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画】
邢庆仁,1960年出生。1982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6年到陕西省展览馆任创作员。
曾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创作研究室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出版有《邢庆仁画集》《玫瑰园故事》《好木之色》《花瓦》《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集•邢庆仁卷》等。
邢庆仁以表达陕北的历史主题和黄土高原的生活气象为著称,他的艺术一路走来,既保持了对陕北高原乡土文化的精神传承,又不断注入他在美学意境上的新追求,那就是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与所表达的主题之间形成更加内在的关联,使形象塑造与笔墨意趣形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在这方面的自觉意识,促使他的艺术更加走向放松,走向从容,在体现自己个性的基础上表现出一种通达的情怀。
——范迪安
有的学者把邢庆仁归入“乡土表现主义”,自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在肆意渲泄的“自我表现”与传统逸笔草草(直抒胸臆)之间,邢庆仁其实是更偏向了后者。因而,他的那些有一点涂鸦性质的人物形态,更具有一种别样的情致和意趣。其中之佳者,可谓是“性灵毕现”,颇令人回味。他擅长于用墨和赋色,以此来烘托氛围,营造出了真实中的虚幻情景和虚幻中的真实情景,寄托了他这位居士对世俗人生所抱的一种慈悲心怀。
——陈孝信
20世纪不少文人做过乡梦,这种乡梦与古典田园诗只是同床异梦。古典田园诗是没有经过现代文明干扰的一唱千年的恬静和谐的乡音乡情,现代乡梦则是现代文明的对立物和补充形式。它是现代忧患意识的代码,是对不断膨胀的现代技术文明、机械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环境污染与人性异化的怀疑,是对现代怪圈的出走,是寻找精神家园的象征。古典田园诗是对现代文明的前否定或曰被否定,现代乡梦则象征着对现代机械文明的后否定 ——肯定后的否定或曰否定之否定。就连邢庆仁皈依佛门也是一种寻找家园的代码和象征。
——刘骁纯
邢庆仁的画风和他所表现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艺术,随意、自然、放松,不拘一格,不假修饰,和那些如植物一样生长在乡间的村民一样,淳朴、真实、自然,毫无造作之气。如果说“平淡天真”是传统文人画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也是邢庆仁希望达到的目标。只是体现在他画中的平淡天真,更加质朴,更加天然,更加本色。在他的画中,我们感觉不到“规范”的束缚和“程式”的控制。但在不经意的涂抹之中,依然可见学院的造型素养和传统的用笔功底。他力求摆脱的只是习见的规范和程式,以便更加接近自然,接近真实,略去浮华、雕饰,直至回到信手涂鸦的原生状态,信马由缰的自由境界。
——贾方舟
邢庆仁注重乡土题材,关注的是一种日常话语。作品的叙事风格体现出从容不迫的气度,悠闲得如同散步。表现的情景像是随手拈来,又可随手掷去,一副了无用心的神闲气定。然而,邢庆仁的高明处就在于似在不经意间就拨响了观者的心弦。艺术作品的力量原本就在于此。邢庆仁作品所定的场景,大都是我们平常所见。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或在街头、室内,或在院内,很多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人、物、景,在邢庆仁的笔下却生出令人魂牵梦绕的感动。就表现的题材来看,邢庆仁作品的内容本应包含沉重与困苦,但这沉重与困苦也被以平缓的讲述语调所覆盖,成为单纯的直白,遂形成一种不深刻的深刻,由此足见作者的悟性与手段。
——郭晓川
从“风骨”到“风流”,实际上都离不开名士气。如果说赵望云的“农村写生”更多的是平民气的话,那么,庆仁的“农村写生”便多的是名士气。
——张渝
我生长在农村,表现的是农村题材,但是我接受过教育,觉得不能以农民的身份去画农民,这是我思考过的东西。有一个记者问我,人家说看不懂你画的画。我说不光你看不懂,有时候我也看不懂。他说你的画里有一个小孩在画面里奔跑,他怎么在跑,要干什么去。我说那个小孩可能是我,小时候的我。他说你干什么。我说我跑出来了,跑出来创作了这一幅画。
——邢庆仁
责任编辑:张子恒
版权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分享与艺术研究,不作任何商用。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立即与我方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