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似乎整个商业世界都在谈论数字化转型。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数字化转型,但是大多数人很明显没有抓住要领。

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等新科技虽然很吸引人,但是过于侧重技术会把谈话引向一个危险的方向。

因为在谈到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数字化不是答案,转型才是。

技术不会为商业提供价值,从来就不会(除了产品内包含的技术)。相反,技术的价值来源于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因为技术让这种经营方式得以实现。

电子商务并非是关于互联网——它其实是销售方式的不同;

分析学并非是关于数据库或者机器语言算法——它其实是深入了解客户、优化维护流程,或者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出癌症;

物联网也不是关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它其实是完全同步运营和改变商业模式

在数字化的世界中,把战略重点放在数字化上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

制定“数字化战略”会让公司把业务重点放在那些无法体现数字化转型真正价值的方式上。

你不需要数字化战略,你需要的是一个更出色的战略,只不过这个战略将通过数字化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通过数字化来实现更好的战略

这种侧重转型而不是技术的理念推广到了从食品到采矿的各行各业之中。这里有一些我所说的行业实例:

在涂料行业,亚洲涂料有限公司(Asian Paints)把自己从一个业务范围仅限于印度13个地区的涂料生产商转型为一个为17个国家提供涂料、油漆服务、设计服务和家庭装修的供应商。

公司使用的技术并非高精尖。公司的转型是由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客户服务中心、手机、平板电脑、分析学、机器学习和自动化生产所推动的。

更重要的是强大的领导层重新规划了公司如何运作和推动新的商机。

在银行业,许多公司正在使用聊天机器人——一种通过语音激活参与对话的软件——从而让客户服务更高效。

星展银行(DBS Bank)的高管们又更进了一步。继在高成本的新加坡市场上改善了公司的流程、赢利能力和客户满意度之后,这些领导人又把重点放到了低成本市场上。

依靠在新加坡市场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再加上聊天机器人和其他一些技术,星展银行用一款基于手机客户端并且不需要人工介入的银行业务模式进入印度市场。

这种模式可以从小额账户中获利,而这些小额账户在其他银行看来是完全无利可图的。

许多银行家提到聊天机器人,就会想到要在现有的渠道中降低支出,星展银行却侧重为低成本市场开发一种新的模式,这就把聊天机器人、其他一些技术和重要的经营新思路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机会。

● 在造船行业,当许多公司用虚拟现实(VR)技术来帮助设计师设想复杂的产品设计时,亨廷顿英戈尔斯工业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旗下的一个部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的领导们却把这种技术用于其他的战略方式。

在试图加快美国大型海军航母的开发中,这家制造商投资了一些数字化设计工具和新的产品设计。但是如何协调和激励成千上万的员工是个难题。

对员工来说,在建造一艘巨大的航母这个大项目中,了解他们的工作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或认识到自己如何与其他人合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VR就成为公司转化工作流程的有用工具:现在,员工们可以戴上VR眼镜,看到他们钻孔的墙后面到底有什么,或者一个新的托架安装完毕后是什么样子的。

当一个零件太重、没有特殊设备无法搬动的时候,他们会收到警报,而当安装零件的时候,他们也会收到关于安装顺序的指示。

他们总能看到自己的工作是如何契合这个共同建造的大项目的。

VR本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化工具,而当它作为更广泛的转型战略的一部分时,其作用就变得更加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如何侧重转型而不是技术

在从酒店到链锯制造的各个行业中,伟大的领导者正在通过技术来实现业务转型。他们侧重于战略转型,而不是对技术的采用,并且收获了更好的结果。

有四项原则他们时刻铭记在心,从而避免了因侧重技术而常犯的一些错误。

1. 放弃孤岛式思维

移动战略、大数据战略、虚拟现实战略,这些都是孤岛式思维。侧重技术会把目标引向技术能达到的层面,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转型后的业务上。

当公司安装好移动设备后,移动战略就止步了,于是会忽略其他不是通过启用移动设备而带来的机遇。这会造成人们错过不同孤岛之间协作而带来的更大机遇。

最有价值的转型是通过一系列技术和管理干预来改变业务而实现的。

以客户亲密度战略为例,它是把移动设备和其他数字化技术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参与度、满意度和个性化程度。它让技术的应用领域远超移动设备。

2. 不要过多、过快地超出正常限度

在启用自动驾驶汽车和卡车车队,以及完全自动化的客户服务中心之前,许多公司仍然通过基于数据的决策、移动协作,甚至ERP,在业务转型中获得巨大的价值。

太超前期待先进的数字化创新,会让这些较平凡的技术变得更不如人意。

如果公司领导忽略逐步递增的方式,去追求不一定能带来回报的高风险项目,就会错过一些轻松赚钱的机会。

3. 不要让技术领导独自推动转型

“这是技术,所以一定是首席信息官(CIO)或信息技术经理的事情。”这种想法是不明智的。

即使是最优秀的IT领导也不能负责公司整体或部门的转型,如果他们没有领导那个部门的话。

虽然我见过许多由伟大的技术领导成功引领数字化转型的例子,这种转型实际上是他们合作完成的,而不是由他们独立完成的。

4. 建立必要的领导能力,而不只是技术能力

最优秀的数字化经理认为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能力。

他们构建了转型愿景,让人们参与到这种愿景中来,然后严格管理,从数字化转型的众多组合中规划出一条路线——有一些是事先计划的,有一些还有待发掘。

侧重于转型而不是数字化的好处在于,它突出了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对于由技术创新创造真正商业价值的根本作用。

作为一个从工程师转做管理者再转做管理研究的人,我热爱技术。

我一生都在制造、使用和研究过去几十年最重要的一些创新,并且过去六年,在数字化转型还未开始之前,我就在研究它了。

我从来不会告诉一家公司不要使用新技术,也从来不会告诉管理者去轻视迅速崛起的数字化创新。

但是当我看到数字化转型在往错误的方向发展时,则会不断提醒管理者。

技术让你用不同的方式经营,但是正确的战略是不会以技术为核心的。

它就是为合适的工作提供合适的技术。它在需要技术的地方运用高科技,在简单方案就够用的地方使用低技术。

当技术使用得当时,它就能为一家公司带来一波又一波的商业创新——当新技术实现的时候,那些创新也就成为了可能。

链接:

中国隐形工厂大王,郭台铭都喊他大哥

作者:刘柏铖

提起中国台湾的电子代工产业,人人皆知郭台铭是大哥级人物。

但郭台铭并不这么看,他曾经给媒体留下了一句话:“我告诉各位,广达才是大哥,是绝对的老大。”

01

隐形的王

中国台湾IT教父施振荣有句话:三星是世界的敌人,台湾是世界的朋友。

历史上,三星擅长发动高烈度、赌博式的竞争来消灭对手。先后干掉了日本的面板产业,台湾的存储芯片。

比起让对手无路可卷的三星,台湾的确像个“金牌管家”,它捆绑了一群产业巨头,为大家做好代工,别人吃肉,自己跟着喝汤。

但这碗汤,有时候比肉还肥。

早在2003年,中国台湾竟同时有两家企业创下惊人纪录,营收达到三千多亿新台币(约700亿人民币),并且在一年内就实现了千亿新台币级别的增长。

其中一家,是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而另一家,便是广达电脑。

可即便如此,广达内部却一直静悄悄,它的创始人林百里没有露面受访,公司也没举办任何庆祝活动。唯一的动静,是员工们连续一年,每月多拿了两千元奖金。

广达是如此低调,但在当时,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出自广达,作为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厂商,广达实至名归。

根据2021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2.68亿台,而广达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达7530万台,占据了28%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龙头。

尽管外界仍看不到多少媒体关于广达的报道。但广达的行业地位,却让行内人真正仰视。

2010年,在重庆全力招商引资的时期,一位当地干部曾这样形容广达的重要性:

“一旦广达项目落户其他城市,重庆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的梦想就会破灭。”

这句话并非夸大。2001年,广达在上海松江区建立了大陆第一个基地,到2010年时,这家生产基地的生产总值已达2000亿元,占当时松江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而随着2010年重庆对广达的积极引进,广达开始将包装、小型零件加工等一批项目转移到了重庆,竟然“导致松江区工业发展一度低迷,税收负增长,甚至影响了上海全市”,当时的松江区不得不提出“壮士断腕调结构,淡定心态看数字”的观点。

2020年,广达位于上海和重庆的两家子公司,即达丰(上海)和达丰(重庆)分别以171.5亿美元和107.8亿美元的外贸出口额位列第2名和第12名,第一名则是富士康的郑州基地。

而这一年,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百强总出口额为4600亿美元,仅广达旗下的两家子公司,就占据这100家企业总出口额的6%。

尽管稍逊一筹,但广达的业绩规模仍与富士康处在同一量级,可它的公开信息和报道却都极其稀少。

比如,在网上简单搜索,就能知道富士康在大陆的员工数已超百万人。可如果检索广达,仅能知道一些言语不详的数据,为数不多的可靠信息,只有《光明网》2022年4月份提及的“拥有超40000名员工的广达上海制造城”,《澎湃新闻》2020年提及的“3月初,广达重庆在职员工已达到3.3万人”。

一家全球笔记本电脑制造龙头,可能接近十万的员工,就这样低调隐形在人们的视野中。

02

乌龟精神

作为广达的创始人,林百里同样是个低调甚至隐形的存在。

明基董事长李焜耀曾经大胆地说自己是虎,同业是猫,郭台铭则喜欢谈论自己“魔鬼都在细节中”的经营哲学,而在这方面,林百里却极少发声。

面对李焜耀的“猫虎言论”,郭台铭的“广达大哥”,林百里只是淡淡回应道:为什么不多想想怎么赢三星和LG,做自己的事情就好,比来比去很无聊。

1988年5月9日,在经历过两次创业波折后,39岁的林百里正式创办广达电脑公司,选择进军笔记本电脑领域。

当时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业,先行者多已死掉。很多人认为,进入这个领域不是好时机,应当做正在起势的台式机才更赚钱。

林百里没有理会外界的言论,他定下了不参加展会、不接受采访,不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三不”原则,全身心专注于本业。

这样的状况一口气持续了十年,直到1997年,一条新闻石破天惊——广达一举击败当时参与角逐的十几家公司,成功拿下全球笔记本龙头品牌——戴尔的订单。

两年后,广达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按照常理,这样的企业,实在很难再继续低调。

但广达还是一如既往,为了避免好事媒体炒作。林百里选择将所有股票送交集保,不做交易。但媒体已经蜂拥而至,各大科技富豪排行榜争先将林百里录入自己的榜单。

面对采访,林百里既没有任何野心勃勃的大话,也没有气势如虹的蓝图。当时的广达总经理梁次震破例接受采访时,还未等他坐稳,林百里就严肃地告诉他什么可以讲,什么不可以讲,多次强调“不要给人家套出话”。

但随着广达在业内声名日隆。许多故事还是慢慢浮出水面。

早年间,为了得到新的订单,林百里经常亲自带着电脑去给客户展示。当年的笔记本电脑,一台重达七八斤,林百里背一台,同事背两台,另外还要带一台打印机,只要客户透露出一点倾向,就立即打印出全新的报价单。

那时的林百里白天背着电脑走街串巷,晚上则住在怪味浓郁的汽车旅馆。一整天下来,林百里和同事的肩上,都被勒出了紫黑色的背带印。

曾有客户当林百里的面把广达电脑扔在地上,但他却客气地捡起来,笑着说,“您看,广达设计的东西这样摔也摔不坏,可见品质有多好。”

在那段时间被不断“烦扰”的公司里,世界级笔记本电脑品牌戴尔正是其中之一。本来,戴尔完全无需理会默默无闻的广达,但林百里仍然三番五次跑来推销,戴尔的商务经理们,甚至每个月都会见到林百里好几次。

1997年,戴尔公司的一个合作商出现品控问题,戴尔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只得亲自到中国台湾重新寻找代工厂,早已熟悉广达的戴尔商务经理,借此介绍了当时仍在锲而不舍的林百里。

林百里没有辜负这场机遇,凭借广达的工艺能力,仅仅数月,就追上戴尔要求的代工技术水平。隔年,广达就出货一百万台笔记本电脑。

这样的励志故事,结合林百里与广达的低调风格,为他在业界迎来了如此评价——林百里与广达的行事风格如同乌龟,只看目标步步前进,含而不露,却坚定死咬不放。

03

相爱相杀

尽管同处一地,但在林百里的广达与郭台铭的鸿海之间,竞争从未停过。

广达一度是鸿海笔记本电脑连接器的最大客户,而林百里与郭台铭,也曾经格外友好,经常一起聚餐、喝酒。

在2004年的一次晚宴上,郭台铭甚至突然从背后抱住林百里,并在媒体前直接尊称林百里为“大哥”。2005年,郭台铭更是直接发誓,只要广达在的一天,他绝对不跨入笔记本电脑代工市场。

可惜,仅仅过了三年,林百里就迎来了郭台铭真正的“偷袭”。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台式电脑销量衰退,笔记本电脑销量却以15%的速度增长。而当时全球一半的台式电脑,基本都是鸿海生产。

当鸿海靠台式机维系的营收神话不再,郭台铭只得打破誓言,开始进军笔记本电脑。

2009年3月,一位广达资深副总经理,连同近60名广达员工被鸿海陆续挖走。

见此情形,林百里直言:“挖走的都不是我们好的员工,挖过去不也没什么成绩”。之后还将被挖走的员工从“离职”改成“免职”。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一方面,林百里开始针对鸿海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动作进行搜证,随时准备大打出手,另一方面,广达硬生生将鸿海已经到手的,一份高达数十亿元的MacBook订单抢了回去。

台下掐得狠,台上却还维持表面和谐。一段时间后,郭台铭和林百里同时出席中国工信部的晚宴活动,郭台铭紧握林百里的手,对着镁光灯不停说:“你们看我们十指相扣,这是我永远的老大哥。”

可回到台下,厮杀更甚。2010年,广达尾牙宴时,装扮成孙悟空的林百里在舞台上放出狠话:“我不去蓝海,因为有一天会变成红(鸿)海,我去云端。”

很快,包括脸书、谷歌都成为了广达在云端服务器设备领域的大客户。

随之而来的,是广达与鸿海的全方位厮杀。2014年,鸿海与惠普签约进军云端服务器代工,紧接着,从云端到医疗再到电动车,双方的布局亦步亦趋。

在主战场,随着苹果的崛起,广达与鸿海乃至其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厮杀变得更加激烈。

根据广达年报显示,2015年之后,营收虽然不断上涨,净利率却一直处于低位。而2015年,恰好是Apple Watch上市的同年,此后几年,Apple Watch均由广达独家生产。

对于一些毛利不高,拖累财报的苹果代工业务,广达显然已经感到不满。2019年,市场突然传言广达要退出“Apple Watch组装”,林百里饶有深意地说:“赚钱的就做,其他的都不重要,赚钱最重要。”

2020年,广达逐渐剥离苹果业务,最终只剩下MacBook的组装。

反观鸿海,则选择了与苹果绑定更紧的道路。

2022年10月,苹果公司的供应链市场传出消息,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苹果有意在泰国设立Mac生产线。

同时,苹果主要的Mac供应商,广达和鸿海双方供货占比也从8:2转换为6:4。

这其中,有广达刻意的疏远。但另一个原因同样不可忽视,虽然林百里和郭台铭都把握住大陆机遇才崛起,但明显,林百里比郭台铭更笃定。

您的企业生产效率是否低下?品质管理总是失控?

您的企业是否有出现生产计划难以执行的现象?

您企业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支持企业流程自动化运转?

您企业的供应链是否顺畅?生产周期是否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

您企业的薪酬结构是否合理?绩效考核是否合适?激励效果到底如何?

这里有一套完整的精益化管理解决方案,关注服装精益智能制造俱乐部,我们可以帮助您从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精益企业!

— THE END —

免责声明

此文和图片转载或改编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不愿转载,请通知我们予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