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虽然科技不断进步并改变世界,虽然全世界的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但自1945年以来,科学探索中那些“颠覆性”创举的比例一直稳步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世纪一些最重大的发现可以说是增量科学的胜利。 爱因斯坦 (左) 预言的引力波理论历经百年,于2015年通过观测得到证实

神奇的疫苗,全能的手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人类的技术财富无与伦比,推动技术发展的科学创新璀璨夺目。我们绝不否认这一切进步的伟大,但颠覆性创新的减缓却也是不争事实。

今年1月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近3/4个世纪里,真正的科学突破的整体速度下降了好多。

渐进和飞跃,有时分不清也说不明

3位论文作者分析数千万篇科学论文和专利后发现,从1945年到2010年,颠覆性发现在科创成果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下降,如今的科学家似乎更有可能渐进地(incrementally)推动科学而非实现知识飞跃。

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说,科学投入陷入了回报递减的漩涡,科研在某些方面,呈现重数量而轻质量的态势。

论文第一作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创业与战略管理博士生迈克尔·朴(Michael Park)感慨:“我们现在所处的应当是新发现和创新的黄金时代。”

朴与同事拉塞尔·冯克(Russell J. Funk)和艾琳·莱希(Erin Leahey)合作,基于引用文献分析开展研究。一般来说,引文分析可通过追踪研究者如何引用彼此作品,从浩繁论文系统中选出慧心巧思,滤除庸脂俗粉。

科学水平与经济增长、民族自豪感以及军事实力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客观方法来评估科学的发展状况。随着论文发表速度猛增至每年100万篇以上,评估工作变得越发困难。

面对激增,专家们争论“渐进式发展”与“颠覆性发现”哪一个更有价值。朴等人的新发现可能加剧争论。

另一方面,他们也指出,那些被普遍赞誉别创一格的成果,实际上往往是常规科学的典范,是增量科学(或者说渐进科学,incremental science) 的大丰收,而真正的大飞跃有时却被忽略了

媒体口中的科学大突破,基因编辑,以及成功抵御新冠大流行的mRNA 疫苗,实际上都是“十年磨一剑”,代表了常规科学的胜利,而非颠覆。

同样,2015年对引力波的观测也并非不可预见的突破,而是对一个百年理论的证实,其背后是数十年的实验、测试和传感器开发。

增量和颠覆共创伟大

朴和同事所用的引文分析方法是经过改进的。他们不只统计被某文章的被引次数,还统计它所引用的文章的被引次数,并创建了一个CD指数(CD index)用以衡量颠覆性,其数值分布于-1(颠覆性最小)到1(颠覆性最大)之间。

事实证明,如果某项新发现是常规工作而非创新颠覆那么它所引用的文章的被引次数往往非常高

帮助设计CD指数的冯克博士表示,这项新研究的计算量非常大,以至于团队有时要用超级计算机来处理数百万个数据集。“数据处理花费了一个月左右时间。这种工作放在十年前是不可能的,到今天才变得触手可及。”

冯克等人的新方法帮助了其他学者的工作,例如美国西北大学的王大顺(Dashun Wang)团队。2019年,王教授和同事报告称,小型团队比大团队拥有更大创新性

在王大顺看来,颠覆性的工作未必更高级增量科学的成果也不一定平庸,二者的健康组合有时能带来巨大惊喜,例如引力波的直接观测,就是颠覆性创造和增量科学积累的共同结晶

关于颠覆性创新速度下降的原因,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科技政策专家约翰·沃尔什 (John Walsh) 表示,或许部分责任要归咎于科学事业的变迁

现在的科研工作者比1940年代多得多,这令行业更加内卷,发表研究和获得专利的难度更大——这反过来又改变了从业者开展工作的动机和方式。

例如,大型科研团队正越发流行,王大顺和同事发现,大型团队更有可能产出增量科学而非颠覆性科学成果。

资料来源: