀感到有必要教育自己身边的亲人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于是,彭德怀提笔,给侄儿彭启超写了一封信……

一次震撼内心的经历

1966年11月20日,彭德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侄儿彭启超写了一封信,以此来教育子侄,让他们能够永远站在人民群众一边。在信中,彭德怀说:

“在思想上、工作上应向高标准看齐,经常去找差距,就会感到自己比不上别人,就会虚心,就会不断进步。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主要是向五亿多农民去看,这样就会感到满足。以此共勉。”

彭德怀写给彭启超的信

这样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

1965年,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前往四川任职。

不久后,彭德怀便前往三线建设重镇攀枝花会战总指挥部,在这里办公。期间,彭德怀经常到附近查访民情,访民疾苦,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爱戴。

一天,在指挥部同志的陪同下,彭德怀来到位于云南境内的仁和镇,察看这里赶场的场面。

这个仁和镇距离攀枝花会战总指挥部不是太远,是一个居住着近百户人家的小集镇。这里居民们的住所,大都是一些简陋的瓦房和茅草房。

在这些房子的中间,有一条不足二百米的狭窄的街道。说是街道,但并不是水泥路或柏油路,也不是石头铺就的道路,而是一条土路。

仁和镇之所以在这一带很有名气,是因为它紧邻川滇两省的交通要道,也是当地公社(乡)的所在地。在这里,居住着不少当地的干部。

彭德怀在视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名声在外,所以每到星期天休息的时候,参加三线建设的职工们都喜欢三五成群,结队来到这条小街上赶场,或购买一些需要的生活用品,或换个地方与平时的工作环境来个短暂的告别……

在来到仁和镇的时候,彭德怀的心情很好,夹在人群中间,随着人群流动的方向东瞧瞧西看看,或停留在地摊上询问着各种东西的价钱。

这一天,已经步入高龄的彭德怀,没有一点疲倦的意思,一直在这条极不起眼的乡村小街上,走了一个多小时。陪同彭德怀出来的同志们担心他身体受不了,便找了街道上当地一位公社干部的家,让他进去休息一会儿。

之所以找到这户人家,是因为这位干部的家在当地来说,条件是极好的,是当时稀少的钢筋水泥和红砖垒成的,屋上的瓦也不是当地的小青瓦或油毛毡,而是建三线工厂的那种大块的新式红瓦。

这位干部年近40岁,穿着深色的中山装,在肚子附近的口子处有些挤,让他看起来显得有点发福,女主人身上穿着当时流行的粉色的确良上衣,看上去和当地群众的穿戴有些不一样。

彭德怀与烈属代表交谈

在主人家里,彭德怀随便转了一转,连声说:“不错,不错,乡亲们的生活水平现在是提高了……”

听到彭德怀评价很好,陪同的同志们大都眉开眼笑。其中一位同志说:“全靠搞大三线建设,才把这里的生产、生活都带动起来了。这里由于交通不便,老乡过去穷得很,一家几口人就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对于这位同志的话,彭德怀没有搭茬,而是转向房屋的男主人,也就是那位公社干部,问道:“在你们公社里,像你这样的人家有多少?”公社干部说:“自打三线建设以来,这大山里变化太大了,像我这样的人家,现在恐怕也不少了吧。”

见那位干部说得模棱两可,彭德怀又问:“我问的不是你们这些公家的干部,而是你们这里的老百姓。”那位公社干部说:“那也是有不少的变化吧。”

对于那位公社干部的回答,彭德怀显得有些不满,说:“我说同志,我要问你,他们是怎么个变法,是变好了呢,还是变得更坏了?”

彭德怀旧照

看到彭德怀有些不满,那位公社干部虽然不认识彭德怀,但也不愿意得罪,便笑着说:“您这位首长也真是,当然是变好了哟,哪有变坏的。”听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比过去变好了,彭德怀才高兴地说:

“这就好了,我们三线建设的工厂,都摆在寸草不生的山坡上,不与农民争土地,同时又给农村带来了电,带来了方便的交通,经济也流通起来,农民山货也卖得出钱来了,农民自然拥护我们。”

在聊了一会儿后,彭德怀决定到附近的农村去转一转,看看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便提出让这位公社干部带带路。

看到彭德怀变得高兴起来,那位公社干部也没有拒绝,笑着说:“好,我带首长们去看一看。”

在公社干部的带领下,彭德怀一行乘坐汽车,沿着小镇外的公路朝前开去……

在路边的一片菜地前,彭德怀示意汽车停下来。下车后,公社干部带着彭德怀等人,顺着田埂走进了一户有着三间大瓦房的人家。

彭德怀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了家门,彭德怀看到他们的家里除了收音机、缝纫机,还有一台手扶拖拉机,便饶有兴趣地问了他们家的生产和收入情况。从主人的口中,彭德怀知道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情况。

原来,由于三线建设的生活物资运输有困难,施工部队和工程队需要大量的新鲜蔬菜,让作为蔬菜专业户的他们,过去这些无法卖出去的蔬菜,在一时间成为了抢手货。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经营也就越做越好,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这样的变化,彭德怀感到非常高兴。

告别了主人家后,彭德怀一行向着偏远的村子开去。很快,汽车在一条山路面前停了下来。

下车后,彭德怀想到上山去看看。身边的陪同人员担心彭德怀体力跟不让,便劝他返回,但彭德怀不同意。在彭德怀的坚持下,一行人沿着山路走了上去。

走了一段,彭德怀看到前面有一所茅屋,便对身边的人说:“走,我们过去看一看!”

茅屋的主人是一个穿着一件生羊皮背心的青年壮汉。他的裤腿卷到膝盖上,满腿都是泥,一看便知道是刚从田里干活回来的。

彭德怀在工作

对于这样的庄稼人,彭德怀是富有感情的,便快走了两步。来到那个青年后面不远处时,彭德怀亲切地说:“老乡,你好啊!”

听到有人说话,青年人转过脸来,看到有一个人是公社的干部时,连忙说:“同志哥好!”

聊天的时候,彭德怀边说边朝屋里走。看到彭德怀就要进去,那个青年赶紧跑过来,张开双臂,拦在大门前。

对于青年的举动,彭德怀并不介怀,而是笑着说:“老乡,不欢迎我们到屋里看看呀?”听了彭德怀的话,青年一脸紧张地说:“不……不是……”

就在这时,那个公社干部走过来,面向彭德怀,说:“彭主任,老乡不允许我们进去,我们还是不要进去了吧。”

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一心想要进去看看,便没有接那位公社干部的话茬,而是笑着对老乡说:“怎么,你家里有金银财宝?”

听到彭德怀说“金银财宝”,那位青年苦笑了一下,说:“哪里有那些东西呀,我是怕同志哥进去了不方便。”彭德怀说:“没什么,我们进去看看,就走了。”

青年见拦不住,只好把彭德怀等人让进屋子里。屋子里的光线并不好,和外面的光亮形成很大的反差,导致彭德怀刚进去后眼前一片黑暗。

过了一会儿,彭德怀逐渐适应了屋子里的环境,模糊中,看到面前是一个土炕,上面有一条破被子,坐在上面的几个蓬头垢面的女人。见到有人进来,女人们都将被子扯向自己的方向,将下半身盖了起来。

见此情景,彭德怀心里一阵难过,便向着土炕的方向走了过去。女人们还以为彭德怀要上炕,受到惊吓,连连后退。

青年担心误会,赶紧走上前来,对彭德怀等人说:“这年纪大的是我的母亲,这中年妇女是我的婆娘,这个13岁的女孩子是我的大女儿。”

彭德怀和朱德在一起

在青年的介绍中,彭德怀朝她们点着头,想要到炕上去,和她们一起唠一唠家常。顿时,几个女人吓得哇哇乱叫起来,用那条破被子,将身子紧紧地裹起来。

面对这样的场景,彭德怀还以为是自己违反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便后退着向主人道歉。看到彭德怀这样,陪同的同志连忙将彭德怀拉到一边,让那个公社干部帮着“解释解释”。

那名公社干部看了看屋子的主人,拉着彭德怀来到屋子外面,轻声说:“首长,那炕是不能上去的。”

听了公社干部的话,彭德怀感到非常奇怪,便问:“为什么?”公社干部说:“那炕上的女人都没有穿裤子。”

公社干部的话,让彭德怀感到云里雾里,不解地问:“她们为什么不穿裤子?”公社干部说:“这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

彭德怀在查看高粱长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社干部的话,让彭德怀明白了些什么,带着生气的口吻说:“你是不是当地人?”公社干部回答:“是。”彭德怀又问:“你老婆是不是当地人?”公社干部说:“是。”

听到这里,彭德怀的火气再也压不住了, 对那个公社干部大吼道:“刚才我们到你家里的时候,你老婆为什么要穿裤子!”

果然,从青年的话里,彭德怀知道了这家人是因为太穷,没有多余的裤子。他们全家只有一条破裤子,平时谁有事外出,便谁穿。今天,他到地里干活,就把裤子穿走了,几个女人就只能在土炕上的破被子里呆着。

青年的话,让彭德怀更加生气了。他喘着粗气,对那个公社干部说:

“老百姓穷得连裤子都没有穿的了,你却在镇上住大瓦房,你能住得安心,你尽把小镇四周好的人家让我看,这不是在自己欺骗自己吗?公社里还有这样穷苦的老百姓,你这个当官的倒先富起来了,过上好日子了。这在国民党里做官可以,但在共产党里做官就不行!如果我们当官的自己先富起来了,而不去管那些穷人,这就违背了我们当年革命的宗旨,人民就不会再拥护我们,我们自己就要垮台的!就是我们富足了,为官之人也要注意节俭。节俭养性,奢侈丧德,这是封建皇帝朱元璋都明白的道理,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有的人还不明白吗?升官发财,这是过去的国民党。当官不发财,一心为人民谋利益,这才是共产党。否则就不是共产党,或者说是假共产党!”

这次经历,给了彭德怀极大的震撼!

彭德怀在家乡调研

说起来,彭德怀也是穷苦人出身,小时候过得也很不好。为了挣碗饭吃,彭德怀不得不到处乞讨,甚至在旧军队里当了兵……

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根据族谱,这个新生儿属清字辈,于是父亲为他取名为清宗,字怀归,号得华,乳名钟伢子。

这一年,腐败的清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彭家六口人(祖母、父亲、母亲、姐姐和彭得华,以及鳏居的伯祖父)靠着仅剩的八九亩荒土坡地,在一起生活。虽然彭家的生活过的非常艰难,但是对于上一辈是单传的彭家人来说,彭德怀的出生,还是给全家人带来了喜悦,带来了希望。

为了物尽其用,彭家在山地种了棕、茶、杉和毛竹,平地则种红薯、棉花,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彭德怀逐渐长大,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透着浓浓的稚气,却很懂事。

彭德怀幼年读书的私塾

彭德怀6岁那年,母亲和病重的父亲商量,就算再艰难也要让家里的希望读书,好在将来支撑衰落的彭家香火。不久后,母亲便将彭德怀送到姨父萧云樵的私塾读书。

看到彭家实在是太困难,好心的姨夫免了彭德怀的学费。为了报答姨夫,懂事的彭德怀常常早早地便起了床,到山上砍一捆柴,背到姨父家,再去读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把彭德怀仅有的幸福也无情夺去:在彭德怀的弟弟出生后不久,母亲便得了重病,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母亲去世后,彭家只剩下了老幼病弱,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艰难。随后,尚在襁褓中的小弟被饿死,生活的全部压力落在了年仅8岁的彭德怀肩上。彭德怀不得不饿着肚子上山砍柴,换来一点糙米,给全家人续命。

在很短的时间内,彭家为了活命,先后卖掉了山林树木和荒坡和几间茅屋,仅仅留下两间,让家里人有个安身睡觉的地方。后来,在不得已的时候,甚至连围子里的树根都挖出来卖掉。

到了无物可买的时候,已经年过七旬的祖母只好拄着拐杖,在富户家门口,摆上小碟,放些干果之类的东西,说一些吉祥话,请人家随意打发一点米,让家里人不致饿死。这种行为,被当地人称之为“打秋风”,其实就是乞讨!

彭德怀幼年读书的私塾

大年初一,祖母把彭德怀叫到面前,给了他一个破篮子,一根打狗棍,让他带弟弟出去讨米。彭德怀虽然不愿意当叫花子,但也没有办法,便带着大弟弟穿着草鞋、身披破蓑衣,前去讨饭。

在油麻滩教书的陈老先生家门前,彭德怀敲了敲门。陈家人将门打开,看着面前的一对兄弟,问:“是招财童子吗?”诚实的彭德怀说:“是来讨米的。”

听到乞讨,陈家人觉得晦气,便要关门。看到主人家要关门,大弟弟连忙说:“是招财童子!”听了大弟弟的话,陈家人拿出了半碗饭、一小片肉给了他们。

兄弟俩舍不得吃,将东西留了起来。一整天,彭德怀都没有吃一点东西,在回到家的时候,两眼发黑,饿得昏倒在地上。

大年初二,由于彭德怀受不了白眼不愿意再去,白发苍苍的祖母只得带着两个小弟弟,挪着小脚走出家门……后来,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彭德怀眼里的泪水打着转说:“真如利刀刺心那样难过!”

后来,彭德怀给地主家放过牛、担过水、推过米、舂过谷、插过秧,还做过窑工,推过煤车,受过了无数白眼……

彭德怀的一张旧照片

然而,这样的经历,并没有磨掉彭德怀身上的血性,他经常趁着晚上的时间,在桐油灯下温习读过的旧书,还看了借到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包公案》等小说,崇拜着书中的清官和忠臣。

1913年,湘潭大旱,饥民遍野。彭德怀成为了“闹粜”人群中最年轻、最勇敢的那一个。这也是彭德怀早期反抗的开始。

几天后,彭德怀的堂三伯和五叔告诉他,有人将他告发,让他赶紧离开,彭德怀却说:“我们有理,他无理!”三伯叹了口气,说:“现今世界,谁有钱谁就有理,你不赶快走,明早团勇就来抓你。”父亲也担心地说:“三十六计走为上,逃吧!”

为了帮助彭德怀这个彭家的希望逃脱,五叔将刚卖了猪仔的800文钱,硬塞到彭德怀的手里,让他到洞庭湖挑堤亲戚家里躲起来。

1916年,湘军成立第二师,在长沙招兵。此时,走投无路的彭德怀,为了活命,只好在参了军。这一年,彭德怀18岁,但他的脸上却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将生命之根深植于旧中国苦难人民之中,立志寻求解放受苦人民的道路。

彭德怀的戎装照

后来,因为杀死一个恶霸被捕,在押解途中逃脱,才改名为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开始了他的将军之路。

1926年,彭德怀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结识了共产党人段德昌,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1928年4月,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彭德怀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22日,彭德怀与滕代远、黄公略等人领导了平江起义,后率领部队到井冈山与毛主席和朱德率领的红军会合,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后来,彭德怀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军人,就连毛主席都盛赞:“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再后来,彭德怀想要辞去军职,到地方上为穷苦的农民搞建设,但没有获得批准。

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彭德怀被授予元帅军衔。

授衔授勋后,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彭德怀做过一个简短而又让人感动的自我评价,他说:“我是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

彭德怀和农民在一起

从这句发自肺腑的话中,可以看出彭德怀对人民的感情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彭德怀为穷苦的中国人民奋斗了一生,从不屈服,诠释了他是“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的自我评价,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