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腊月,都是好日子。腊八节、过小年、守除夕……咚咚社鼓渐远渐近,那酽得浓浓的乡愁便缭绕在村中每个角落里。儿时的记忆依稀来到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蒸年馍、捏包子;炸麻花、切豆腐;煮鸡肉、割猪肉;捏馄饨、包饺子,当然小孩子们的我们都是跑腿打杂的。父亲和哥哥把后院的牛圈、猪圈垫上新土,干草备齐,家里旮旯角落的尘土杂物也都拾掇干净。
说话间,年三十就到了,村子上空时不时响起了鞭炮声。
父亲腋下夹着两张红纸,请人写对联去了,母亲则用铁勺在土炉上打好浆糊。好久,父亲卷着一副对联回来了。姐妹几个扶好梯子,父亲用扫帚把沾了浆糊的对联展了又展,又在门头的两侧插上了三舅送来的柏树枝。接下来,家里其他各处的四字敬语条幅都归父亲用毛笔自己写,我们小腿跑得勤,全程负责按照父亲指定的地方贴好便是。水瓮上的“川流不息”,树杆上的“树木茂盛”,牛槽旁的“六畜兴旺”,门房里麦囤上的“年年有余”,房墙上的“春色满园”,炕头砖上的“小心灯火”“身体安康”,灶王爷之位的“回宫降吉祥,上天言好事”,土地神龛处的“土地之神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暮色在奶奶和母亲忙碌的身影中降落下来,院子氤氲在红光之中。父亲端着盛有石灰的洋铁簸箕开始在院心画起麦囤和粮仓。
掂量着一根长短适中的木棍,一头着地是圆心,手握一头抛洒石灰做圆周运动,顷刻间,两个粮食囤就出来了。一个里面盛有小麦,一个里面盛有玉米。画完囤,下来就是粮仓了。父亲画的粮仓是搭建在条凳上。眼里有尺,手里有线。立体感十足的木凳与圆形的粮仓简洁而又结实,在直线和曲线中完美融合。父亲几乎是一气呵成就完成了这个每年一次的除夕创作。现在,清晰记起,南北走向的院中,囤和仓有序展开,有囤(仓)墙,有囤(仓)门,还有父亲叮咛的声音“千万不敢踩,初五之前不要扫!”
地里有麦,家里有仓,仓里有粮,丰衣足食。父亲画完这些,稍稍抻了抻腰。 紧接着,要白线封庭院、门口画弓箭。当然,各有寓意,或财不外流,或辟邪去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里院外的水道壕、牛圈门,树根处,房门院门口,都要用石灰画圈封住。父亲在大门外胡同口手撒石灰圈画上箭头朝外的弓箭。三副拉满的弓和上弦的箭,比起巷里其他人家的永远是那样中看和威风。
大巷口的社鼓敲起来了。轮动的鼓槌,张合的钹片,黄色的锣面,散发着柏叶香味的笼火堆,声声叫好的乡民,把年味传递到每处院落,每条巷道,整个村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袤农村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乡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灵家园,推动乡村振兴,更要充分利用好乡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
今年,附近村里的剧场又开始复苏了。老把式带动爱好者,流行在晋南地区的眉户戏、秧歌舞、跑旱船、蒲剧等等,这些老辈人津津乐道的吹弹唱打等民俗文化再次呈现出来并于年轻人心中扎根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每读起二十大报告,我都会大声朗读“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文字片段。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女,很自豪自己从泥土中来,从乡土文化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土性的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实力”。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更要民风乡情,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家这棵常青藤永远活在男女老少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住乡愁,就留住了幸福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