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断拉拢荷兰,日本等国家加入自己的阵营,进一步改写市场规则。如今有消息传出,美国与日本,荷兰达成了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光刻系统,ASML也将牵涉其中。

在美日荷达成协议后,出现了两个奇怪的现象,怎么回事呢?ASML一直在争取自由出货,能重塑产业链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协议达成,奇怪现象出现了

ASML这几年的烦心事估计有不少,市场经营屡次被外界因素干扰,原本能好好做生意,却三番两次调整出货规则。EUV光刻机是ASML最赚钱的业务,每年可以贡献一半的营收比例。

目前主要客户是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三大巨头。按照ASML一年生产50台左右的EUV光刻机产能来计算,不出几年,客户的需求很可能就饱和了。到时候ASML生产再多的EUV光刻机也卖不出去。

所以ASML大部分的销量都是DUV光刻机贡献的,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ASML打算在2026年之前将DUV光刻机年产能提升至600台。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ASML的DUV光刻机也将遭遇规则调整。1月底ASML发布了一份声明,确认美国、日本、荷兰达成了协议,在声明中ASML提到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光刻系统。

由于协议达成还处于早期阶段,很多细节没有具体披露,所以也不便过多猜测。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协议达成后出现了两个奇怪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ASML强调2023年经营不会受影响。

ASML发布的声明中强调了一点内容,那就是协议正式生效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具体的内容,预计2023年的经营不会受影响。

从字面意思来看,ASML这番话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调整产业链的出货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说不卖就不卖的。而仔细琢磨,会发现ASML想要告知客户在协议生效之前,还是能正常交易的。

ASML给人一种“清仓大甩卖”的感觉,让客户在有限的时间内加紧下单,这样还能如期安排出货,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第二:佳能宣布提产步进式光刻机。

光刻机行业参与者并不多,但竞争却十分激烈,谁都希望能拿到订单,否则高额的研发投入就得打水漂。

ASML陷入了诸多变数之中,而日本的尼康,东京电子也在协议范围内,但是佳能并没有出现在协议涉及的名单之中,这说明佳能还是有机会获得订单的。

多方达成协议后,佳能就传来消息,宣布2023年提产步进式光刻机至195台,去年佳能共出货了176步进式光刻机设备。由此可见,佳能看好2023年的市场需求前景,所以才会增加19台的出货目标。

佳能为何会进行提产呢?如果不是提前计划好的商业部署,那多半就是为了填补ASML规则调整后带来的市场空缺。

综上两点,ASML和佳能都希望在未来加紧市场出货,一个是打着“清仓甩卖”的主意,另一个是想抓住市场机会。从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二者的做法,但一切表现还需要看市场的选择。

ASML争取自由出货,能重塑产业链吗?

ASML多次反对规则,走到这一步并非ASML 的意愿。而且荷兰曾多次站在合作贸易的立场,表示不会照搬美国的做法。ASML也说了,不能出货会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且客户们会自己搞研发,物理规则在这里都是有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确定的是,ASML还会继续和上边的人沟通,评估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那么ASML不断争取自由出货,能重塑产业链吗?

如今的半导体产业链正朝着逆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包括ASML在内的许多供应商有苦难言,财报业绩越发不景气,只有回到往日的合作状态,让产业链重塑恢复自由贸易,才能继续在市场上做生意。

不过产业链不是一家供应商说了算的,ASML在芯片制造产业链中有很大的话语权,但也仅限于规则许可之内。换句话说,重塑产业链需要各方的一起努力,让更多的供应商参与其中。

要么是让规则制定者及时回头,要么是提高自研核心技术占比,提高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自主选择权。

ASML的光刻机业务遍布全球,每年都能贡献几百亿欧元的销售额,订单预订量持续刷新纪录。不过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ASML不希望生意被干扰,只想好好做生意。

就看ASML最终能否拿出应对方案,否则一旦市场上出现替代产品,ASML的处境就更复杂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