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的一个规定,算是搅动了一池春水,让刚刚经历过,过年催婚,催生,相亲的人们,有点目瞪狗呆在原地。

先说一下对这个规定正常的理解,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不可能被别人戳脊梁骨,说你这不专业,先说一下这个规定。

未婚也能生育登记,这个严格来说,并不算是新规定,而且也没有一丝一毫改变现行的《民法典》和将来可能的司法判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这个新闻,在这法律上,不具备任何的新意,但之所以这个新闻如此引发关注,是因为这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婚外情和私生子的焦虑。

先说两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们的事情,很能反应出人们的焦虑,孔子和桓玄。

孔子是他爹70岁的时候和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所生,那孔子的成就,就不用说了,桓玄他爹桓温死的时候,桓玄才四岁。

桓玄弄死了东晋,而他爹57岁生的桓玄,孔子他爹是贵族,桓玄他爹是士族门阀,在这些贵族老爷们男人眼里,只要还活着,都可能再找个女性,生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私生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这方面,中国古代做的其实比较好,西方就做的比较烂,属于私生子泛滥,表里不一的典型。

比如《红与黑》里的于连,出身普通,但总是被暗示成,某某贵族的私生子,这种事没法去证实,因为私生子太多,又没法公开化。

但实际上私生子的现实地位,因为生父是贵族,有权有势,也低不到哪去,但就是上不了台面。

为什么西方私生子这么多,因为他们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搞什么人人平等,但有钱的贵族老爷,总是忍不住找个情人或者四凤什么的。

古代中国处理的就比较名正言顺一点,也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可以多妾,为了区分,就搞了等级制度,正妻生的孩子,地位和妾,和丫鬟生的,完全野合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这其实就在道德和现实之间找到了平衡,一个赤贫家的女儿,嫁给大户人家做妾,那是欢天喜地的,这在现实和道德上都不是问题。

但是一个能吃饱饭或者是中产的家庭,到底是把女儿嫁给普通人家做正妻,还是嫁给大户人家做妾,这里面就需要一定的利益权衡。

毕竟,妻和妾的地位不一样,通俗的讲,在金钱和面子之间,还是要取舍一下的。

但是现代社会,就不一样了,因为人人平等,是一个完全无法撼动的原则,而且是绝对的,有着不用质疑的正确性,因此不可能再存在,公开的,制度化的,法律化的,区分妻和妾。

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婚姻法贯彻的非常彻底,严格的一夫一妻,当年婚姻法的推广,跟土地革命,打地主分地产的影响是一样轰轰烈烈的,对社会起到了彻底的改造,尤其是对于道德上的改造,让妾(小三)彻底失去了,道德上的正当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叫成功的法律,比如说一个过马路,看到是红灯,但是基本上没什么车,他知道闯红灯是违法的,但是还是图个方便就去了,这见普法力度强。

婚姻法,才是最成功的,前段时间杨迪出了点状况,简单来说,就是十几年的女友不领证,分手了。

有个故事,一直很震撼我,一个姑娘和男朋友谈了8年,但是男朋友就是不肯领证,于是姑娘选择了分手。

这个故事哪里震撼了?

为了领证,八年的感情就要分开,说明什么,说明在所有人的心里,领了证才叫结婚,领的什么证?

结婚证。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领结婚证,要知道在古代摆个酒席,就能生娃了,拜个天地,就算是夫妻了,如今领证已经深入到骨髓里面。

你根本就想不起来,这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而是已经内化成了一种道德,谈了八年恋爱不结婚不领证的,就是渣男,这才叫成功的法律。

用孔子的话讲,这就叫有耻且格。

某省的这个规定,本质上,就是把人们偷偷在干,一直在干的事情,给他合法化了,这虽然没有改变法律,但却可能会改变人们的道德。

举个例子,《蜗居》里面的海藻,做了小三,还生了孩子,她妈妈来的时候,还把她骂了一顿,基本上,但凡是个正常人,对小三这种事都是持负面态度的。

但是当明确说,不需要结婚证的时候,可能当小三和婚外情会变的公开化和正当化,人就是人,生下来必须平等,这一点毋庸置疑。

因此之前的法律,也是这么规定的,私生子拥有和婚生子一样的权利,但是现实中,没人敢这么嚣张,公开说,我这就是私生子,我就要求所有的,一切的,平等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一直有,但所有的行为,都是非完全公开化的,道德上,不管是当事人还是外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

但某省,新出台的这个规定,的确有增加婚外生子风险的可能性,有些事只要人性还是那个人性,就一直不会变。

占有更多资源的男性,期望留下更多的后代,占有更多的异性,这是人性,任何时代都一样,但是能不能公开这么做,就是判断,这是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最根本的区别了。

只要你还坚持人人平等这个原则,那有些事,就是不能明着说,明着做。

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