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在哈尔滨一地铁站女厕所内

一女子质疑约6岁男孩上女厕所

被孩子家长堵住要求道歉

称此女子伤害了男孩心灵

双方在厕所内发生争吵

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

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质疑六岁男孩上女厕所
被家长堵住骂近半小时

1月30日晚上,疑似女当事人的北京网友发微博和抖音讲述了事情经过。

“我先进地铁站厕所,拉开一个没关的门,发现有个男孩儿站在那个坑上,我就被吓到了。我第一反应就说了两句‘这里是女厕所’‘你是男孩儿你不能上女厕所’,对小朋友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侮辱性的词。然后我就去隔壁坑上厕所了,到这里这个小孩儿都没有哭……他妈妈把我堵在厕所的坑里,甚至一开始连门都不让我出,让我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事人微博截图。

在另外一篇博文中,该女子提出3个疑问。

一问,为什么6岁的男童在父亲也在地铁站的情况下,由母亲带入女厕上厕所?

二问,即便可以带进女厕所,那是不是需要母亲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在坑位门口陪同,以告知进来的人此坑位有男孩(孩子没有锁门)?

三问,孩子妈妈对提出质疑的人进行长达近半个小时辱骂,难道成年人就必须心甘情愿被骂?

在网上流传的视频中,一名女性在要求人道歉,身旁站有一个小男孩,说他6岁,旁边还有其他人。

1月31日中午,这位发布微博和抖音讲述事情经过的网友高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就是进女厕所遇见男孩的当事人。前几天她到哈尔滨旅游,1月26日下午3时许,她当时进入哈尔滨地铁2号线尚志大街站,准备乘地铁去赶乘当日下午4时20分的高铁回北京。

当事人微博截图。

“我当时进厕所后,看到一个坑位的门没锁,以为里面没人,结果拉开门突然看见一个小男孩站在坑位上,第一时间感觉害怕,其次感觉很尴尬。”高女士回忆,她当时跟那个小男孩说这里是女厕所男孩子不可以进来,后来孩子的妈妈从其它坑位过来说儿子被她骂了,并叫来其他家人要求她道歉。

“我没有骂过那个小男孩。”高女士表示,后来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过来将男孩家长拉开,她才上地铁赶到火车站,差点儿没赶上车,当时时间紧张她没有报警,回到北京几天了还在抑郁和难受,希望男孩家长能给她道歉。

高女士称,家长带孩子外出照顾孩子的心情和难处她能理解,但家长也要体谅他人的感受,6岁男孩子应该去上男厕所,不应该进入女厕所。

当事人提供。

哈尔滨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也予以确认,其表示,正在了解此事。

专家:

家长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对于此事,网友也是议论纷纷。有网友称,由于不在现场,不了解具体的事情经过,单纯从疑似当事人的网友发布的事情经过来看,孩子妈妈带6岁男孩上女厕所确实会引起其他如厕女性的尴尬和不适,家长还是应该正确引导男孩子自己去男厕所大小便。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华大新父母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晓边在评论此事时表示,这件事情反映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涉及到孩子的性教育与健康成长。

郑晓边教授表示,相较于成年人,幼儿的确对规则、边界以及他人的感受认识较模糊,缺乏自主判断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抹去他们的性别认知和界限感。男孩子已经6岁,应该有一些性别的意识、规范和行为的要求,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甚至3岁之前,家长都要培养和引导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须对小孩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有些家长特别是母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总以为孩子还小,上女厕所都带着,其实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郑晓边教授表示,从进入幼儿园开始,里面有男同学也有女同学,包括家长、老师都需要规范孩子的社会行为,比如男孩上男厕所,女孩上女厕所,男孩子站着小便,女孩子蹲着小便,积极培养孩子的性别角色认同。

郑晓边教授称,孩子一般是妈妈带,妈妈带好几岁的男孩子进女厕所看起来是小事,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孩子,让孩子产生错误的性别意识,让男孩子误以为进入女厕所仿佛是对的,对于孩子性别意识的健康成长不利,也忽视了厕所里其他女性的感受。

同时,郑晓边教授呼吁家长依法育儿,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应积极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加强培育、引导和影响,从小规范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那么,妈妈带男娃该上哪种厕所?

有网友提出

第三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是啥?

“第三卫生间”可以简单理解为“家庭卫生间”,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动无法自理,就会遭遇如厕尴尬。 “第三卫生间”就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如厕不便的问题,主要是指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情况。 小编梳理发现,早在2017年全国厕所革命工作现场会上,国家旅游局就表示,全国所有的5A级旅游景区都将配备“第三卫生间”。 此前,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要求,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具体长啥样? 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明确了第三卫生间标准: 1. 门、便器、安全抓手、洗手池、挂衣钩、呼叫按钮等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 2. 位置宜靠近公共厕所入口,应方便行动不便者进入,轮椅回转直径不应小于1.60米。 3. 内部设施应包括成人坐便位、儿童坐便位、儿童小便位、成人洗手盆、儿童洗手盆、有婴儿台功能的多功能台、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抓杆、挂衣钩和呼叫器。 △第三卫生间内设有婴儿护理台、婴儿安全椅。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4. 使用面积宜不小于6.5平方米。 5. 地面应防滑、不积水。 6. 多功能台和儿童安全座椅宜可折叠,儿童安全座椅离地高度宜为300毫米 7.平面布置参考示意图如下: 8.标识如下(颜色、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一万座第三卫生间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城市无障碍厕所约5.2万座,占城市全部公厕数量的31.5%;约有近一万座城市公厕中设置了第三卫生间,约占城市全部公厕数量的6%。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时,应当考虑妇女的特殊需求,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和母婴室等公共设施,该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当下,国家鼓励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很多地方也出台了生育医疗费用待遇、鼓励用人单位发放婴幼儿保教费、落实陪产假等。设置第三卫生间、母婴室,也当是题中之义。 第三卫生间的逐渐普及,体现了人性化关怀。

更多新鲜资讯
加小编入群了解

来源 | 极目新闻、19楼、民生周刊

编辑 | 谷雨

审校 | xw

声明:部分图片、视频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