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事过境迁、焦虑就可能解除。有人并无客观原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常常无缘无故害怕大祸临头,担心患有不可救药的严重疾病,以致出现坐卧不宁、惶惶不安等症状。这种异常焦虑,属精神病的一种表现。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审判过程中以及服刑改造过程中都会伴有焦虑情况出现,严重者也可造成情绪、情感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缓解自己的症状呢?

1.合理地认识焦虑的正面与负面作用,学习接纳、包容自己的情绪。

2.以促进心理健康为目的,学习采取积极心态面对压力,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来应对挫折,学习转移注意力、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法。

3.可以学习放松训练。

4.如呼吸松弛训练,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节奏,运用缓慢的腹式呼吸有助于缓解生理性紧张。

5.渐进性肌肉放松,先后体验先紧张再放松的差别,练习主动放松骨骼肌。

6.可以学习使用想象式放松、冥想(鼓励关注当下、接纳及超越症状的核心价值观)等方法。

7.可以向身边朋友、家人倾述,寻求帮助,适当向他们表达目前困境,寻求解决办法。

8.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等减轻焦虑。

本期主讲专家——孙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博爱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孙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孙主任,心脑血管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擅长脑梗,脑梗后遗症,心梗,冠心病,斑块,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失眠,焦虑等心脑血管疾病。孙岚医生为人和善,兰质蕙心。医院里,她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生活中,她是你身边的那个医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