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发声有助于社会进步,要积极看待。

文 | 王仲昀

哈尔滨“6岁男孩进女厕”事件,引起的争论仍在持续。

1月30日,一位女生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在哈尔滨旅游时走进地铁女厕,发现厕所里有男孩,于是告诉对方“这里是女厕所”“你是男孩儿不能上女厕所”。之后男孩母亲过来,执意让女生道歉,与女生在厕所里激烈争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事女生关于事情经过的记录

女生认为自己遭到男孩母亲辱骂,将事情经过和视频发在微博上,随后引起热议,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目前哈尔滨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表示正在调查。

2月1日上午,当事女生对《新民周刊》表示,自己并未报案,也是在网上看到才知道警方已经介入,“目前为止,对方、警察、地铁都未联系我。”

01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信息来看,事情本身并不复杂。 当事女生将争吵的视频和事情经过的文字版都发在了社交媒体上,而男孩父母一方目前没有回应。

事情引发的争议,让人联想到不久前另一件事。就在2023年1月初,河南信阳一女子在优衣库试衣间试衣服时,发现有男孩多次掀帘子。和这次“男孩进女厕”一样,当事女子与男孩父母发生争吵,将视频放到了网络上。

再往前看,近几年一直有类似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发酵。“男孩进女厕”不是第一次,也有过“男孩被母亲带进女浴室”。为什么这一类事情如今总能够在舆论场上引来关注,让网友们争论不休?

为此,《新民周刊》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汶蓉。在她看来,从这些事件中首先要看到当代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在性别意识和权利意识上的进步。

“从这两年的情况看,这类事件中以年轻女性发声为主。她们对于这种事情更加敏感,想要引起社会的重视,也知道通过互联网表达出来。从意识到行动,相较于过去都有进步。过去很多女性也遇到过,但往往在懵懵懂懂中隐忍过去,或者想表达也没有渠道。个人认为,这种发声有助于社会进步,要积极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次“6岁男孩进女厕”事件中,当事女生拍摄视频中有这样一段争执:

男孩母亲“你以后当妈妈了你就会······”

女生:“我不会当妈妈。”

男孩母亲:“你为什么不当妈妈?你没有子宫生不了孩子是吗?”

女生:“我不想当妈妈。”

男孩母亲:“你不想当妈妈,所以你没有同理心。”

对于这一段争执,刘汶蓉也提出了她的看法。“这段话能够反映当下一种现象。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变得愈发多元,女性群体内部出现了分化。不同群体的观念和权利意识有所不同。未婚未育或者不婚不育的女性,和已婚已育的女性在某些问题上感受差异巨大,互相不能理解,进而升级为持续的争吵。”

6岁男孩母亲在女厕打电话,叫来丈夫

02

如果继续“就事论事”,关于男孩到底多大后不能进女厕,这种争论显然不会有明确的结果和意义。与其在这种问题上分出孰对孰错,社会各界不妨关注那些能够缓解这一类矛盾的可行性策略。

刘汶蓉对《新民周刊》 表示, 首先公共设施的提升肯定是必要的。 “公共场所家庭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等设施的建设,可以直接解决上述孩子需要在父母陪伴下如厕的问题。当下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如何妥善解决这种问题,对于治理者来说也是考验。”

“第三卫生间”,有别于公厕的男女分区设置。它是专门为带儿童的父母或需要有人看护的老人、残疾人等群体设置的,免去母亲带男童进女卫生间、儿子无法照顾老母亲如厕等尴尬。

早在2016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曾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建设“第三卫生间”,有助于解决特殊游客群体的如厕需求,有助于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有助于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并要求全国5A级旅游景区配备“第三卫生间”。

在上海,“第三卫生间”2014年已经出现。当年央视曾报道,上海延安中路、世纪大道、徐家汇公园等地已出现第一批“第三卫生间”,配备有男女两性的大小两种规格卫生设施。截止到2022年,上海各区已经陆续有公共卫生间也配备了“第三卫生间”。

上海松江临云园第三卫生间

03

不过“第三卫生间”等设施的数量提升显然不会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看到这一类矛盾背后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有网友针对此次“6岁男孩进女厕”新闻,表示其反映的还是“男性育儿责任”的不到位。

“为什么公众一直看到的都是‘妈妈带男孩进女厕/女浴室’?为什么这次事件中,男孩母亲在视频里表现得歇斯底里?男孩母亲出现‘过度保护’的倾向,被人批评毫不讲理,其实这些问题反映的或许是父亲/男性在教育中责任的缺位。”刘汶蓉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岁男孩父亲后来被叫来,引发更多网友质疑

2020年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女性照料家庭成员和家务劳动时间约为男性两倍。刘汶蓉告诉记者,近20年的相关调查基本接近。“男性或父亲在教育中的参与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分担母亲育儿压力,也影响着女性的婚姻期待值和满意度,更决定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今社会发展阶段,需要男性更多陪伴孩子的成长,帮助其建立安全感。”

无论男孩被母亲带进女厕、女更衣室或者女浴室,表面上惹怒的是其他同处一室的女性,但究其根源,远不止一场争吵那么简单。

深挖 | 他们被认为是高启强兄弟原型,不仅闹市当街杀人,更在被捕后扬言:湖北办不了我的案子

中美小阳春,会被麦卡锡窜台搅和了吗?

电影《满江红》海报错字不少,还要起诉4人?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