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省发布的有关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的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响,最大的争议点就是,这等同于承认了非婚生育合法。

也有人说,这是不是历史的倒退?中国会不会回到了那种三妻四妾的社会。
针对人们的议论和质疑,有关部门回应:该政策的目的并不是孤立不结婚生孩子,只是为了保证未婚先孕婚外生子人群的利益,婚外情的私生子也同样享有继承父亲财产的权利。
但是人们对这种回应并不买账,出发点和目的地感觉不一样。本质上就是一夫一妻制度名存实亡,这样更有利于小三们的孩子步入正统。
而且这样会导致很多负面的现象出现。比如:人们很快就会发现,这样可能生的孩子连爸爸都找不到,离婚率会大幅上升,结婚率会降低。
除此之外,婚外情的孩子以什么身份在社会中立足呢,他的社会关系构成是怎么样呢?
这些孩子将没有爸爸,爷爷,奶奶,甚至兄弟姐妹,社会的人如何看待他们。会不会成为不道德的标志,甚至被歧视。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都是人们臆想出来的,听风就是雨,而且往往会夸大负面影响,唯恐天下不乱。
目前在我国确实存在一个庞大的未婚先孕人群,如果没有这个政策,这些人到底还怎么办,他们人权在哪里?
四川发布这个政策估计也是全国先行试点,本质就是保护未婚先育人群,促进生育,增加人口。
但是这个政策确实有漏洞,很容易会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扰乱我国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如果确实有乱象出现,大不了在换个说法在修正回来,反正就是一张纸的事,不会天下大乱。
就像疫情防控一样,其实有没有制度,人们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有社会关系,道德约束,也未必会乱哪去。
人民的事情,最好还是让人民去决定,开放反倒是民主自由化的进步标识。
至于什么伦理,法律都不过是人们意志下的产物,让社会的自我修正机制发挥作用就可以了。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未婚生育这个课题。这里有肯定也有利弊。
对于女性来说,不结婚也可以生孩子,满足当妈妈的愿望,没有了上户口什么的后顾之忧。
对于男性而言,也不用再为结婚彩礼钱,买房买车苦恼。不结婚一样可以传宗接代。
未婚先育,对男女双方的生育权都做了保障,而且对于双性恋或者同性恋来说,也是利好。
未婚先育,说白了就是对于社会性别取向特殊的人,包容了,同时这样也会刺激人们的生育需求,缓解人口下降的问题。

也有人说,这样会对非婚生子合法化,导致小三横行,影响社会稳定。
这个其实就多虑了,搞得好像每个人都想当小三,每个人都想婚外情一样。这样人毕竟是少数,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

再说了,就算没有这个政策,难道就没有小三么?没有婚外情么?没有婚外生子么?
大家不都还是剜门盗洞的去上了户口,与其偷偷偷摸摸干嘛不大大方方呢?
凡事有利就有弊,就看哪个占主要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